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视角下教育扶贫理论研究进展,教育社会学论文.docx
《多个视角下教育扶贫理论研究进展,教育社会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个视角下教育扶贫理论研究进展,教育社会学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个视角下教育扶贫理论研究进展,教育社会学论文教育扶贫,是指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大系统为主体,以贫困人群为客体,以传播知识技能和提升文化素质为内容,以脱贫致富为目的的一种扶贫方式。上世纪 40 年代开场,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等多个视角对教育扶贫理论进行了研究。及时梳理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教育扶贫理论发展,指导我们国家当下教育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 1.1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研究 国外教育扶贫思想最先起源于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的关系时,注意到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重
2、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基于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教育扶贫思想。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最早从经济增长视角关注贫困问题的人,早在 18 世纪末,他就提出了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以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生活资源的增长速度会使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最终会导致人口贫困,应当通过限制人口增长和加大资源投入来消除贫困。11943 年,罗森斯坦 罗丹提出了大推进理论,以为只要通过国家主导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投资才能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2到 1956 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平衡陷阱理论,他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关
3、系,讲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难以增长的现象,并以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 陷阱 ,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才能冲出 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另外,美籍爱沙尼亚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莱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等,都阐述了通过增加资本投入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摆脱贫困的观点。 在国内,教育扶贫思想研究始于对西方反贫困理论的总结比拟,或结合中国反贫困实践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