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梳理,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
《《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梳理,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梳理,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伤寒论)中“寒热错杂下利的方证梳理,中医诊断学论文下利是指大便稀薄,次数增加,或泻下脓血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病证,它包括泄泻、痢疾及霍乱等。 下利可见于当代医学中的多种病证,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均可参考本病辨治施治。(伤寒论中所言 下利 ,实际上是泄泻与痢疾的总称,论中又称其为 自利 泄利 下利清谷 及 协热利 等,牵涉的原文有80多条,其属性有寒、热、虚、实及寒热错杂之不同。所谓 寒热错杂 ,是指八纲证候中寒热属性互相对立的两纲同时并见,且寒热双方性质俱真,毫无虚假,寒热各方表现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均客观存在的证候。由于寒、热是互相矛盾,水火
2、不容,人们容易质疑寒热性质相反的证候能否同时并存,也易以为寒热药物并用于同一处方,其药性容易互相抵消。 所以,对寒热错杂证候的识别特别重要。同时,古今医家的大量临床实践都表示清楚:寒热并存的病机广泛的存在于众多病证的发展经过中。临床中各种慢性病、疑难病久治不愈常出现寒热错杂证,包括表里寒热错杂证、上下寒热错杂证、中焦寒热错杂证等,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本文拟对(伤寒论中 寒热错杂 下利的方证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临床辨治本病有所裨益。 1、三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是指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原为治疗脾胃不和、升降失调的心下痞而设,但均可治疗寒热错杂的下利。华而不实,半夏泻心汤证是心下痞
3、满而挟有痰饮的一种证候。临床症见: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或大便不调、脉弦滑、苔白腻等,是为半夏泻心汤的辨证重点。本证是由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序,中焦痞塞,寒热错杂,痰饮内生所致。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脾气不升,故肠鸣下利;气机痞塞于中,故心下痞满。用半夏泻心汤苦降辛开,和胃降逆、涤痰化饮以治之。生姜泻心汤证则是心下痞满而挟有水气的证候。其主要脉证:心下痞硬,噫气带有食臭味,肠鸣有声,泻利,胁下阵痛,或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或弦,舌苔水滑。本证由于脾虚不运,水邪流于胁下,或走于肠间,故见胁痛、肠鸣、下利;脾虚不能消谷,故见消化不良、干噫食臭等证。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另加生姜并增大其用量,而减
4、少干姜的用量,进而使本方加强了宣散水气的作用,若见小便不利,可加茯苓以淡渗利水。甘草泻心汤则用于治疗太阳表证几经误下,以致中虚邪陷,客气上逆而构成的心下痞证。 客气 是对人身的主气即正气而言,可以以讲就是内陷的邪气。凡表不解,均不可下,如误下,必损伤脾胃之气。脾胃气虚,水谷不化,则肠鸣下利日数十次;升降失常,气机不利而痞塞,寒热格拒而错杂于上下,故见 心下痞鞕而满,心烦不得安 。这种痞硬并非下后实热内结,而是外邪本微,攻下太峻,使胃虚邪陷,客气上逆所致。若再误把虚当成实治,复用攻下的方式方法,则必致胃气更虚,心下之痞更甚。甘草泻心汤所用药物同于半夏泻心汤,唯重用炙甘草以扶下后之胃虚,除客气之逆
5、,为强主弱客之法。 2、黄连汤证 本方证见于(伤寒论原文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 ,即热在上,使胃气不降,故患者总想呕吐; 胃中有邪气 ,即寒在下,使气血凝滞,脾气不升,故见腹痛或下利。黄连汤由黄连、炙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等七味药组成。方中用黄连以清胸中之热,干姜温脾胃之寒,桂枝宣通上下之阳气,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安中,使之有利于斡旋上下,调理寒热阴阳。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仅有一药之差,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则成黄连汤。二方比拟,黄连汤用桂枝,偏于温通,多用治上热下寒,阴阳不和,呕吐、腹痛、下利等证;半夏泻心
6、汤有黄芩,偏于清热,常用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呕吐下利等证。 3、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本方证见于(伤寒论原文147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不愈,而又用攻下,以致邪陷少阳,气郁不舒,故胸胁满微结;胆火上炎而灼津,故心烦、口渴;热郁不得宣泄而上蒸,故但头汗出;正邪分争,故往来寒热;无关于胃,故不呕;三焦气机阻滞,所以小便不利;内伤脾气,太阴虚寒,故见腹满或大便溏泻。此证是为胆热而脾寒,故治应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之寒,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柴胡、黄芩清肝胆之热,解郁利气以通六腑;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