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和小黄教案7篇.docx
《《小蓝和小黄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蓝和小黄教案7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小蓝和小黄教案7篇 要想教学工作得以顺利,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教案是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预先整理的文字报告,范文社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蓝和小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蓝和小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泥工游戏 。 2、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3、知道黄色和蓝色和在一起会产生变化。 4、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故事的有趣情节。 活动难点:知道黄色和蓝色和在一起会产生变化。 活动准备: 1、小蓝和
2、小黄绘本。 2、蓝色和黄色的面团或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引题,介绍故事主人公 1、 师:小朋友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朋友(出示撕贴的蓝色纸)这个颜色宝宝叫小蓝,(出示撕贴的黄色纸)这是小蓝最好的朋友小黄。 2、2、师:有一天,小蓝和小黄在一起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二、翻开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 1、内页一:介绍小蓝家 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小蓝家里有谁?(蓝爸爸蓝妈妈) 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内页二:介绍小黄家 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引导
3、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三:小蓝和小黄变色 小蓝和小黄跑出去玩,见到对方很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 玩累了,“绿”就回到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4、内页四、五: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小蓝和小黄 “绿”回到家,蓝爸爸和蓝妈妈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小绿。”那“绿”回到家黄爸爸和黄妈妈会认识它吗?为什么?他们会对“绿”说什么?(鼓励幼儿学说黄爸爸和黄妈妈的话) 爸爸妈妈都不要小蓝和小黄了,他们会怎么样? 5、内页六:“绿”一哭又变回小蓝和小黄了 小蓝和小黄好伤心,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 最后,他们变成了什么样了?(变回小蓝和小黄了)现在爸爸妈妈
4、能认出他们吗?我们一起跟着他们去小蓝家看看吧! 6、内页七、八:蓝爸爸蓝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蓝爸爸蓝妈妈见到小蓝。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那小黄的爸爸妈妈又会怎么样呢? 7、内页八、九:黄爸爸黄妈妈也变成绿色了 黄爸爸黄妈妈见到小黄。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蓝,但是,快看,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了?(都变成了绿色) 现在,他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蓝色和黄色抱在一起会变成绿色。 三、完整欣赏绘本故事 1、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教师边翻图书边讲述故事 2、(翻到最后一页)咦!这儿还有一张空白的纸,故事还没有完呢!想一想,还会
5、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续编故事) 师:原来其他的颜色宝宝知道了这个秘密,都争着要与好朋友拥抱一下,想看看自己和朋友抱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我们来让他们抱一抱好吗? 四、幼儿操作感知,大胆讲述 1、幼儿操作感知 给幼儿提供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引导他们自由选择两种颜色让它们“抱一抱”,感知色彩交融的变化 2、鼓励幼儿讲述色彩交融的变化(如:和抱一抱,变成)并把自己的彩泥贴到大图书的最后空白页 五、活动延伸 师:如果三个颜色宝宝、四个颜色宝宝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下次我们再来试一试,玩一玩 教学反思 1、本班幼儿园对阅读图书中的图画和文字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我直接从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引入课
6、题,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刚开始,幼儿各抒己见,想法各异,有的幼儿还充分调动了过去在主题活动中的知识经验,很不错。由此可见,我作为引导者对于幼儿的想法要给积极的肯定和正面的引导,幼儿想象的翅膀正是在教室的呵护和鼓励中展翅飞翔的。 2、幼儿在欣赏图画书的图画环节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是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是这个环节用得时间比较长,幼儿一直坐着看、坐着说、坐着听,形式过于单一。于是,在课前,我临时增加了分组排图讲述环节,希望能够动静交替,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图画书的理解,结果事与愿违。(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图画书的想象和理解都非常,可是我并没有灵活处理,还是按照原定的活动计划进行,以至于活动时
