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模板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模板202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模板2023 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模板2023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一:一位数除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3至15页例1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 7= 24 6= 36 6= 18 9= 16 4= 20 5= 35 5= 15 3= 64 8= 72 9= 2、口答: (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 (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亲身实践,学习新知 1.谈话: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
3、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的主题图(把主题图的124箱改为120箱) 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绝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教师:要求赵大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么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2)600箱货物王叔叔只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要
4、求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你想怎样计算,请在小组里讨论。 小结: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百。 (3)240箱货物,李阿姨运了3次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要求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2403 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李阿姨3次运了240箱,要求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就是把240箱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240除以3。) 240 3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想240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不够1个百怎么办?(用学具帮忙分一分进行思考。)我们可以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40合在
5、一起,看成是24个十,再平均分成3份,每份8个十,就是80。 小结: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几百的数,如果不够除,再把几百转化为几十个十,再与十位数合并起来,看成几十几个十,再除一位数,得到的商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口头编一道题。 学生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题目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3、阅读第15页“你知道吗?”,了解除号“平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6、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二: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7、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
8、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23200 223=2
9、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师:以上3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之间,当然以55,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
10、 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3题和第4题。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估算与口算教案范文三:口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练习三第5至8题。 教学目标:
11、 1.经过反复练习和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注意发现学生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练习 62 602 6002 60002 84 804 8004 80004 102 25 603 203 243 2403 24003 1203 707 107 546 488 2、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2 183 1803 18003 903 58 405 549 69 819 79 89 79 273 67 455 213 用一定时间算出以上题目,师生评价,表扬发奖。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7题。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 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