《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音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音乐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音乐论文【题目】【绪论 - 1.1】【1.2 1.3】【2.1】【2.2 2.3】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第三章】【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第二节 技巧特征埙和笛子都为民族吹奏乐器,在演奏技巧上具有相通性,但又由于两者在外观造型和乐器材质上的宏大差异不同,使其音色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也就造成了一样的演奏技巧在各本身上展现着不同的魅力。笛子音色天生清脆、嘹亮,音色本身的特质就会给人一种愉快愉悦的感觉,再加上滑音、波音、打音等技巧的结合运用,使其愈加擅长表现轻巧活泼的情绪。而埙天生低沉、厚重、圆润的音色就给人一种悲凉、凄婉的感觉, 将笛子叠音、气震音、滑音等技巧与埙独特音色结合运用到演
2、奏中,不仅没有毁坏埙音那独特的悲凉、凄婉之感,反而使其音域愈加宽广、感情表示出愈加贴切细腻,使埙的表现形式愈加丰富和完善,那么导师是如何将上述技巧运用到埙的演奏之中的呢?下面我就试探性的做一下分析。一、叠音的运用。叠音是吹管乐的一种演奏技巧,大多用在同度音之间,在同度旋律音之间后者出现前的一刹那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一级或低一级的音来区分,加奏的音叫做叠音,它又分为上叠音、下叠音打音、三度叠音等,加奏高一级或高几级的音,叫做上叠音,加奏低一级或低几级的音,叫做下叠音。叠音一般在乐曲用 又 字来标示。在笛子演奏中,导师擅于运用三度叠音技巧,见本文 p19 页第十二行,由于三度叠音音程跨度大,使被装
3、饰的主音力度得到加强,加强了音符的冲击力。在埙的演奏中,导师擅于运用的是音程跨度较小的上叠音和下叠音打音。谱例 21 的旋律是(思春乐曲的开场片段,主要表现了人们对美妙春天的追求和向往,在华而不实导师大量运用了叠音技巧,此处用的叠音不同于笛子中的叠音,在笛子演奏中,导师善用音程跨度较大的三度叠音,而这里的叠音则是音程跨度较小的二度叠音,力度与三度叠音相比拟弱,使每个被装饰的音符没有太过强烈的跳跃,使旋律的起伏舒缓、平稳。更好的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之后带给人们的希望和暖和。导师在二十多年埙的演奏生涯中,最为喜欢使用的演奏手法就是叠音,在我对导师进行采访时,提及此技法,他冲动的讲,叠音是我在埙的演奏
4、中使用最多,也最善用的技法之一。由于古老的埙所演奏每个音都比拟薄弱和贫乏,导师为了使之变得愈加丰盈、饱满,所以大量的使用叠音技巧,完善了埙的在音乐表现力上的薄弱环节。?二、气震音的使用。气震音的概念在本文 p13 倒数第七行阐述笛子演奏技巧中已经做了阐述,在这里不再赘述。在笛子演奏中,导师也大量运用气震音,详见本文笛子技巧章节p14 页第 1 行。在埙的演奏中,导师也将此技巧大量运用华而不实。谱 2-2 中,也大量的使用了气震音,但这里的气震音与在笛曲演奏中的气震音有本质的不同,笛子中的气震音是与叠音、花舌、波音等技巧相结合进行表现的,两者互相依靠,假如没有气震音的使用,那些复杂的技巧就没有了
5、依托,同样,假如脱离了这些技巧,那么,气震音的演奏效果也就变得单一,所以,笛子中气震音演奏使旋律音更为有冲击力和爆发力,也使气震音的震波效果表现的愈加夸大,使旋律更具有一种气感和波动性。愈加符合了笛子乐器对乐曲情感的表示出。而埙则不然,它的气震音使用没有在用复杂的技巧装饰的旋律上来进行,而是比拟简洁,更多的是直接用了本音来表现,如此谱例,总共七小节,旋律音上没有很多装饰音,仅在第五小节的 2 音上用了一个装饰音,这样的使用反而不觉得单一,浑厚的埙音在气震音发出的快速密集的气震波下,音色愈加宽厚并赋予流动性,使简单的旋律产生的音效愈加饱满,饱含深情,音响效果更符合埙这种乐器的朴素本质,而且使埙的
6、特点愈加突出。使旋律单一、淳朴,这愈加符合埙这种乐器的表现特征。缓缓而颤的朴素、低沉、醇厚旋律,表示出了王昭君思念故土的内心哀婉情怀。三、滑音的运用。滑音是乐曲中装饰音的一种,他分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上滑音是由较低的音向上滑进到另一较高的音。下滑音是由较高的音向下滑进到另一较低的音。复滑音是由低到高又到低或由高到低又到高的滑音。我在本文要着重分析的是上滑音技巧。在笛子演奏中,导师对上滑音的运用也比拟频繁。谱例 2-3 是(高原放歌的慢板旋律,在第 1、3、4、6 小节中有大量上滑音的使用,多用在高音 2 到高音 5 的过渡上,在这里技巧的的基础上还乖巧的运用了打音和叠音,例如在旋律第
