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技能工资水平和差距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
《贸易与技能工资水平和差距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贸易与技能工资水平和差距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贸易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贸易与技能工资水平和差距之间的关系,国际经济贸易论文贸易怎样影响收入分配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和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下面简称 SS 定理) ,贸易开放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工资不平等程度的降低,由于贸易开放将提高非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然而,很多经历体验研究表示清楚,不少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扩大贸易开放的经过中却出现了工人工资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即技能工人的工资相对于非技能工人工资的不断上升或者讲技能工资溢价。这种现象与已有的经典理论显然是相背离的。为了解释技能工资溢价现象,国外学者展开了广泛而深切进入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华而不实最为重要的理论解释是 Acemoglu(20
2、03) 提出的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y Change,SBTC) ,即随着贸易开放的不断深切进入,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从发达国家扩散至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对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提高了其工资回报,进而扩大了技能工人与非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基于这种理论解释,Burstein 与 Vogel(2018) 构建了一个基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多国模型,将发达国家视为技能丰富型国家,发展中国家视为技能稀缺型国家,以为贸易开放和外包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技能溢价均有促进作用,并通过反事实模拟来验证他们的理论观点。而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国别、地区或产业、企业等层面的经历
3、体验研究来检验贸易开放能否通过 SBTC 对技能工资溢价产生影响。如 Gallego(2018) 使用智利在过去四十年的相关数据证实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这一机制的存在; Caselli(2020) 使用 1984 1990 年间墨西哥制造业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的数据证明贸易自由化和 SBTC 对技能溢价的作用。然而,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并非普遍存在。如 Attanasio,Goldberg 与 Pavcnik(2004) 通过对哥伦比亚的实证检验,发如今技能密集型产业中没有找到任何 SBTC 的证据; Leamer(1998) 研究发现,发生在非技能密集部门的 SBTC 主要惠及
4、的是非技能工人,而发生在技能密集部门的 SBTC 惠及的则是技能工人,换言之,SBTC 的观点并非完全令人信服。总而言之,关于贸易开放与技能工资溢价的关系这一问题,国外已有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和国外情况相类似,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中国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关系的研究同样没有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有些学者研究以为,对外开放导致了中国出现了技能工资溢价的现象。比方,邵敏、包群(2018) 使用我们国家 36 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为外资的进入扩大了我们国家工业行业的技能溢价; 周申等(2020) 用 1998 2018 年间中国工业部门数据分析了贸易、技术以及制度对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
5、动工资溢价的影响,发现贸易与技术进步具有扩大技能工资差距的效应,就业保卫制度则降低了这种工资溢价。但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以为,中国并不存在技能工资溢价现象。比方,Xu 与 Li(2003) 用世界银行从中国五个大城市抽取的 1500 个企业的数据来研究中国企业对高技能工人需求上升的原因,以为贸易开放对中国技能溢价的直接效应为负,与 SS 定理的预测是一致的。王云飞、朱钟棣(2018) 分析我们国家 25 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 随着出口的增加,我们国家对熟练工人的相对需求不管表如今工资份额上还是就业份额上都有所缩减。尽管现有文献在贸易开放与技能工资差距的研究方面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6、,但是过去的大多数研究仍存在着一个不可忽略的缺陷: 由于微观数据的缺乏,大多数相关研究仅能从分国家、分地区或者分行业的数据来讨论贸易开放对工资的影响机制,却无法把劳动力个体特征对工资的影响考虑进来,并在实证研究中予以有效控制,而后者恰恰是劳动经济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劳动经济学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一项研究是 Mincer(1974) 提出了明瑟回归方程,明确了工人工资与受教育年限、工作经历体验等个人特征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性别、种族、职业、行业和所在区域等因素对工人工资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就我们国家当前的现实情况来讲,存在着大量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主要包括地区性壁垒、城乡性
7、壁垒、所有制壁垒、性别因素和职业因素等。显然,在实证研究中,这些因素对工人工资的影响作用不应该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中国家庭调查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贸易开放的视角并从微观层面来研究中国工人工资的决定作用。Hering 与 Poncet(2018) 利用 CHIP1995 数据从市场邻近角度分析了中国工人工资的影响机制; Kamal,Lovely 与 Ouyang(2020) 利用 CHIP1995 和 CHIP2002的数据更为详实地证明了 Hering 与 Poncet(2018) 的结论。以 Hering 与 Poncet(2018) 的研究为基础,李磊等(2018) 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