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重庆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能力题库检测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阅读以下课后作业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A.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B.适时点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C.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D.提示内容对学生完成作业没有帮助【答案】D2、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A.使用多媒体设备,巧妙展现中国古代座次文化,更利于学生形象理解、分析并识记B.教师特意使用多媒体展现项王的排座,其实质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他藐视敌人、骄傲自大的性格特征C.教
2、师抓住座次安排这一教学点,用新颖的形式进行深层教学,为学生理解项羽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D.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教师虽然为学生拓展了座次文化这一知识点,但和内容联系得不是特别紧密,抓小失大【答案】D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A.积累整合B.感受鉴赏C.思考领悟D.发现创新【答案】A4、教师在讲授“渔人甚异之”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异”这个词的用法,特意找出和其用法相同的例句让学生分析。下列选项中适合被用来举例的一项是()A
3、.父异焉。(王安石伤仲永)B.觉无异能者。(柳宗元三戒)C.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陆贾新语)D.永州之野产异蛇。(柳宗元捕蛇者说)【答案】A5、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春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A6、阅读下面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文荷
4、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设想,回答问题。(画线当时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要求B.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初始体验的重要途径。设计学生自由诵读,尊重了学生的初读体验,使学生实现了与文本真正的对话C.这个环节以第一个阅读环节为基础,在学生感知全文后,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两个“突然想起”,把握文脉,顺着朱自清先生的思绪,走近文本的核心,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三重世界”D.通过语言
5、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体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共性联系【答案】D7、某教师上作文课时,搬来一把椅子坐在学生面前,然后拿出一支烟,慢腾腾地抽起来。学生都看傻了,沉默不语。三分钟后,教师熄灭烟头说:“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当教师犯错时。”对这一情境创设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A.形象的语言B.新奇的游戏C.模拟的行为D.真实的事物【答案】C8、阅读木兰诗教学实录导入语,按要求答题。A.播放视频、讲故事的导入形式,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B.播放相关豫剧曲目,学生可以初步感知木兰的形象C.课堂上播放视频、讲故事,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D.讲述北
6、朝战乱的时代背景,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答案】C9、某教师在七年级开设名著导读课,引导学生围绕“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展开阅读,下列作品不合适的是()。A.吉檀迦利B.飞鸟集C.新月集D.草叶集【答案】D10、阅读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A.环节一以朗读格言导入,既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的积累,又为本次课堂做了铺垫,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B.环节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C.环节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解学生的心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D.环节四的调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理解,是点睛之笔【答案】D11、某教
7、师在讲完游褒禅山记之后,设计了“漫步山水,欣赏华夏风光”的课外阅读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A.语言文字应用B.诗歌与散文C.文化论著研读D.小说与戏剧【答案】B12、教师在教学完逍遥游后,引导学生对“其”的代词用法进行归纳分类,下列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未有知其修者【答案】B13、某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后,在指导学生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运用了以下教学方式。下列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是()。A.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
8、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B.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默读方式,由面到点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C.组织学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D.引导学生坚持在研读的过程中勤查资料,勤做笔记,加深和拓展对作品的理解【答案】B14、某教材设置了“品味诗歌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教师在教学这一专题时提到,许多诗歌中都蕴含着有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的独特文化与丰富趣味,教师举出以下例子,其中不适合的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9、,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D.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答案】C15、教学失街亭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找到“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使用了下列两个教学补充材料,阅读并按要求答题。A.引入资料恰当,能够引导学生“破解马谡之急的密码”B.教师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合理,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依据C.由第一则材料可以看出,马谡绝非等闲之辈,暗示他的失败仅从轻敌、大意、狂妄上去找原因不够透彻D.两则材料的使用重复,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角度一致【答案】D16、阅读下面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文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设想,回答问题。(画线当时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10、标准(实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要求B.阅读是学生获得对文本初始体验的重要途径。设计学生自由诵读,尊重了学生的初读体验,使学生实现了与文本真正的对话C.这个环节以第一个阅读环节为基础,在学生感知全文后,设计的三个核心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两个“突然想起”,把握文脉,顺着朱自清先生的思绪,走近文本的核心,走进朱自清先生的“三重世界”D.通过语言艺术与绘画艺术转换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体现了语文和
11、其他学科的共性联系【答案】D17、教学听听那冷雨时,教师把荷塘月色和本课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对于文章的主题、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异同,进行鉴赏或分析。对于这一活动,评价不正确的是()A.两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主张和艺术风格,对比评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文风特点等B.引导学生对比评析抒情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怎样写抒情散文C.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于学生领悟两篇文章特有的感情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D.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方面积极思考,体会课文意蕴【答案】D18、某教师选择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设选修课程,这一课程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
12、中的()。A.小说与戏剧B.文化论著研读C.新闻与传记D.诗歌与散文【答案】C19、以下教师对 79 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800 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B20、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白发三千丈”一句所运用的夸张修辞手法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修辞手法的作用,拟找出类似句子举一反三。下列适合的是()。A.故园东望
13、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案】A21、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与“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学生所举诗句不合适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B.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答案】C22、某版教科书中涉江采芙蓉一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A.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赠花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B.运用多种方式朗诵诗歌,理解诗
