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中国宏观税负,国民经济学论文.docx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中国宏观税负,国民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中国宏观税负,国民经济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中国宏观税负,国民经济学论文宏观税负是测量收入的相对数指标,可用收入除以一国的 来计算。国际上对于 的计算一般并无争议,但对于收入究竟应包括哪些项目却存在不同认识。在西方国家,由于收入比拟规范,一切收入都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因此收入和财政预算收入性质一样、数量相等;又由于财政收入中的大部分由税收构成,例如,美国联邦税收占财政收入的 90%以上,所以,用税收占 的比重来表示宏观税负就大致反映了介入 分配的多少,基本上代表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比例。而有些学者以为,由于我们国家收入管理的多样性,一些收入脱离了预算管理,比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并且税收只占全国财政预算收入的略高于
2、70%.因此,只用税收占 比重这个唯一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我们国家收入的全貌和纳税人的总体负担,必须建立合适我们国家收入管理复杂性的指标体系,才能完好地测度我们国家纳税人的总体负担。一是用税收收入占 的比重来衡量的小口径宏观税负,这是国际上常用的方式方法。二是用财政预算收入占 的比重来衡量的中口径宏观税负,这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方式方法。三是用包括制度外收入的收入占 的比重来衡量的大口径宏观税负。 固然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反映了我们国家不同层次的收入,但中大口径宏观税负却违犯了国际上通行的税收占 比重的计算方式方法。由于既然名义上冠以 宏观税负 ,也就必须用税收收入占 的比重来计算,并不应以财政收入形
3、式的特殊性来否认这一计算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否则,势必混淆了我们国家税收、财政预算收入和收入的界线,也不便于宏观税负的国际比拟。 二基于纳税人视角的宏观税负指标 假如讲大中小口径宏观税负的分歧发生在计算宏观税负时采用的收入形式的话,那么宋金山的(中国总体税负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吗?一文对国际通用的计算宏观税负指标的分子、分母均予以否认。宋金山以为,劳动创造价值,当然也创造了税收,因此税负应由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来负担。他还以为,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对人民的福利支出,应该在计算宏观税负指标的分子中扣除;社会保障支出也是劳动者所得的一部分,应在计算宏观税负时加在分母上,由于劳动者享用了社会保障支出,
4、减少了自个的该项支出,相对增加了自个的收入;在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国家,土地出让收入频繁发生,土地受让方的支出成本就会增加,相应的社会负担也增加了,因此该项收入应加在宏观税负指标的分子上。 据此,测量宏观税负的指标就转换为劳动报酬财税负担率。其计算公式:劳动报酬财税负担率 =财政收入 - 社会保障支出 + 土地出让收入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障支出。他对这个公式做了如下解释:比拟土地私有化国家之间的税负时,能够不把土地出让收入计算在内;财政收入以 IMF 的收入统计口径为准;社会保障支出以 OECD 的 公共社会支出 为准。这样,据他计算,2007 年我们国家的宏观税负为 45.33%,美国为 25
5、.27%、日本为 20.37%、德国为 25.34%、法国为 26.44%、意大利为 33.09%、英国为 28.2%、加 拿 大 为 36.11% 和 澳 大 利 亚 为31.7%.他的研究结论是我们国家的宏观税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毫无疑问,对商品流转额、所得额、财产征收的税收都是由劳动创造的,但不能因而就讲税负应由劳动者的报酬来承当。这是由于,测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是 ,并非劳动报酬,劳动者报酬承当的税负是生产要素劳动的有效税负。社会保障支出不能从财政收入中直接扣除。由于财政收入和支出是财政的两个不同分配阶段,不能互相混淆。土地出让收入是财政的非税收入,不能作为税收来计算宏观税负,否则就
6、混淆了税收和非税收入。出让土地表现为出让者收入的增加和受让者支出的增加,并不因土地国有化或私有化而不同,不能讲土地私有化的国家之间比拟税负,能够不包含 土地出让金 .因而,用劳动报酬财税负担率来测量的不是宏观税负,而是劳动的有效税负。 三基于 分配视角的宏观税负指标 收入分为财政层面的收入与国民收入层面的收入。财政层面的收入相当于的 毛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角度的收入等于部门收入扣除了转移支付的差额,相当于的 纯收入 .经过笔者计算,2001 年-2018 年我们国家的纯收入占 的比重分别为 18.54%、17.88%、19.01%、19.53%、20.36%、21.79%、22.34%、21.
7、65%、18.36%、18.46%、19.07%,而 2001 年-2003 年美国该比重分别为 15.4%、12.7%、12.2%,2002 年日本该比重为 11.7%,我们国家纯收入占 的比重高于美国、日本。 后经反复考虑发现,这一计算宏观税负的方式方法同样缺乏科学性。一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不应包括服务性组织和企业、的机构,而只能是部门。二是用收入占 的比重来度量一国的宏观税负,同样抹杀了税收和非税收入的界线。三是把财政转移支付从收入中扣除来计算宏观税负,同样是混淆了财政分配的两个阶段。因此,这一方式方法也不可取。 四从资金流量表判定宏观税负的指标 为了衡量中国收入的规模,郭庆旺、吕冰洋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