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届高三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若把细菌细胞搅碎,细胞就会死亡;若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 搅碎细菌和病毒改变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 两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 两者的结构具有一致性D. 两者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搅碎只能破坏它们的结构,病毒被搅碎后化学成分不变,A 错误;细胞的死亡和病毒失去活性是由于结构的破坏,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关,B 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两者的结构不具有一致性,C 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搅碎细胞和病毒,都将使得它们失去活性,说
2、明生物体只有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D 正确。2.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核苷酸B. 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磷脂C. 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D. 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 4 种【答案】C【解析】若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该化合物含有 C、H、O、N,因此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则最可能是氨基酸,核苷酸组成的核酸还含有 P,A 错误;若大量积累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则是脂肪,B 错误;含有 C、H、O 的化合物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
3、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C 正确;若为生物大分子,该化合物含有 C、H、O、N 和 P,则可能是 DNA 或 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五碳糖和 4 种碱基,共 6 种,D 错误。3.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如图是溶酶体(一类- 2 -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 a , e 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 d 的小泡,而 e 的膜来源于细胞器 c。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与 e 演变成 f ,证明了膜的选择透过性B. 由图判断 a 、b 、c 、d 依次是高尔基体、
4、溶酶体、内质网和线粒体C. 由图推断 a 与 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D. 如果细胞中 a 的数量增加,则高尔基体成分更新的速度会加快【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a 是高尔基体,b 是溶酶体,c 是内质网,d 是线粒体,B 正确;b 溶酶体与 f 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 错误;b 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 a,推断 a 与 b 膜的组成成分最接近,C 正确;高尔基体数量增加,形成溶酶体数量增加,则膜更新速度加快,D 正确。4.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苋菜叶的叶肉细胞,可观察到的结构有 ( ) A. B. C. D. 【答案】B【解析】5. 下列关于线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5、. 线粒体内氧气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高B. 黄色短杆菌的线粒体比乳酸菌多C. 线粒体中存在少量的核酸,其中 RNA 是控制细胞质的遗传物质。- 3 -D. 在蒸馏水中线粒体外膜比内膜更容易胀破【答案】D【解析】根据有氧呼吸过程可知,氧气由细胞质基质扩散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中的氧浓度一般比细胞质基质中的氧浓度低,A 错误;黄色短杆菌和乳酸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 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其中 DNA 是控制细胞质的遗传物质,C 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因此内膜面积远大于外膜,在蒸馏水中线粒体外膜比内膜更不容易胀破,D 正确。6. 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6、 ( )A. 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 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 A 错误;斐林试剂能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糖,故 B 错误;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而煮沸后酶失去活性不能恢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不能加速反应的进行,故 C 错误;蛋清稀释液中
7、蛋白质含量丰富,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7.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 都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C. 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 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实验对象是死细胞,A 项错误;
8、四个实验都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 项正确;后两个实验不需要加热,C 项错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不需要染色,D 项错误。- 4 -考点:本题考查对课本实验的对比,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8.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 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B【
9、解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內吞) ;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的物质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中提出“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B 项正确,A、C、D 项错误。【考点定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名师点睛】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1)判断方法根据分子的大小、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进行判断: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根据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
10、,则是主动运输,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达到平衡时内外浓度相等。(2)不同条件下运输方式的判断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有胞吞、胞吐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协助扩散。(3)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 Na、K的运输,在兴奋时 Na内流和在恢复静息状态时 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 5 -9. 细胞呼吸的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种子贮存时应先晒干,降低其自由水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呼吸B. 应用乳酸菌做酸奶,应先通气,后密封,利于乳酸菌发酵C.