14、歌内容,加深记忆C.举例同类主题诗歌,展开对比分析,体会意象“芙蓉”所寄托的情感D.小组合作,讨论诗歌的离别之思,仿写诗句【答案】B23、阅读某教师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A.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B.教师与学生平等讨论并没有效果C.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深入的讨论可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D.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讨论后形成的共识一般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答案】B24、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再别康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然后话锋一转讲 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
15、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 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A.教师小结时的深情和语言艺术,为诗歌意境的升华锦上添花B.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津津有味的思考期待下节语文课C.归纳完诗歌特点,以徐诗偶然作结,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D.一段好的结语就如一堂课的“凤尾”,使教学过程在唯美中落幕【答案】B25、在校本课程“成语智慧”的学习中,有同学向教师请教“投笔从戎”“围魏救赵”“指鹿为马”三个成语分别涉及的历史人物。教师回答正确的是()。A.班超孙武赵括B.班超孙膑赵高C.班固孙膑赵高D.班固孙武赵括【答案】B26
16、、阅读下面某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的看法,按照要求答题。A.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B.语文教师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C.这种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D.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流【答案】C27、阅读以下课后作业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A.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B.适时点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C.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D
17、.提示内容对学生完成作业没有帮助【答案】D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A.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抓住了“老爷”这个包含着丰富意蕴的词语大做文章,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言文字素养B.找对语言点后。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两次引入相关经验或知识给学生铺路搭桥、体现了教师强调要让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教学意识C.“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是铺垫性问题,打开了学生准确理解文中侍萍对周朴园称呼的巨大变化的原因大门D.借助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侍萍执意要拉开距离的怨愤心理,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教师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一教学技巧【答案
18、】C29、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授之以“渔”,着重锻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B.以王蒙对课文内容的评点为范例,让学生从典型性的评点中逐步掌握了评点的方法和要求C.本节课着重以小组讨论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以此达成教学目标D.以教材为例,让学生学习小说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答案】C30、通过再塑生命,学生认识了海伦凯勒,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表现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A.托尔斯泰一安娜卡列尼娜B.川端康成一伊豆的舞女C.夏洛蒂勃朗特一简爱D.海伦凯勒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答案】B31、教师
19、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意象”主题研究,指出“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表达思乡的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具有思乡含义的诗句。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A.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白居易江上笛)B.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D.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高适金城北楼)【答案】D32、教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时,提到用典的修辞,并举出其他诗句的例子供学生加深理解,下列没有使用该修辞的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闲来垂钓碧溪上
20、,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C33、教师在讲解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的时候,让同学们在课后找出几首怀古咏史诗进行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符合要求的是()。A.刘禹锡乌衣巷B.李白登金陵凤凰台C.杜牧赤壁D.岑参逢入京使【答案】D34、学习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其他表现“磨难促人成长”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适合的是()。A.老舍骆驼祥子B.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C.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答案】C35、在阅读完高中选修课文桥边的老人后,有学生向老师反映对海明威的小说很感兴趣,让老师推荐几部海明威的其他小说。以下老师的推荐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一项是()。A.永别了,
21、武器B.老人与海C.百年孤独D.乞力马扎罗的雪【答案】C36、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B37、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归纳和“王之蔽
22、甚矣”一句结构相同的句子的作业,以下学生给出的作业合格的一项是()。A.学生甲: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B.学生乙: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C.学生丙:帝感其诚(愚公移山)D.学生丁: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答案】C38、学习狼,教师在讲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句中“犬”的意义时,指导学生学习了“犬”字的语法现象,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相同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C.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答案】A39、在教学完高中语文课文氓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A.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深刻理解氓的表
23、现手法B.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诗经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C.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扩大对诗经不同主题篇章的理解D.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比较阅读,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答案】B40、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我们学习了本文精彩的情节、动人的细节,感受到人物生动的形象。形象的塑造,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PPT 展示“草料场火光冲天。天空中大雪纷飞,山神庙血流满地。完成性格与命运蜕变的英雄提枪而东”的画面)课文是小说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环 境描写极具魅力,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作为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对下节课满含期待B.对本课时内容的概
24、括,一语见地、简洁精当C.多媒体画面的插入,使结束语时间长。显得拖沓D.教师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延伸【答案】C41、阅读以下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A.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B.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D.在具体教学时,教学方式需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答案】D42、阅读某教师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导入的作用在于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B.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时间C.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D.把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
25、率【答案】A43、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安排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总结一些因果复句,下列句子适合的是()A.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B.在白色恐怖弥漫的年代里,无论环境怎样险恶,鲁迅先生一直把密信和文稿珍藏着。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D.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答案】D4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有丰富的意蕴,同时又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能够抓住这一个点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现了教师对戏剧精妙语言的准确把握B.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才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表现出对知识的新奇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检测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