7、间超时,幼儿的兴趣减弱。) 介绍:李欧李奥尼(leo lionni),1910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999年10月过世,享年89岁。父亲是比利时的犹太商人,母亲是荷籍的女高音,李欧是独子,从小就在家族浓厚的艺术气息中成长。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他十三岁时离开了童年故乡,在美国小住过三年,1925年又迁居到意大利,在杰诺瓦(genoa)求学,一直到修完经济学博士,结婚后,才转到米兰工作。1939年,因法西斯主义盛行,欧洲兴起反犹太的浪潮,在纳粹侵犯的前夕举家走避美国,1945年入籍美国,成为美国公民。 小蓝和小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朋友间应该友好相处,在游戏中找到快乐。
8、 2、能通过故事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蓝和黄的水粉颜料,毛笔。 幻灯片课件。 蓝和黄的纸片。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朋友间应该友好相处。能通过故事理解色彩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 1、导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对好朋友,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2、教师出示纸片(蓝和黄),你们看,这就是老师今天请来的好朋友:小蓝和小黄,你们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捉迷藏) 二、欣赏故事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播放幻灯片,根据图片分段
9、讲述故事) 2、原来它们做了那么多事情,那你们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 3、教师总结:原来小蓝和小黄抱一抱会变成绿色啊,太有趣了! 4、你们想不想也看看这么有趣的事啊?(教师出示两种颜料,并混合,让孩子能加深印象) 5、原来真的会变啊,小蓝和小黄太厉害了! 6、教师根据图片完整讲述故事,请个别幼儿看着图片讲述 7、师幼一起完整讲述 三、游戏:找朋友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对好朋友,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男孩子是小蓝,女孩子是小黄,请你找一个好朋友,一起抱一抱!(体验有朋友的快乐,并能友好相处) 2、角色互换,游戏重复几次活动结束:现在我们这里有很多都是好
10、朋友了,那到另外的班级里去找找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常见的颜色名称已有一定的认识也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而且也喜欢各种漂亮的颜色。而在这节语言活动课中,通过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让幼儿学会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幼儿了解蓝色与黄色在一起能变成绿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儿对于我所提问的问题都能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学习欲望比较强,积极性高。由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在最后的环节中都能亲自尝试,而且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幼儿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开心极了,觉得真有意思,原来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而从中所变现出来的也是她们最纯真的笑容。 因此,幼
11、儿对于这节语言活动有带点科学探索性的课,幼儿掌握性比较好,她们在玩中学,玩中乐当中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小蓝小黄变魔术的时候,加了太多的水,颜色变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很积极的开心地将其实验完成,在活动中老师始终起到了引导、支持、合作的作用,让幼儿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技巧。 小百科:黄色是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中波长部分,波长大约为570585nm,红、绿色光混合可产生黄光,类似熟柠檬或向日葵菊花色,光谱位于绿色和橙色之间的颜色。 小蓝和小黄教案篇3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自从把小蓝和小黄一书投放到娃娃图书馆,该书的借阅频次很高,幼儿非常喜欢这本图书。前期在美工区做过配色
12、活动,非常吸引幼儿,并且幼儿有一些仿编故事和制作故事书的经验。细则中的注意领域目标提出:“引导幼儿喜欢听儿童文学作品,会复述故事、续编故事;学习和仿编诗歌。”于是萌生了让幼儿仿编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制作图画书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仿编故事小蓝和小黄,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尝试以小组形式仿编故事,并制作图书。 3、巩固幼儿对i原色颜色变化的经验。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及透明塑料片(两两重叠后,会呈现另一种颜色)、白纸若干。 重点难点: 1、幼儿合作仿编故事。 2、幼儿合作制作图画书。 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小蓝和小黄,激发幼儿仿编故事的欲望。 教师:前
13、几天,娃娃图书馆又多了一本新书,叫什么名字? 幼儿:小蓝和小黄。 教师:上次我们在看这本书时,大家都很想借回去,后来我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幼儿:做一本书。 教师:你们还记得书里有谁吗? 幼儿:小蓝、小黄,还有它们的爸爸妈妈。 教师:当小蓝和小黄成为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后,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变绿了 教师:除了哭、流眼泪,你还能想到用什么办法把它们变回小蓝和小黄?(鼓励、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师:小蓝和小黄拥抱会变绿,其他颜色的朋友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 2、鼓励幼儿以小组的形式仿编故事,并利用活动材料制作图书。 教师:看看我这里有什么?(红、黄、蓝的小片片) 教师:你们可以从这里选