11、水果保鲜可用低温法,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 栽种庄稼,要多疏松土壤,提高根细胞的呼吸,利于吸收 K+等生长所需元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应用。有机物的分解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自由水减少后,反应无法进行,故 A 正确。乳酸菌是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故 B 错。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但温度不能太低。庄家的根在土壤中进行有氧呼吸,只有疏松土壤才能提供足够的氧。10. 下列能在人体细胞内完成的生理过程有(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人体细胞内能完成生理
12、过程,而过程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动物细胞不能完成其生理过程,C正确。故本题选 C。1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核糖和核苷酸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B. 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 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和种类差异很大D.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答案】D【解析】组成核糖的元素是 CHO,组成核苷酸的是 CHONP,A 错误。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 错误。不同生物所含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异大,但种类大体相同,C 错误。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在形成过程中都会
13、脱去水分子,D 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6 -【名师点睛】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排序(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 O、C、H、N;占干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 C、O、N、H。(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12. 下列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B. 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C. 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的果汁放入冰箱中水最先结冰D. 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
14、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答案】A【解析】沙漠地区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高于结合水,A 错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新鲜的植物种子比干种子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B 正确;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的果汁同时放入冰箱中水最先结冰,C 正确;结合水含量越高,抗逆性越强,故结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D 正确【考点定位】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
15、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13. 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都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前者具有催产及使乳腺排乳的作用。R2 图为催产素结构简式,若将异亮氨酸(Ile)和亮氨酸(Leu)分别替换为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则为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催产素中含有九个肽键- 7 -B. 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 8 种氨基酸C. 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相同D. 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催产素环状结构是
16、由二硫键形成的,其为链状九肽,共有 8 个肽键,A 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催产素中含有 8 种氨基酸,B 正确;由题意知,组成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的氨基酸种类并不完全相同,故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也不相同,C 错误;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到垂体中,再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D 错误。14.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D 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B. 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 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D.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
17、,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 pH 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答案】D【解析】维生素 D 和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但是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的是脂质中的脂肪,A 错误;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储能物质,B 错误;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说明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细胞分裂,口腔上皮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C 错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 pH 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D 正确【考点定位】检测脂肪的实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细胞
18、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功能侧重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脂肪分子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但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的作用是作为储能物质存在,脂肪不能直接为生物体提供能量;核膜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必须是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具有细胞周期15.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包裹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等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或结构的过程,研究发现饥饿处理能刺激酵母菌自噬体的形成,自噬对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胞自身结构无分解作- 8 -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C.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减弱D. 酵母
19、菌基因组中含有与细胞自噬有关的 DNA 序列【答案】D.1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B. 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D.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答案】B【解析】略17. 如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不具有选择性B. 图示中有中心体,说明该生物为低等植物或动物C. 在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D. 核糖
20、体 RNA 和蛋白质在核仁中合成并组装成核糖体【答案】B- 9 -【解析】试题分析:核孔也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核内 DNA 外出;中心体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在衰老的细胞中,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仁中的蛋白质也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8. 将某植物细胞分别放在浓度为 200 mmolL-1和 400 mmolL-1的溶液中(溶质为小分子物质 M) ,细胞吸收 M 的速率均为 10 mmolmin-1。下列对此解释最
21、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 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细胞吸收 M 时需要载体蛋白D. 细胞吸收 M 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的动力是浓度差,与外界溶液成正比,与题意中“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 和 400mmolL 的 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 M 的速率都是 10mmolmin”不符合,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物质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外浓度无关,这可能是由于受到载体蛋白的限制,可能是主动运输,也可能是协助扩散,B 错误;“200mmolL 和 400mmolL 的 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 M 的速率都是 10mmolmin” ,说
22、明物质 M 运输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C正确;在协助扩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1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影响酶的活性B. 酶的催化或加热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说明酶和加热都能降低活化能C. 因为酶有专一性,催化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是一种酶D. 同一种酶只能存在于同种细胞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可能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低温是抑制酶的活性,故 A 正确。酶的催化作用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热是加快反应速率,故 B 错误。酶有专一性,催化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不是同一种酶,故 C 错误。同一
23、种酶可以存在不同的细胞中,如细胞呼吸酶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有,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0. 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 10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 ATP植物细胞产生的 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ATP 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TP 和 RNA 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 ATPATP 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ATP 中的“A”与构成 DNA、RNA 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ATP 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A.
