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困局、成因及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
《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困局、成因及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困局、成因及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们国家水资源危机的困局、成因及治理措施,可持续发展论文我们国家水资源总量比拟丰富,约为3万亿立方米,为世界六大重要的淡水国家之一,华而不实地表水占到了90%以上。但假如根据人均计算,我们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高,大约排在世界上第130位,属于严重缺水国家,华而不实宁夏、河北、山东、河南等六省区属于极度缺水,其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另外,我们国家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黄土高原的降水量年际很不平衡,长江流域近年来旱涝灾祸极为频繁,多数地区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80%以上,但国土面积只占到了40%左右;淮河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到了60%,但是水资
2、源占有量只要20%左右。 以上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在水资源总量上是可观的,但是由于分配不均及人口诸多,因而我们国家还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稀缺资源。在有限的水资源的前提下,怎样解决我们国家日益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国家水资源危机之困局 水资源安全好像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一样,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因素,对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
3、约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重要瓶颈。 困局之一:水质污染严重。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们国家工业、城市及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导致了水质污染在加剧。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还不到50%,工业污水的处理率更低,大量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有些地方及某些企业甚至将污水、废水直接用高压注入地下,这些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导致了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严重,很多地方的饮用水源都不合格。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主要的河流水质监测情况显示,类、类的水源占到近60%,直接饮用的水源达标率仅为4%,全国主要河流富氧化率接近70%.在农村地区,农业已经成为水质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当前农村有机
4、农业、循环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很多农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滥用农药、化肥及饲料,这些生产资料中的化学物质直接污染地下水,通过灌溉水流循环直接污染地表水。 困局之二:水资源紧缺。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缺水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国当前严重缺水的大中城市大概有150个左右,这些城市的水源大多依靠水库蓄水或地下水。但随着水质污染的加剧,缺水的城市会越来越多。而近年来,我们国家的地表水体由于过度的围垦、兴建大坝及水利开发等原因一直在不断的萎缩,淡水资源的总量在减少,生态极端事件频发,如长江生态已成崩溃之状,其主要支流鄱阳湖、洞庭湖经济成为壮美的大草原。全国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比拟脆弱,水
5、质的自净能力缺乏。建国到如今,我们国家的大小湖泊至少减少了800余个,水域面积至少减少了2万平方公里。 困局之三:水土流失严重。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国家水土流失的总面积就已经到达了40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国土面积的40%左右,平均每年流失的土壤大约为50亿吨。而进入新世纪之后,水土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平均每年的水蚀面积能到达近10万平方公里,因水土流失导致的损失的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大概近100万亩,而流失的水土大量冲积到河流,导致河道堵塞,引发一定程度的洪涝灾祸及航行安全。当前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在西北黄土高原、辽河上游、嘉陵江上游、金沙江下游等地区比拟突出,这些区域是日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
6、区域。 困局之四:水资源浪费严重。我们国家将于2020年年初开场推行阶梯式水价,以期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当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措施也不得力,智能化节水设施匮乏。据联合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平均一万美元的所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在工业领域水资源浪费的现象突出,冷却水回收利用率较低。而农业种植浪费更是惊人,我们国家主要是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在南方每公顷水稻从秧苗培植开场到最后的收割,需要大概9000立方米的水;在北方的水稻种植区则更高层次,每公顷则需要大约20000立方米的水。而这些水由于灌溉方式的粗放、漫灌等原因,绝大部分不能循环利用,而是直接排放,用水
7、效率低,浪费惊人。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导致水资源危机 要解决中国的水资源危机的困局,首先需要分析其原因,我们国家本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度,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日之局面?水利界普遍以为,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即是水资源分布的时空不均匀,从时间上来讲,春夏是降水的集中期,秋冬普遍枯水;从空间上来看,南方降水明显多于北方数倍,但南方耕地少,资源匮乏,却占有全国绝大部分水资源,北方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人口诸多,但只占有小部分水资源。正式基于这一基本判定,自1949年以来,我们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主要的江河上修建水库及大坝,希望通过水利工程来平衡全国的水资源。当然水利工程在一定
8、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地区及城市的缺水问题,但是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种通过意在人工调节水资源的发展方式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相反使得我们国家今天一步步滑向水危机的边缘。究竟为何?一方面是在水资源分配的经过中忽视了人为的因素,没能将治水与生态退化及环境污染相结合;另一方面则是过去三十年来经济、社会、人口的高速扩张,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及利用的不合理。 由此可见,外表看起来,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危机是自然因素,但实际上是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带来的生态毁坏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不仅恶化了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也加剧了各种生态灾难。长期的过度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直接排污、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等不正确的发展方式导致
9、了我们国家地表水流量日益减少,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雨水循环次数减少,地下水开采已到极限,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等。这些因素假如不再加以控制,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水资源的全面危机。但可惜的是,还有一些地方目光短视,单纯追求的增长,继续以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发展经济,令人忧心,若干年后,中国势必是一片被污染的河山。 以黄河流域为例,黄河流域之所以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于那里曾经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合适农业耕作。但是黄土的土质比拟疏松,假如失去了地表的植被保卫,就非常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建国60多年来的发展,大量毁坏植被,泥沙涌入黄河,终使得黄河少量减少,洪涝灾祸频发。 再看长江,尤其是近年来长江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