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与清理,广播电视论文.docx
《文化语言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与清理,广播电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语言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与清理,广播电视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语言中歧视残疾人的现象与清理,广播电视论文当今,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中国第十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2018 年 10 月 15-18 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文化建设高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定鼓舞人心,振奋人心,文艺工作者干劲十足,广大人民群众也期盼更多的优秀作品面世,期盼不断出现优秀的文艺作品。 在群情振奋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我们国家文艺领域存在着大量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影响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不利于文化发展,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残疾人是社
2、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弱势群体,应得到尊重理解和支持。 一、文化领域中存在的歧视残疾人现象 一称呼用语 在我们国家,白话交际中存在大量的歧视残疾人的称呼用语,人们习惯于将有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者称为聋哑人、结巴;将视力有障碍的人称为瞎子;将有行走障碍的人称为瘸子、拐子;将有智力障碍的人称为呆子、傻子、呆子。对残疾人的这些称谓还经常被当作咒语来骂人。总之,聋子、哑巴、瞎子、瘸子、拐子、矮子、呆子、疯子、结巴、瘫子、罗锅等等字眼从国人的嘴里层出不穷。 二成语、歇后语、俗语 我们不否认祖国语言的优美与动听,但是在汉语言文字中,经常有牵涉残疾人缺陷的歇后语和俗语,如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成语:盲人摸象、哑口
3、无言、装聋作哑,这些成语,人们习以为常。一些俗语也经常借残疾人的缺陷来讲事:比方,利用盲人视觉上的障碍挖苦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人。 歇后语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幽默、形象的语句。在民俗中,一些歇后语,沿用至今,华而不实不乏拿残疾人开涮的,如,瞎子点灯 空费蜡;瞎子吃汤丸 心中有数;瞎子看书 观点不明;哑巴吃黄连 有苦讲不出;聋子耳朵 摆设。歇后语的嘲弄对象,不仅仅限于盲聋哑人,还牵涉肢残及智障等人士,比方,矮子看戏 听声;瘸鸭子过河 单划;罗锅上山 前钱短;秃子头上虱子 明摆着,等等。 三小品、影视作品 放眼看去,含有歧视残疾人内容
4、的歇后语、俗语和成语只是文化糟粕中的一部分,在传媒和艺术作品中,不尊重残疾人、歧视残疾人的文化现象也很普遍。一些地方戏中,往往戏噱地模拟残疾人的语言、肢体动作,并以此作为噱头,赚取观众的笑声、掌声,近年来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东北二人转,很多演员以模拟残疾人语言、动作为乐事、能事。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乃为人师级笑星,二十多年来,给全国观众带来过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小品,甚至成为国人期盼的春晚亮点,但是,其作品中也不乏以残疾人缺欠赚取掌声的成分,如著名小品 卖拐 中,赵本山自个先是坐在轮椅上装中风后手脚变形的痴呆、挤眉弄眼,继之,模拟脚有残疾的人走路,其伙伴范伟在仿效残疾人走路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5、同样出自赵家班子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刘能的口吃、赵四嘴角的间歇性抽动,不否认戏中人物本身有这样的残疾,但电视剧里不断地渲染了他们的缺欠,有存心故意夸张之嫌,编导者们将其当成一大卖点,博老百姓一笑,但稍有头脑、有文化、有良知的人,看了不免心酸。 四文学作品 在一些作家的作品中,也出现惯用的关于残疾人的称谓,应该讲,这些作家不见得歧视残疾人,但在关于残疾人的称呼上,他们沿用了习惯用法,没有自觉地抵制这些用语。在迟子建这位鄙视 刘老根大舞台 俗不可耐演出(两个人的电影(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版的作品中,也出现傻子(傻瓜的乐园,同上的称呼。杨绛在(命与天命(走到人生边上,商务印书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