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分子生物学论文.docx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分子生物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分子生物学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仿真实验平台建设,分子生物学论文内容摘要: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 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讨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 基础型 综合型 创新型 三层次的建设思路和 虚实结合, 以虚促实 的实现方式方法, 并提出了平台的改良方向。该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将虚拟仿真实验同实体实验有机结合, 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 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 加强了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关键词语: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1 建设背景 分子生物学是通过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构造和功能, 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
2、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1。在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 因设备昂贵、教学经费缺乏、技术难度高等因素的制约, 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训练不充分, 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2-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虚拟仿真实验被引入高校实验教学当中5-6。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辅助常规实验教学, 已成为当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对于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7-10。 当前, 国外有代表性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包括1998年投入使用的麻省理工学院的Web Lab、科罗拉多大学的PhET交互式虚拟仿真实验室、西班牙大学电子仪器虚拟工作平台、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3D实验室等11-12。2020
3、年, 我们国家开场启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到2021年1月, 全国高校已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到达300个, 华而不实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11个。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21年获批生物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来, 积极开展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 华而不实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作为重点建设对象, 在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 2 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采用 终端/服务器 (B/S) 的架构, 其优点在于开发和维护成本低、适用性强, 可利用网络将不同实验用户与虚拟仿真实验
4、室连接起来, 分享一个虚拟仿真实验空间。用户只需借助计算机或手机等终端设备, 即可通过阅读器访问服务器。在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 用户可选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的所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进行电子教学资料模块、实验展示视频模块、教学模块、练习模块、考核模块、实验报告模块和答疑模块等7个模块的在线学习。 2.1 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 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面向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以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 (穿插班) 等专业本科生, 开设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3个层次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当前, 平台已建设完成并开放分享15个实验项目, 覆盖教学大纲80%的实验内容。 2.1.1 基
5、础型虚拟仿真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以仪器操作为基础, 针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 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方式, 增加了4个基础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 核酸片段回收仪使用培训, 实验目的是把握仪器的使用方式方法; (2) 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培训, 实验目的是把握仪器的使用方式方法, 学会仪器保养和应对应急事件; (3) 高速离心机的使用培训, 实验目的是学习超速离心机的使用方式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4) 荧光定量PCR, 实验目的是把握荧光定量PCR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 学生通过对基础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反复训练, 提高真实实验操作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 高速离心机的使用 实验项目为例,
6、由于仪器设备数目有限, 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离心机;并且由于实验课内容布置, 仅有部分功能会在实验课上有所呈现。 为此,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3D动画, 形象地为学生展示离心机的构造, 帮助学生认识固定角转子、水平角转子和大容量角转子这3种附件 (见图1) , 要求学生把握组装和使用方式方法。通过实验页面的文字提示, 引导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操作, 包括动手操作和设置仪器参数。对于关键性步骤, 例如离心前的离心管配平, 界面会给出提示。实验结束后, 实验页面总结出超高速离心机操作的注意事项。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操作, 学生能够熟练把握超速离心机的构造和操作步骤, 为在实际实验环境中安
7、全、规范地使用超速离心机打下基础。 图1 高速离心机配件模型 2.1.2 综合型虚拟仿真实验 综合型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 综合型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包括: (1) 重组质粒和转化大肠杆菌, 实验目的是把握重组质粒和转化大肠杆菌方式方法; (2) 重组质粒提取, 实验目的是把握组织中质粒的碱法提取方式方法; (3) 大鼠肝脏总RNA的提取, 实验目的是把握Trizol法提取组织总DNA的原理和方式方法; (4)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目的是把握考马斯亮蓝测定法的原理和方式方法; (5) 大鼠肾脏皮质总蛋白质提取, 实验目的是把握
8、提取动物组织总蛋白质的实验方式方法, 学习蛋白质裂解液的选取; (6) 真核细胞高效表示出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实验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示出的技术方式方法, 把握基因克隆、细胞转染、重组杆状病毒构建、病毒感染等技术。 学生通过完成系统性的实验训练, 解决实际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科学问题。以 真核细胞高效表示出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实验为例, 整个实验经过都在虚拟现实的实验环境中进行, 实验仪器的操作和实验条件的设置非常详尽 (见图2) 。该虚拟仿真实验包含 真核细胞表示出质粒的构建与应用 和 BacMam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两方面内容, 每个内容又分为10多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环环相扣、相互
9、关联。学生能够从任意一个虚拟小实验开场, 进行单项实验技能训练。实验结束后, 实验平台会给出操作评分, 并分析扣分的原因。 实验还设置有课后习题, 可提交电子版实验报告, 经老师在线评阅后给出实验成绩。 通过完好的实验操作, 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外源基因在动物细胞中表示出的技术方式方法, 还能够把握基因亚克隆、细胞转染、重组杆状病毒构建、病毒感染等多种实验技术。 图2 真核细胞高效表示出系统构建三维实验场景 2.1.3 创新型虚拟仿真实验 出于课时布置、成本控制以及安全条件等因素的考虑, 部分科研平台的创新型实验项目很难在本科实验课中开设;而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能够突破条件限制, 填补实验项目
10、上的空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 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已经开放分享了一批由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创新型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 棉花的遗传转化, 实验目的是了解转基因作物培养的原理, 把握转基因棉花的操作经过; (2) TaqMan探针法基因分型, 实验目的是把握TaqMan基因分型方式方法的原理和操作经过; (3) 抗血清制备及效价测定, 实验目的是把握ELISA的原理和操作经过; (4) 细胞凋亡的诱导与检测, 实验目的是学习昆虫细胞的传代培养技术, 把握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的鉴定方式方法; (5)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 实验目的是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 把
11、握核酸杂交的原理和基本经过, 了解核酸杂交在科学研究中的用处。 以 棉花的遗传转化 实验为例, 该实验来源于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室的科研项目, 部分实验素材和结果图片选自真实实验 (图3) , 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整个实验内容是通过农杆菌将目的基因转入植物基因组内, 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 再生出转基因植株。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的学习, 学生不仅了解了转基因作物培养的原理, 同时把握了转基因棉花的操作经过, 为之后进入科研实验室完成创新性课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3 转基因棉花生根诱导 2.2 平台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面向全校8个专业开放, 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