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国家论述的具体内涵,东方哲学论文.docx
《牟宗三国家论述的具体内涵,东方哲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牟宗三国家论述的具体内涵,东方哲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牟宗三国家论述的具体内涵,东方哲学论文在牟宗三看来,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首要目的是建造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克制本身危机、走上坦途的关键。事实上,这也是牟宗三哲学考虑的核心关切所在。换言之,说明作为民族国家之当代中国的详细内涵并从价值上予以证成,是牟宗三哲学要处理的根本问题。牟宗三的考虑虽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然逻辑上,其以一般性的国家阐述为前提。在牟宗三的阐述中,民族国家具有政治的和文化的双重意涵,前者牵涉国家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络或政统的问题,后者则牵涉国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或道统的问题。是以牟宗三以为: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及民主自由是组成国家的基本支柱,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在一般的
2、意义上,牟宗三对国家的存在给出了形而上学的或超越的证明,同时亦论及超越民族国家之大同或天下的观念。基本上,牟宗三的国家阐述是在一整套独特的文化哲学的背景下展开的。一、国家的超越论证20世纪的中国,不乏否认国家存在之真实性与合理性者,如章太炎曾为文斥国家之事业是最卑贱的, 国家之自性,是假有者,非实有者 ,国家之存在,并无天经地义的理由;康有为有如 其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 之影响的(大同书亦竭力宣扬废除国家之乌托邦理想;而思潮对国家的批判更是人所共知。在牟宗三看来,上述讲法之失在于没有能正视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牟宗三对此给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或超越的证明,这一证明确实立则是奠基于
3、牟宗三的文化哲学。人之不同于其他物类,在于人在自然生活之上,尚有构成一个意义世界的文化生活。文化源于人的创造,是人的精神活动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当然这里所谓的精神活动以人的普遍的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为基础,换言之,文化或一切人文活动乃是道德理性的客观化。因而牟宗三以为,我们不能只视文化为外在的客观对象,而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或文化成绩把握其背后的精神动力。就此而言,文化一定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 文化的发展必须是理想或精神普遍的受限于现实而且实现于现实;离开在现实中而且实现于现实,不能有文化。 文化所具体表现出的理性精神,正是其普遍性之所在,而现实的制约又使得文化必定有其特殊性。文化的上述特
4、点决定了文化有其历史性。由于现实的制约,人类不可能一时全部实现其理想,道德理性或理想必须在历史中逐步展现本身,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待历史也需要以文化观为视角,方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线索。必须注意的是,牟宗三对历史文化的反省虽遭到黑格尔的影响,但他并不认同黑格尔历史目的论的观念,因而这里所谓的文化的历史性是以文化的多元性为前提的。需要讲明的是,牟宗三的上述文化观,劳思光曾以 黑格尔模型文化观 加以概括。所谓 黑格尔模型文化观 的真实意涵是指某种把思想、观念或价值当作 创生者 ,以整个文化成果为 创生物 的考虑方式。有论者指出,劳氏的这一论定其实更近于康德,换言之,牟宗三的文化观真正来讲应该
5、是康德式的而非黑格尔式的。也就是讲,牟宗三并非如黑格尔一般在 世界历史 的意义上强调必然性和目的论,而是将植根于人类理性的文化理想视为不同民族应当追求的目的。道德理性藉以实现本身的 现实 涵括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国家之上的 天下 ,顺此,牟宗三以为: 从文化的创造,真理的实现方面讲,民族的气质,个人的气质,是它的特殊性,是它实现之限制而又是它实现之详细的凭藉,因而,家庭国家就是实现真理创造文化之个体, 我们根据这个理性的实践,既能成就文化的创造,亦能成就家庭国家天下等之肯定。以上的讲法,是家庭国家等之形而上学的证明。 这也就是讲,若无现实,仅有普遍的道德理性,根本无所谓文化。现实固然对于道德理
6、性之展现构成限制,但对文化或道德理性之实现而言,又有其必然性,此即牟宗三所谓的现实乃是文化得以实现的凭藉,无此凭藉,文化无法成其为文化,不过是一抽象、空洞的理想罢了。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牟宗三以为国家作为人类创造文化的现实凭藉之一,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此必然性乃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必然性。由于文化对人类而言是本质性的,那么人类存在本身也就决定了家庭、国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这即是牟宗三对国家之存在所作的形而上学的证明。除此之外,牟宗三还从道德实践的角度讲明国家存在的必然性。所谓道德实践,简言之,即是本道德理性以使生活理性化。就人的生活而言,最切近的是家庭,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人的道德实
7、践要求在不同范围的生活中加以具体表现出, 凡有实践生活处,皆应为道德理性所贯注 ,否则即表示我们的生活仍有不合理之处。从这一点来讲,道德实践不能有界线,这也就讲明了除家庭之外,国家的存在同样有其客观性。牟宗三对国家存在的后一论证,我们能够借鉴劳思光的相关阐述予以更清楚明晰的讲明。劳思光也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衡定国家存在的价值。他对文化的理解与牟宗三大体一致,即人本其理性或道德心在关系界或现实中的创造活动。大体上,这些创造活动按范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境域:单一主体境域与诸多主体并立境域,不同境域各有其实在性。前者牵涉的是道德、宗教问题;后者牵涉的是对超个人事务的布置,本质上,国家作为预认某种超个人权利
8、之统一的秩序,其任务在于对超个人事务做合理的布置。正由于上述两个境域均有其实在性,诸多主体并立境域无法化约至单一主体境域,是以国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否则超个人事务得不到合理的布置,由之文化本身亦不能不产生严重的弊病。依劳思光之见,儒学视政治为道德的延伸,正是没有能正视诸多主体并立境域的一种具体表现出。只要能统摄不同境域之文化,方可称为理想的文化,或 文化的普遍理念 .总之,牟宗三、劳思光均是诉诸特定的文化哲学模型,以讲明国家存在于人类活动中的必然性。当然他们所谓的国家,主要指涉的是近代意义上的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因而,他们的文化阐述更多指向的是人类活动的理想目的,就此而言,他们对国家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