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摄思想、方法、特点的分析,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





《《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摄思想、方法、特点的分析,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摄思想、方法、特点的分析,中医食疗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摄思想、方法、特点的分析,中医食疗学论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我们国家老年人口逐步增加,1999年我们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1.根据预测,截至2020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约为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7%,截至2050年约为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1.1%2.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人们愈加关注老年人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以期提高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医疗负担.中国传统医学极为重视养生保健,食疗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食疗即通过选择适宜的饮食物、养成良好
2、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等方式,来防治疾病、调养身体的一种疗法3.医圣孙思邈指出: 夫为医者,须当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可见食疗极为重要,是治疗疾病的首选. 老年人气血虚少,脏腑虚弱,易患疾病,且治疗用药时禁忌颇多.食疗滋养为主,安全性强,养治结合,可长食用,尤其符合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及治疗要求.老年食疗成为食疗学中的重点,历代不乏着作,如北宋的(养老奉亲书、元代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的(遵生八笺、清代的(老老恒言等.(寿亲养老新书共四卷,刊于1307年,之卷,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
3、相生,莫不由于饮食也.可见饮食是生民之天,活人之本.老年人先天精气已损耗殆尽,完全依靠饮食滋养,食疗是老年人养生之大要. 1.1 老年人易因食成疾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是常见的致病因素.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老年人日常饮食中即融贯食疗思想,不仅可对一日三餐多加关注,减少饮食不合理因素,更能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 1.2 老年人喜食不喜药,食疗之法易于接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功能、心理状态都会发生改变,受服药副作用及不良反响的影响,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腻烦服药的心理,影响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选择用食疗代替一部分药物治疗或辅助药物
4、治疗,符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易于接受,利于疾病的康复.因而,书中强调以食治疾胜于用药. 1.3 药食一体的营养观 药食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4. 药食同源 的理论贯穿于我们国家医药发展的各个时期,很多药、食之间并无截然的界线, 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 . 药食同功 是指食物不但具有营养价值,也具有药用价值,可用于防治疾病5.食物和药物一样,均具有寒热温凉四性,辛甘酸苦咸五味,因而共同有温清补泻的作用. 药食用理 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一样5.用药之法,以冷治热,以热治冷,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此用药之大要也.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食物种类繁
5、多,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啻千品.其五色、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与药无殊.药食一体观是重视食疗的主要原因. 2 四时摄养,因时施膳 中国古代养生理论极其重视顺应四时阴阳五行.(素问 四气调神论曰: 阴阳四时者,万物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祸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可见顺应自然规律,因时制宜是养生防病之本,食疗养生亦应循此理. 2.1 四时更替,饮食有别 自然界四时,人体五脏,饮食五味均有五行归属,五行之间根据其生克乘侮的关系制约万物,以期平和.四时各有所主之脏腑,脏腑功能强弱有别,根据四时脏腑强弱相应增减不同气味的饮食,调达阴阳,延年益寿.如春季肝气旺,防其克脾土,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夏季
6、心火盛,防其克肺金,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季肺气足,防其克肝木,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季肾气盛,防其克心火,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2.2 四时饮食禁忌 春季酒不可过饮,应避免食用冷肥僻黏之物;夏季生冷肥腻尤宜减之;秋季新登五谷,不宜与食;冬季炙煿煎炒之物,尤宜少食.缘由春季肝气旺,脾土虚弱;夏季老年人气弱加之纳阴在内;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阳气在内,虚阳上攻.如春季食用冷肥僻黏之物多伤脾胃,难得消化,大不益老人;夏季食肥冷之物,多成滑泄;秋季食新谷会动人宿疾;冬季食炙煿炎热之物,故多有壅噎、痰嗽、眼目之疾. 3 辨病辨证,因人施膳 (寿亲养老新书共举老人常见疾病16种,对每
7、种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给出详细的食治方.本书顾及老年人饮食心理、饮食特点,提出了即可迎合老年人意愿又不伤及其身的食疗方式方法,指出不当的饮食行为,总结应遵循的饮食原则. 3.1 辨证施膳,理、法、方、忌俱全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真髓,辨证之后采用药物疗法称作施药,采用食物疗法称作施膳6.同一疾病,因证不同,使用不同的食治方.如老年人目暗不明、远视无力,因肝气虚弱所致使用猪肝羹方,因中气缺乏、肾气虚衰所致使用莲实粥方.不同疾病,病机一样,虽异常感觉和状态有异,可选择同一食疗方.好像因脾胃虚寒所致的饮食不下、虚劣羸瘦之证和痢白腰痛、瘦弱无力之证均可使用鲫鱼鱠方以温中补虚.书中具体描绘叙述了食疗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