24、B. C. D. 【答案】A【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ATP 来自无氧呼吸,错误;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合成的 ATP 只供暗反应利用,错误;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正确;组成 ATP 和 RNA 中的糖都是核糖,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正确;AT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正确;ATP 中的 A 表示腺苷,而核酸中的 A 表示腺嘌呤,错误;组成 ATP 的元素是 C、H、O、N、P,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组成蛋白质的元素是 C、H、O、N,组成 RNA 的元素是 C、H、O、N、P,错误;答案是 A。【考点定位】AT
25、P 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 ATP 有关的 5 点总结:(1)ATP 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 ATP 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 4 个条件:2 种原料(ADP 和 Pi) 、能量和酶。另外合成 ATP 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 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 ATP 直接提供能量。但
26、 ATP 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1. 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分子是由 1 个腺嘌呤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B. 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细胞内 ATP 和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 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11 -【答案】C【解析】ATP 分子是由 1 个腺苷和 3 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 错误;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 错误;细胞内 ATP 和 ADP相互转化的能量
27、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 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合成的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放一般与 ATP 水解的反应相联系,D 错误。22. 下图 1 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 2 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 a 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 曲线 1 B. 曲线 2 C. 曲线 3 D. 曲线 4【答案】B【解析】从图 1 可以看出,当温度由 a 变为 2a 时,酶的活性会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 2 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是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改变,对应于曲线 2【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名师点睛
28、】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 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温度由a 变为 2a 时,酶的活性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23. 如图为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三种量的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 段酵母菌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 BC 段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C. T1后,酵母菌无氧呼吸生成乙醇的同时还生成水- 12 -D.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 C 点开始下降的原因不只是葡萄糖大量消耗【答案】D【解析】试题分
29、析:AB 段无乙醇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 错误;BC 段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也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T1后,酵母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二氧化碳与乙醇,没有水产生,C 错误;C 点酵母菌数量下降较快主要是葡萄糖的消耗,代谢产物乙醇等增加也会影响,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4. 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 25下经过20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
30、的是 ( )A. 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 O2 的体积,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 CO2和消耗 O2的体积之差B. 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 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 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有氧呼吸消耗 O2的体积,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有氧
31、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 CO2和有氧呼吸消耗 O2的体积之差,A 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左移(进行了有氧呼吸) ,装置 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没有进行无氧呼吸) ,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 错误;若装置 l 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此时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 正确;若装置 1 的红色液滴不移动(没有进行有氧呼吸) ,- 13 -装置 2 的红色液滴右移(进行了无氧呼吸) ,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植物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 O2的体积等于释放
32、 CO2的体积;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 O2,但释放 CO2;植物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消耗 O2的体积小于释放 CO2的体积。25. 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B. 本实验装置中乙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 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成透光的玻璃罩,实验现象会更明显D. 如果将丙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答案】C【解析】A自变量是空气,温度是该实验的一个无关变量,A 正确。B本实验装置中 B 瓶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 NaOH 溶液完全吸
33、收,从而减少实验误差,B 正确。C若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光合作用速率增强,实验现象将更明显,C 正确。D如果将不透光玻璃罩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会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 错误。点睛:该实验是由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演变过来的实验,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过程和装置的设置。26.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B. 甲基绿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 14 -C.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
34、,如无水乙醇等D.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以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答案】C27. 将某种植物栽培于玻璃温室内,下图为用 CO2浓度测定仪测定的密闭玻璃温室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曲线表示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 bfB. g 点与 a 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C. de 段 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的原因主要是 CO2供应不足D. b、e、d 三点的 C3含量满足 eb,e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当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植物净积累有机物,因此图中曲线积累有机物的区段是 b
35、f 段,故 A 正确;g 点 CO2浓度低于 a 点,植物净积累有机物,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升高,故 B 正确;de 段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CO2浓度下降趋于平缓,故 C 正确;bc 段光照逐渐增强,H和 ATP增多,C3含量减少,即 cb;cd 段 CO2供应减少,C3含量减少,即 cd,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 -28. 甲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乙图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
36、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中、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B. 甲图中(二) 、 (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 ATPC. 乙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 A、BD. 乙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 B、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图为有氧呼吸的过程分解,根据有氧呼吸流程可判断为丙酮酸,为水,为二氧化碳,为还原氢,为氧气,为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才能释放大量能量;细胞呼吸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以 B 图中的 AB 均可发生;光反应只能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中,只有叶绿素
