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三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三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三篇】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 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根据镇党委、政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机构设置与职责 1、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职责 (1)平时领导全村的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2)地震预报发布或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以地震应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是指挥、协调、调度全体村民抢险救灾,组织村民及时疏散,伤病员就地救护;负责对外联络,执行上级指示,发布震时规定等。 3、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机构 抗震救灾指
2、挥部下设一室四组: (1)办公室: 设在村委办公室,由负责。职责是具体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各项任务,协调各组开展工作,保证联络及时、畅通,并安排车辆,负责救灾物资和人员的运送。 (2)治安保卫组: 主要职责是指挥、组织民兵贯彻执行指挥部发布的各项管理号令,维护全村治安,搞好夜间巡逻,惩治不法分子,确保村民安全。 (3)物资供应组: 主要职责是准备抢险物资,维修水、电线路,做好物资及时供应,保障生活。并负责统计灾害损失,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抢险救护组: 主要职责是平时对村民的宣传教育、组织演练,按疏散路线各户疏散到指定的避险场所;震时指挥村民及时疏散和抢险救灾。 二、地震应急对策
3、1、适度宣传防震知识。使村民了解地震和防震知识,提高村民的防震抗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2、确定各自然村避险场所。各村活动场所、空地为避险场所。 3、安排疏散路线。由各村民联户长负责,安排本组住户的疏散路线。 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救灾工作 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地震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抢险救灾工作贵在神速,要迅速按如下步骤行动: 1、第一书记立即宣布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定办公场所,正、副指挥(正、副组长)立即到指挥部工作,各工作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2、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明确责任分工。 3、迅速向上级报告灾情。 4、命令各抢险队伍迅速进行抢险。 5、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4、 6、条件具备时,把救灾工作重点由抢救村民的生命安全转移到安顿村民的生活、恢复生产、搭建住宿场所等方面。 大庙村村民委员会 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全镇地震应急体制机制,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临泽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临泽县地震应急预案等法规、规章和工作要求。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鸭暖镇遭受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的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
5、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依法处置的工作原则。 1.5地震灾害分级 按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震灾害划分为一般地震灾害(级)、较大地震灾害(级)、重大地震灾害(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级)4个等级,具体是: 一般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4.54.9级地震时,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
6、损失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6.9级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5.9级地震时,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县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时,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以上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二章组织指挥体系 2.1镇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地震灾害发生后,镇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协调开展镇级层面的抗震救灾工作。并负责上级派到现场的指挥部及各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引导救
7、灾和后勤保障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镇政府镇长担任、副指挥长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和地质灾害预防的副镇长担任,成员由镇政府领导干部、镇属机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见附件1)。必要时,根据工作需要可增加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 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由镇分管防震减灾工作的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日常工作。镇抗震救灾指挥部设抢险救援、群众生活保障、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基础设施保障和生产恢复、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社会治安、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7个工作组(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见附件2)。 2.2村社两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震时
8、立即组织群众开展紧急避震和自救互救,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情况,以及其他大的次生灾害和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引导上级应急救援队开展紧急救援。 第三章灾情报告 3.1灾情报告 3.1.1地震灾害发生后,村两委会要立即向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地震受灾情况。主要报告人员伤亡情况,牲畜死伤情况,房屋倒塌和受损情况,通讯、供水、供电、交通受损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次生灾害等情况。 3.1.2地震发生后,镇政府立即启动全镇灾情速报网络开展灾情搜集,并速向县地震局、县应急办报告灾情,加强震情值班,视受灾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第四章应急响应 4
9、.1响应分级 对应地震灾害等级,应急响应由低到高依次为级(一般地震灾害)、级(较大地震灾害)、级(重大地震灾害)、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四个级别。级、级响应由省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级、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启动应急级别和领导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县、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立即开展先期处置。 4.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职责。 (1)收集汇总全镇震感情况和受灾情况,速报县地震局、县应急办和县民政局,并持续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和上报。 (2)向村上派出工作组,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动员群众到安全区域避震。 (3)向县政府提出需要紧急救援的具体事项。 (4)配
10、合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现场考察和监测。 (5)配合民政部门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调运发放救灾物资。 (6)配合公安部门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控,加强重要目标警戒,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在灾区设立临时派出所。 (7)配合引导抢险救援队伍抢救被埋压的人员。 (8)配合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救治受伤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9)配合上级派来的通讯、交通、供电、供水救援队行动,尽快恢复灾区通讯、交通、供电、供水。 (10)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监控和排险。 (11)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12)协助宣传等部门开展应急宣传,稳定人心,维护稳定 (13)完成上级抗震救灾指