7、 11 小节高音 2 到 5 滑音处于 2 音上又加上了叠音技巧,使此处的滑音愈加饱满、圆润,的充分表现了高原人民愉快、轻松、舒适、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活。在埙的演奏中,上滑音技巧也在作品中有丰富的具体表现出,详细如谱例 2-4.埙演奏中的上滑音和笛子中的上滑音有明显的不同,谱例 2-4 中所使用的上滑音远没有笛谱中出现的那样频繁和冗杂,而是比拟单一比拟集中。在第 1 小节中的 6 到 1 音上仅仅使用了上滑音,再无其他的点缀,使音色愈加的纯正、干净。第 4 小节的上滑音主要集中在由 6 音到 1 音的过渡中。使音色愈加凝聚和纯洁。把乐曲中宫女内心的无奈版呐喊推向了高潮。上述三个技巧,由笛曲中运用
8、到埙曲中,皆由 繁 到 简 ,都是为了更好的具体表现出埙的演奏特点,更为符合埙这种乐器的本身特质。第三节 陆金山的埙演奏特点一、台风。埙与笛同属于民族吹管器乐,在埙的演奏台风表示出上借鉴了笛子台风中的很多优势,故在这里就不在赘述。又由于埙和笛子在外观造型上有本质的区别,埙演奏时在台上的表现与笛子相比有更大的局限性和难度。捧奏限制了演奏家的舞台互动范围,而且直立站姿给人一种死板、木呆的感觉。在这种局限中,导师表现了他非同凡响的 表演 潜能。他总是根据乐曲的需要去适度的变换着自个的演奏姿势,使他的肢体与乐曲到达了高度的协调与统一。使观众看上去非常的得体、沉着、舒适。二、音色。埙和笛子固然都属于统一
9、类器乐,但由于外观和材质的区别,就造成了两者在音质上有本质的区别。笛子清脆,嘹亮,埙古朴、低沉、凄凉、厚重。导师充分的运用了埙这一特点,利用他无论是自个创作还是改编的曲子,像是(汉宫秋月、(独乐寺怀古等等,都淋漓尽致的再现了上述特点。从谱例 2-5 的引子一直到第 12 小节,整个旋律表示出都非常简洁,没有较多的装饰音,仅在第二小节的 6 音和第五小节的 3 音上使用了颤音技巧,在第 7小节和第 9 小节的 6 音上使用了复滑音技巧。在节拍上,多以时值较长的 4 分音符为主,节拍性较松懈,连续的八分或十六分音符较少,旋律比拟舒缓平稳。由此,很好的表示出了(小月儿高烘云托月的古典意境。2.低沉:
10、这里所讲的低沉主要是音域的低 弱 ,旋律的深沉。详见如下谱例 2-6.谱例 2-6 是(昭君怨的旋律,旋律音多集中在低音区,全曲最高音也仅仅到中音 6,此曲用胴音 5 指法吹奏,低音 5、7 在谱例的 1、2、6、7、8、9、10小节频繁出现。相邻音之间跨度小,多以两到三度递进为主,加上导师在演奏时将气震音和埙的府吹法巧妙运用华而不实,使低音愈加浑厚、低沉、饱满。很好的表现了(昭君怨中王昭君远离家乡,怀念故土的忧伤情结。3.凄凉:这里所讲的凄凉主要是指节律的凄婉和音型的悲凉。谱例 2-7 是(汉宫秋月的慢板部分,旋律节拍多以严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突出该曲话语的节拍感,旋律主音以五
11、声旋律音阶为主,这种弧线形的旋律走向,增加了乐曲旋律的诉讲性,在乐句的气口处,大量的出现了附点四分音符,这种特殊音符其吹奏效果如泣如诉,增加了乐曲悲愤中的无奈,凄婉中的苍凉,最终使古代宫女们苦闷和哀怨的内心世界得以酣畅淋漓的表示出。独乐寺又称大fo寺,坐落于天津蓟县城内,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朝,寺庙主寺高度 23 米,全寺占地总面积 1.6 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构造楼阁式建筑。以上谱例是乐曲第一段高潮部分,在这里之前导师用比拟平缓的旋律向听者介绍了寺庙的外在风貌,当描绘叙述寺庙的宏伟高大时,旋律开场出现上行趋势,从第六小节 6 音开场,旋律出现密集高音,随着音高逐步上升,气流量逐步变大,气震音的震波幅度也随之加强,音响效果开阔宏大,极具赋有立体感、厚重感。由此听着能够推想贞观之治期间,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兴盛。假如讲笛子的音色更多的表现了导师的纯净和愉快,那么,在埙的音色上则更多的具体表现出了导师生活中的另一面-慈善和助人,而这种慈善不仅来自于童年的不幸遭遇,更在于他能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俯视人生,同情弱者,为此,他收了四位盲人音乐喜好者为徒,并将华而不实一位弟子毛镝培养成为著名的残疾人竹笛演奏家,导师被天津市授予 天津市助残模范 称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