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若把细菌细胞搅碎,细胞就会死亡;若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 搅碎细菌和病毒改变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 两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 两者的结构具有一致性D. 两者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搅碎只能破坏它们的结构,病毒被搅碎后化学成分不变,A 错误;细胞的死亡和病毒失去活性是由于结构的破坏,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关,B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两者的结构不具有一致性,C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搅碎细胞和病毒,都将使得它们失去活性,说
2、明生物体只有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D 正确。2.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核苷酸B. 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磷脂C. 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D. 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 4 种【答案】C【解析】若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该化合物含有 C、H、O、N,因此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则最可能是氨基酸,核苷酸组成的核酸还含有 P,A 错误;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脂肪,B 错误;含有 C、H、O 的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
3、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C 正确;若为生物大分子,该化合物含有 C、H、O、N 和 P,则可能是 DNA 或 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五碳糖和 4 种碱基,共 6 种,D 错误。3.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如图是溶酶体(一类- 2 -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 a , e 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 d 的小泡,而 e 的膜来源于细胞器 c。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与 e 演变成 f ,证明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 由图判断 a 、b 、c 、d 依次是高尔基体、
4、溶酶体、内质网和线粒体C. 由图推断 a 与 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D. 如果细胞中 a 的数量增加,则高尔基体成分更新的速度会加快【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a 是高尔基体,b 是溶酶体,c 是内质网,d 是线粒体,B 正确;b 溶酶体与 f 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 错误;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 a,推断 a 与 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C 正确;高尔基体数量增加,形成溶酶体数量增加,则膜更新速度加快,D 正确。4.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苋菜叶的叶肉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 ) A. B. C. D. 【答案】B【解析】5.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5、. 线粒体内氧气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高B. 黄色短杆菌的线粒体比乳酸菌多C. 线粒体中存在少量的核酸,其中 RNA 是控制细胞质的遗传物质。- 3 -D. 在蒸馏水中线粒体外膜比内膜更容易胀破【答案】D【解析】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可知,氧气由细胞质基质扩散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的氧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中的氧浓度低,A 错误;黄色短杆菌和乳酸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 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其中 DNA 是控制细胞质的遗传物质,C 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因此内膜面积远大于外膜,在蒸馏水中线粒体外膜比内膜更不容易胀破,D 正确。6.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6、 ( )A. 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 A 错误;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故 B 错误;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而煮沸后酶失去活性不能恢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能加速反应的进行,故 C 错误;蛋清稀释液中
7、蛋白质含量丰富,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7.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 都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C. 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 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实验对象是死细胞,A 项错误;
8、四个实验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 项正确;后两个实验不需要加热,C 项错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不需要染色,D 项错误。- 4 -考点:本题考查对课本实验的对比,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8.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B【
9、解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 ;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B 项正确,A、C、D 项错误。【考点定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名师点睛】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1)判断方法根据分子的大小、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进行判断: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根据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
10、,则是主动运输,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达到平衡时内外浓度相等。(2)不同条件下运输方式的判断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有胞吞、胞吐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协助扩散。(3)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 Na、K的运输,在兴奋时 Na内流和在恢复静息状态时 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 5 -9. 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种子贮存时应先晒干,降低其自由水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呼吸B. 应用乳酸菌做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C.
11、水果保鲜可用低温法,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 栽种庄稼,要多疏松土壤,提高根细胞的呼吸,利于吸收 K+等生长所需元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应用。有机物的分解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自由水减少后,反应无法进行,故 A 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故 B 错。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庄家的根在土壤中进行有氧呼吸,只有疏松土壤才能提供足够的氧。10. 下列能在人体细胞内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人体细胞内能完成生理
12、过程,而过程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动物细胞不能完成其生理过程,C正确。故本题选 C。1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B. 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种类差异很大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答案】D【解析】组成核糖的元素是 CHO,组成核苷酸的是 CHONP,A 错误。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 错误。不同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异大,但种类大体相同,C 错误。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形成过程中都会
13、脱去水分子,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6 -【名师点睛】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排序(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 O、C、H、N;占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 C、O、N、H。(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12. 下列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B. 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C. 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的果汁放入冰箱中水最先结冰D. 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
14、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答案】A【解析】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于结合水,A 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B 正确;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的果汁同时放入冰箱中水最先结冰,C 正确;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故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D 正确【考点定位】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
15、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13. 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都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前者具有催产及使乳腺排乳的作用。R2 图为催产素结构简式,若将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分别替换为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则为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催产素中含有九个肽键- 7 -B. 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 8 种氨基酸C. 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相同D. 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催产素环状结构是
16、由二硫键形成的,其为链状九肽,共有 8 个肽键,A 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催产素中含有 8 种氨基酸,B 正确;由题意知,组成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氨基酸种类并不完全相同,故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也不相同,C 错误;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到垂体中,再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D 错误。14.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D 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B. 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 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D.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17、,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 pH 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答案】D【解析】维生素 D 和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但是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的是脂质中的脂肪,A 错误;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储能物质,B 错误;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说明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细胞分裂,口腔上皮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C 错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 pH 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D 正确【考点定位】检测脂肪的实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细胞
18、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功能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脂肪分子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但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的作用是作为储能物质存在,脂肪不能直接为生物体提供能量;核膜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必须是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具有细胞周期15.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包裹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等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过程,研究发现饥饿处理能刺激酵母菌自噬体的形成,自噬对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无分解作- 8 -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C.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减弱D. 酵母
19、菌基因组中含有与细胞自噬有关的 DNA 序列【答案】D.1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B. 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D.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答案】B【解析】略17. 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 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D. 核糖
20、体 RNA 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答案】B- 9 -【解析】试题分析: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核内 DNA 外出;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在衰老的细胞中,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仁中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8. 将某植物细胞分别放在浓度为 200 mmolL-1和 400 mmolL-1的溶液中(溶质为小分子物质 M) ,细胞吸收 M 的速率均为 10 mmolmin-1。下列对此解释最
21、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细胞吸收 M 时需要载体蛋白D. 细胞吸收 M 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与外界溶液成正比,与题意中“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 和 400mmolL 的 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 M 的速率都是 10mmolmin”不符合,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物质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外浓度无关,这可能是由于受到载体蛋白的限制,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B 错误;“200mmolL 和 400mmolL 的 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 M 的速率都是 10mmolmin” ,说
22、明物质 M 运输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C正确;在协助扩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1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影响酶的活性B. 酶的催化或加热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说明酶和加热都能降低活化能C. 因为酶有专一性,催化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是一种酶D. 同一种酶只能存在于同种细胞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可能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低温是抑制酶的活性,故 A 正确。酶的催化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热是加快反应速率,故 B 错误。酶有专一性,催化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不是同一种酶,故 C 错误。同一
23、种酶可以存在不同的细胞中,如细胞呼吸酶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有,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0. 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 10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 ATP植物细胞产生的 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ATP 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TP 和 RNA 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ATP 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ATP 中的“A”与构成 DNA、RNA 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ATP 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