11、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4.3响应措施 4.3.1召开政府会议,研究启动鸭暖镇地震应急预案,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协调指挥全镇抗震救灾工作。 4.3.2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向各村派出工作组,由包村领导带队,奔赴各村,收集核实地震受灾的情况,速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并持续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动员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紧急转移至空旷地带避震,组织民兵开展人员搜救。 4.3.3搜救人员 协调配合解放军和上级派来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搜救被压埋人员。 4.3.4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协调配合上级派来的医疗救护队伍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设立现场临时医院救治,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尽量减
12、少伤员致死、致残。 及时对灾区饮用水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与预防性服药。 4.3.5安置受灾群众 在各类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协调解决供水、供电等设施,解决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等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宿等问题;在受灾区域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中心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的需要;优先安置老
13、、幼、病、残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协调配合民政部门实施救灾物资调配、转运、登记、发放一条龙式管理,由镇、村、社及县干部共同研究制定救灾物资发放方案,公示救助情况,四级干部签字发放,并接受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防止发生物资发放混乱情况。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校复课。 4.3.6抢修基础设施 协助有关部门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道路交通,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4.3.7防御次生灾害 协助
14、国土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防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必要时组织涉险区域人员转移。 协助安监、工信等部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管道、输配电线路等重点设施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3.8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室,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3.9加强志愿者现场服务管理 协助有
15、关部门做好志愿者现场接收、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抗震救灾。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4.4响应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人员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和供水设施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应急响应启动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第五章保障措施 5.1队伍保障 镇政府成立由年轻干部组成的应急队伍,主要担负灾情信息的快速调查核实,通讯中断情况下的信息报送,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的快速下达,号召群众紧急疏散撤离和组织开展自救互救等工作任务。 镇武装部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在上级应
16、急救援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各救援队开展抢险救灾。 镇卫生院成立医疗救护分队,在上级医疗救护队未到达之前,主要担负先期抢救生命的任务;在上级应急救援队到达之后,协助和配合上级医疗救护队开展医疗救护。 镇供电所成立供电抢修队伍,镇水管所、供水站成立供水抢修队伍,负责抢修和向县有关单位报告供电、供水设施的受损情况,协助上级抢修队开展紧急抢修工作,尽快恢复灾区供电、供水。 5.2物资与资金保障 镇政府按照地震应急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通讯、供电等应急设施,通过协议代储等方式建立大型救灾设备、车辆保障机制,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够开赴现场,支援救灾。储
17、备必要的救灾工具,保障抗震救灾工作所需经费。 5.3避难场所保障 镇政府在人员密集地方设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统筹安排必需的交通运输、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等设施设备。 在学校、卫生院、卫生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地震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第六章恢复重建 镇政府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协助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章其他地震事件应急 7.1强有感地震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境内或附近地区发生强有感地震事件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时,镇政府要快速收集受灾情况,并速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组织召开村社干部会议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18、防止发生地震谣误传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7.2地震传言事件应急 当鸭暖镇出现地震传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时,各村三网一员人员要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镇政府,镇政府视情上报县地震局、应急办,并根据有关要求采取措施平息地震传言。 第八章附则 8.1预案管理 镇地震应急预案与县级预案实行同步修订与完善,在县地震部门指导下,建立上下协同,分级负责的应急联动机制,并将修订完善后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县地震局备案。 镇水利、电力、卫生、公安、土管、食药监管、畜牧、司法、学区、法庭等单位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或专项救援方案,报镇政府和县地震局备案。 鸭暖中心小学、华强中
19、心小学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疏散预案和措施,报县地震局、县教体局和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各村委会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方案,报镇政府办公室备案。 8.2预案演练 镇政府及镇相关单位、学校、卫生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地震模拟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查找预案漏洞,完善预案措施。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县中医院地震卫生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除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平凉市地震应急
20、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辖区内发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在全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导下,贯彻以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协同行动、专群结合的工作原则,有力有序地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县地震局迅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 2.1县抗震救灾指挥部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县政府分管民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1、县人武部部长担任副指挥长。成员由县地震局、发改局、民政局、公安局、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工信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务局、卫生局、文广局、安监局、食药监局、科技局、粮食局、煤炭局、商务局、规划局、旅游局、电信局、气象局、电力局、公路段、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武警灵台支队、公安消防大队、寿险公司、财险公司、石油公司、东运集团灵台分公司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2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向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制定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2)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篇 中医院 地震 卫生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