14、两个最喜欢的颜色,也编一个两个颜色在一起的故事,然后做一本图书讲给大家听,好吗? 3、鼓励幼儿能大胆进行表述。 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表述,教师重点指导仿编情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及在小组讨论时学习协商、合作。 4、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图书装订,供幼儿借回家,与家长共同分享。 教师:今天我们都编了好听的故事,而且还制作了一本新书,你们可真棒! 教师:这本书放在哪里? 幼儿:娃娃图书馆。 教师:好!我们可以把书借回家,让爸爸妈妈看到我们小朋友的新故事,好吗?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在仿编故事以及合作自制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对活动有浓厚的兴
15、趣,活动专注。幼儿能够通过协商、讨论的形式解决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在活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幼儿能独立地讲述创编故事,展示自己制作的图画书,让幼儿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2、活动中的不足: 由于中班幼儿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尚不成熟,而本活动又是一个以合作为核心的活动,导致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困难。幼儿目前的合作水平以及在合作中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将成为一个新的课程生长点。在后期我们将尝试给儿童多提供类似以合作为主题的活动,借助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主要内容: 1、故事选择适合幼儿,活动挑战性适宜。 教师设计活动的思路清楚,活动节
16、奏把握平稳。教师的指导凸显其灵活性、针对性,当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调整,降低难度。幼儿对活动感兴趣,在活动中非常自主、自律、专注而有序,享受活动过程。幼儿的持久性很突出,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仿编故事时使用了丰富的词汇。 教师在材料的选取上体现了创造性和教育性,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制作经验,锻炼了技能,同时也启发了幼儿的兴趣。 2、对于“如何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水平的活动”思考不足。 该活动有两个难点:一是小组合作仿编故事,另一个是合作制作图画书。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能交代不太清楚,讲解欠到位,所以活动开始之初幼儿有些茫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另外,如果教师事先能对图画书的形式、要素等分析
17、得更充分会更好地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建议:如果教师前期能够对故事书的讲解更详尽、分析更深人和到位一些,就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应对活动中出现的困难。建议对活动内容可以做一些拆分,有些活动内容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在分工和合作上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综合评析: 1、活动的题材选取很好,是儿童图画书在教育课程方面的运用与尝试。教师对活动材料的选择适合本班幼儿。 2、教师对于教育目标的设置,关注到幼儿已有经验和能力水平,目标的适宜性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展开。小组活动形式,使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到每个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与教师、同伴互动和练习的机会,便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幼儿,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的方式方法,实现
18、教育目标。 3、教研活动中对仿编故事的适宜性和挑战性,通过幼儿的现场表现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活动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意义和教师的尝试。同时针对活动的难点在活动中是否得到解决,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例如,对所用图书的进一步分析、活动前的具体分:过程中的要求应交代清楚等,便于教师在后续活动中进行调整,达到促进幼儿更好发展的目的。 附:故事内容小蓝和小黄 这是小蓝。 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 小蓝有好多朋友,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 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啊转圈圈儿! 在学校里,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 放了学,他们就又跑又跳。 一天,妈妈要去买东西,她对小蓝说:“你待在家
19、里别出去。” 可是小蓝还是跑出去找小黄了。 唉!街对面的房子里没有人。 他这边找找,那边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 他们开心地抱在了一起,抱啊抱啊,结果他们变绿了。 然后,他们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他们追着小橙玩。他们又爬上一座大山。 啊,好累,他们回家去了。 可是,蓝爸爸和蓝妈妈却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绿的。” 黄爸爸和黄妈妈也说:“你不是我们的小黄,你是绿的。” 小蓝和小黄好伤心。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 他们哭啊哭啊,直到全都变成了眼泪。 最后,他们把自己收拢到了一起,他们说:“现在,爸爸和妈妈能认出我们来了巴?”蓝妈妈和蓝爸爸见到他们的小蓝,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