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完善建议,社会救助论文.docx





《我国就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完善建议,社会救助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就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完善建议,社会救助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完善建议,社会救助论文社会救助 Social Assistance 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祸、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 就业救助,也称就业援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对生活贫困、有劳动能力但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工等给予就业扶持和帮助的制度。在详细实践中,就业救助既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又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加强企业活力,是一项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家庭困难的措施。 就业影响到每个
2、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具有稳定的劳动收入是民众维持基本生活和防止贫困的根本途径。 作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之一,完善就业救助制度有利于社会管理的创新,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缩小贫富差距,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总体背景下,分析就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二、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制度基本发展状况 了解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在状况,有利于深切进入理解就业救助,进一步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制度的发展主要分三个时期。 1、萌芽期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 政策:1950 年政务院发布了(救济
3、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旧中国留下的 400 多万失业人员进行了妥善安置。除此之外,根据生产自救方针,成立合作社,将因常年战争造成的伤残兵士组织起来从事手工业或小型加工业生产。随后,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1957 年内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城市烈属、军属和贫民生产单位的税收减免和贷款扶助问题的通知,开启了我们国家残疾人就业救助税收减免的先河。 特点:我们国家的就业救助制度真正意义上产生了,但救助对象较单一,主要针对失业工人和残疾人进行救助。 2、上升期改革开放初-20 世纪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家相关法律保卫及优惠政策扶持下,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工作得到极大的恢复和发展。 政策
4、:1980 年,在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推出 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 的建设性就业方针。1982 年,我们国家宪法初次出现了 国家和社会帮助布置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的社会性条款。我们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 1986 年正式建立的,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1993 年,发布(国有企业充裕职工安置规定,以加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995 年 9 月,劳动部公布了(就业登记规定,随后 11 月公布(职业介绍规定。1998 年,、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切实保障下岗职
5、工的基本生活,大力施行再就业工程,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国家就业保障制度建设进程。(失业保险条例于 1999 年公布施行。 特点:这个阶段中国的就业救助立法开场起步并得到初步发展,就业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就业渠道拓宽,竞争机制被引入就业领域。由于此时我们国家国有企业处在改制阶段,就业救助牵涉的对象仍比拟单一,仅包括残疾人和国企下岗职工。就业救助方式也主要是保障基本生活,很少牵涉困难群体劳动技能的提升。 3、改善期21 世纪初至今 政策:2002 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确立了中华特点的积极就业政策框架。2005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对原有的就
6、业政策进一步扩展和充实。2007 年,设立公平就业专章的(就业促进法正式公布,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被上升为法律规定,救助就业工作开场了长效化、法制化的征程。2008 年,发布(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面向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救助制度。2020年,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法规的形式来确定救助是全社会的事,不再由一方面承当,把大门向社会敞开。 特点:从 21 世纪初至今,关于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性措施越来越多,牵涉到救助对象不再只是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工也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救助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进步。 三、当前我们国家就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