37、是不能发生的。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点评:基础题,熟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流程及场所可以做出正确选择。29. 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 实验 2-4 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 实验 4-6 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16 -【答案】C【解析】图甲中可以看出,随干旱时间延长,叶片光合速率
38、呈下降趋势,A 正确;比较图甲和乙,图甲中光合速率在第 2 天就开始下降,而图乙中叶绿素含量在第 4 天才开始下降,因此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B 正确;图乙中,实验 2-4 天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C 错误;实验 24 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很有可能是由于干旱,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中 CO2浓度下降而引起的,D 正确。30. 下列是四幅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氧气浓度为 a 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强度相同B. 乙图中如果再提高 CO2浓度,则 b 点一定上移C. 由丙图可知,温室中白天温度应控制在 t2左右,晚上应控制在 t1左
39、右D. 丁图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 e 代表类叶绿素【答案】C【解析】根据甲图可知,氧气浓度为 a 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1:3,说明无氧呼吸的强度大于有氧呼吸的强度,A 错误;根据图乙可知,b 是光的饱和点,该点的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可能的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因此提高 CO2浓度,b 点不一定上移,B 错误;根据图丙可知,白天温度应控制在t2左右时,光合速率最高,晚上应控制在 t1左右时,呼吸速率最低,有助于植物的生长,C 正确;根据图丁可知,e 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f 的吸收光谱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所以 e代表类胡萝卜素,f
40、代表叶绿素,D 错误。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 17 -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 1 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2 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1)图 1 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2)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流感病毒与图 1 中结构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3)图 2 中为信号分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是_。(4)在图 1 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 。(5)若该动物细胞可产生生长激素,则生长激素合成分泌过
41、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有_(填序号) 。【答案】 (1). 选择透过性 (2). (3). 糖蛋白 (4). (5).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 1 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核糖体,是染色质,是核仁,是核膜,是高尔基体,是细胞核,是细胞膜,是中心体;图 2 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其中表示信号分子,表示受体。(1)图 1 中的是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是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流感病毒属于 RNA 病毒,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因此流感病毒与题图 1 中
42、的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似。(3)题图 2 中的为信号分子,结构是受体,受体的组成成分是糖蛋白(蛋白质) 。(4)在图 1 中各细胞器中,线粒体中的 DNA 能进行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核糖体中进行了翻译过程,这些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5)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核糖体内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转运,最后经过细胞膜的外排作用分泌出去,因此生长激素合成分泌- 18 -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图 1 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 1 这个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以及图 2 中数字代表的物质名称和
43、信息传导方式。32.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1)质检局在抽查该洗衣粉时,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2)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 A、B 表示。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_。在 O和 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 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该学生在
44、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测定_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 (1). 检查该洗衣粉是否含蛋白酶 (2). 45 (3). 酶的结构已遭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4). 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时间的长短(洗涤胶片的速度) (5).丝质及羊毛衣料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料- 19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单一变量是是否将洗衣粉煮沸加热,如果含有酶的话,酶在高温下会变性,经过煮沸的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差,如果洗涤效果相同说明该洗衣粉不含有酶,故目的是检验该洗衣粉是否含有蛋白酶。(2)由图可知该酶在 45下催化
45、效率最高,故该温度是最适合温度。酶在低温下是活性被抑制但空间结构没有被破坏,而在高温时空间结构被破坏,会永久失活。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即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3)因为含的是蛋白酶,丝质和毛质衣物所含的蛋白质会被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从而破坏衣物。考点:本题考查酶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33. .下面 a 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 C、H、O 的变化;b 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a 图甲过程中,B 在_内被消耗(答具体部位);乙过程中,A 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_阶段。(
46、2)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理由是_。.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在试管内 CO2浓度不变的前提下,每隔 30 min 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 20 -(2)为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三 (3). 否, (4). 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多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积累有机物 (5). 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产生的 O
47、2减少 (6). 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改变试管内溶液中 CO2含量(如加入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等),进行对照实验【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 图中表示光反应,产生的 A 是氧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表示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中。b 图中,B、C 两点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D 点低于 A 点,表示有有机物的积累。(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 图甲过程中 B 表示三碳化合物,其在叶绿体基质被消耗产生五碳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乙()表示有氧呼吸,A 表示氧气,其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2)由图可知,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含量比实验前低,说明番茄植株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对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因此没有有机物的积累。(3)水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随着距离的增加,会导致水藻接受的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量减少;另一方面 CO2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4)为了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改变试管内溶液中 CO2含量(如加入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等),进行对照实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 a 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和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并根据 b 图中起点与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