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磁技术的医学应用与健康危害评价,生物技术论文.docx
《生物电磁技术的医学应用与健康危害评价,生物技术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电磁技术的医学应用与健康危害评价,生物技术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电磁技术的医学应用与健康危害评价,生物技术论文生物电磁学是以电磁场的生物机理及其综合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牵涉生物医学、生物物理学、物理学、电磁学、电子技术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综合学科。自 Maxwell 提出了描绘叙述电磁场时空关系的统一方程以来,电磁科技得到高速发展,大量电子电气产品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行业并涌入家庭1.但与此同时,人类正在被各种电子设备所包围,并暴露于电磁辐射之中。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构成了电磁辐射污染,乃至导致健康风险问题。因而,建立科学、规范的生物电磁学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业已成为关系到整个社会决策的关键问题,也是健康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
2、问题。本文对生物电磁技术应用及其相关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分别从生物电磁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电磁暴露的健康危害性评价以及生物电磁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相关健康风险问题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多学科融合的生物电磁效应相关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了研究方向。1 生物电磁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1.1 脉冲电场暴露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1.1 s 脉冲电场对癌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s 脉冲电场对肿瘤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与电场强度大小密切相关2.有研究者以人宫颈癌细胞系 Hela细胞为实验对象3,分别检测 s 脉冲电场对癌细胞的黏附、
3、侵袭和迁移这 3 个方面的影响,观察到 s脉冲电场对肿瘤复发和转移能力有抑制作用,且脉冲电场强度越大,抑制效果就越明显4.1.1.2 ns 脉冲电场暴露诱导细胞脂双层膜电穿孔治疗肿瘤。电穿孔是指在高强度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瞬时出现微孔的物理经过,其结果是细胞膜通透性显着提高,细胞内外分子交换明显增加,有利于细胞吸收周围介质中的外源物质,如各种药物、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质、糖类、病毒颗粒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等。电场取消后微孔即关闭,进而不会影响细胞膜的完好性。电穿孔对于研究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细胞构造和功能有重大意义,这种瞬时可逆的膜浸透性加强大大促进了化疗药物的跨膜转运,显
4、着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 1 种新的思路。近年来,有研究者单独使用脉冲电场5-9,探及肿瘤组织,促使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并最终死亡,进而到达治疗肿瘤的目的10-12.Schoenbach 等发现 ns 脉冲电场能够改变细胞器膜的跨膜电位,如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地点,是促进细胞能量转换、介入细胞凋亡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时可导致一系列细胞反响,该现象称为内处理效应13.Nuccitelli 等观察到 ns 脉冲电场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等机制,促进荷瘤鼠皮肤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14.1.1.3 p
5、s 脉冲电场暴露可无创治疗肿瘤由于细胞膜与细胞核膜的充电时间常数远大于细胞线粒体膜的充电时间常数,所以在 ps 脉冲电场作用下,线粒体膜将先于细胞核膜与细胞膜遭到脉冲的影响。为此,龙再全等在整合脉冲电场靶向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窗口效应以及无创治疗的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冲激脉冲辐射天线将 ps脉冲聚集于肿瘤组织,改变肿瘤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导致肿瘤细胞崩解,即通过启动线粒体途径的凋亡靶向诱导,实现肿瘤的无创治疗,当前初步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的可行性15.1.2 低频电磁场暴露在骨病治疗中的应用低频电磁场产生的脉冲间歇的磁场效应,模拟运动状态下的机体内生理活动微环境,具有改善骨生理相关的
6、作用16,如刺激成骨细胞生长,促进其释放生长因子等。低频脉冲电磁场已用于对动物的骨折机制及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临床上已开展对骨折、骨质疏松及口腔种植体骨的治疗17-18.施加脉冲电磁场后,骨干区骨生成活性较低的部位的骨密度明显加强。另外,低频脉冲电磁场还可促进骨构成相中的骨矿物质沉着19.龙英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极低频电磁场的骨作用机理,采用特征与成骨细胞极为类似的成骨样细胞 UMR-106 细胞株,构建极低频电磁场实验照射系统,探究电磁场对成骨样细胞活性的影响。该实验观察到低能量正弦交变磁场可促进成骨样细胞的增殖,进而促进骨重建经过,为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提供了新的物理手段20.1.3 脉
7、冲式激光暴露在体内结石治疗中的应用20 世纪 90 年代研制成功的钬激光,是采用氪闪烁光源激发嵌在钇铝石榴石晶体上的钬元素而产生的脉冲式激光21.钬激光波长为 2 100 nm,脉冲持续时间达 250 s,峰值功率可达 1 kW,尤其适用于泌尿外科的腔内手术治疗22.以 Beagle 犬为研究对象,唐利军等开展了对 100 W 大功率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病理学结果显示,钬激光碎石术后,膀胱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 14 d 膀胱组织学构造恢复正常,讲明该损伤为可逆性,证明大功率医用钬激光对于治疗膀胱结石是安全有效的23.除此之外,钬激光技术还能够应用于泌尿系统软组织疾病的治
8、疗,如尿道和输尿管狭窄切开术、膀胱颈狭窄切开术、前列腺肥大切除术、泌尿系统细胞癌切除术等24.钬激光术因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疗效满意而遭到泌尿外科医生的肯定,并越来越普遍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25.1.4 驻极体暴露在药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4.1 正极性驻极体暴露对胰岛素降糖效果的影响正极性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效应可有效提高胰岛素的降糖能力26.胰岛素分子构造的稳定性与胰岛素分子间的静电力大小及分子力的大小密切相关27.处于电场中的胰岛素分子易受外静电场作用,空间构造发生改变,使得胰岛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减小、静电排挤力增加,导致胰岛素二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进而在生理状况下易出现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