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市重庆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检测试卷能力题库检测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2018 年真题)医师治疗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时,常投紫雪散。此因该成药除清热开窍外,又能()A.平肝安神B.止痉安神C.潜阳安神D.通络安神E.养心安神【答案】B2、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片段一中.教师将一种通俗无力的说辞与烛之武的进谏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探知欲望B.片段二中.教师创造性地将学习难点分解,将几个阶段有效关联。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充分调
2、动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C.片段一中,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辅以名家评论,激起学生自主解读经典文化的欲望。这样,教师激起了学生细心精读文本的兴趣D.片段一中,教师采用“移位”法进行语言分析;片段二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手段,比较而言,片段一的教学方式更胜一筹【答案】D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生发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迁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思维品质B.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机联系,将读和说两种能力要求合理整合。将课堂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延伸C.反复提到“和原文衔接”“和原文一
3、致”“和原文中心思想吻合”等要求、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D.教师通过教学小结将学生思维发散开来、既巩固了当堂课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答案】C4、某教材设置了“满怀豪情,放声高歌走进宋词豪放派”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人该专题的是()。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C.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朱敦儒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宋祁玉楼春-春景、范仲淹渔家傲秋
4、思【答案】A5、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6、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A.教师甲的提问更好,有方法,有方向,有要求,更具有针对性B.教师乙的提问更好,简练有效,针对性强,更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要点C.教师甲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内容解析,提问更有
5、效D.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了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答案】D7、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强调词类活用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建议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整理分类并举例。下列与例句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是()。A.公将鼓之B.温故而知新C.既东封郑D.渔人甚异之【答案】B8、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教师看到学生为诗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所动容,于是趁机组织学生开展“古代诗词中的爱情”主题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示例。下列诗句中不符合爱情主题要求的是()。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B.欢笑情如旧,萧
6、疏鬓已斑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D.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答案】B9、古代诗词复习课上,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与“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诗句。下列学生所举诗句不合适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B.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温庭筠南歌子词)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答案】C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在他人的故事中,反省自己;在感慨唏嘘中,汲取正能量,以此来砥砺学行B.达成“在品文中.感受一代大师梁启超的风采,学习其爱国热情及做任何事
7、都充满激情、积极投入的精神”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C.总结文本写作特点,重申文章思想内容,强化德育目标D.补充拓展梁任公语言特点、人物背景及人生态度,达到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答案】A11、阅读某教师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教学时,许多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认知不清,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总有一些点顾及不到。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课堂形式,第一,它要求学生要有主人公意识,要有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指导作用。第二,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协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索,强调语文学科与其
8、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第三,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第四,综合性学习也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充分开发并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上述教学论文(片段)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综合性学习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助指导B.综合性学习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紧密结合C.无论是跨领域学习还是跨学科学习,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D.网络资源丰富多元,网络教学方便快捷,学生和教师都可直接从中获益
9、【答案】D12、教师讲授完某教材中“对联”这一知识后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相关理论选出与“长空有月明两岸”对仗工整的一项,以下符合要求的是()。A.秋水不波行一舟B.梨花带雨雨沾衣C.银湖鱼跃数点星D.月明两岸雁声惊【答案】A13、教师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向学生推荐其他写人记事散文,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藤野先生B.祝福C.沉沦D.包身工【答案】A14、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以儿童、少年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并列举了相关主题的作品供学生参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冰心小桔灯C.阿城溜索D.林海音窃读记【答案】C15、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片
10、段),按要求答题。A.联系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把握小说的细节描写B.分析关键词语,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C.教师步步设疑引导,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D.师生间的频繁问答,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答案】D16、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A.安排课前作业,课堂高效利用课堂作业。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善于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对联教学深化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教师和学生合作诵读,不仅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师生课堂同等的教学观念D.写作要求缺失,应在写作前强
11、调写作要求,以利于学生写作的规范化,提高写作水【答案】D17、某版教科书课文故都的秋后设有一道课后练习题:A.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B.引导学生研读文章语句.体会作者情感C.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线索.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D.引导学生展开对景物描写的细节分析.抓住文章主旨【答案】D18、某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包括“新闻手法”A.诗歌与散文B.新闻与传记C.语言文字应用D.文化论著研读【答案】B1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的内容的一项是()。A.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
12、衡而有个性地发展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答案】B20、教学某版教材胡适我的母亲一文时,教师提及本篇课文选自胡适自传。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自传文体的认识,教师举出以下示例。下列适合举例的是()。A.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高尔基在人间C.汪曾祺端午的鸭蛋D.冯骥才俗世奇人【答案】B21、教学文言文句式辨析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定语后置的句子。下列例句合适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B.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D.昊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答案】A22、教学
13、安塞腰鼓时,教师上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腰鼓舞蹈,在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时,自然地导入新课。对该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多媒体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B.多媒体的使用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给学生提供教学信息C.多媒体会占据课堂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D.多媒体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所弥补,激发学生兴趣【答案】C23、下面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荆轲刺秦王一课的作业练习,阅读并回答问题。A.第一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对情节作适当概括。荆轲的性格也是在情节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B.第二题意在让学生背诵课
14、文的重点段落C.第三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D.第四题意在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答案】B24、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A.丑小鸭B.灰姑娘C.红舞鞋D.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B25、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
15、”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B26、阅读故都的秋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抓住“故都”这个切入点,整篇文章的基调就被抓住了,流露出作者对北平的怀念之情B.文章标题为“故都的秋”,这只是作者个人的一种偏好用法,无需做过多的探讨C.运用换词法,对比“故都”与“古都”的区别,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D.这种问题式导入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答案】B27、学生自主研读外国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时,对其中“硬汉
16、”桑地亚哥与自然进行抗争的情节记忆深刻,希望教师能为其推荐其他以“人与自然不懈斗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不适合教师推荐的是()。A.热爱生命B.奥德修纪C.百年孤独D.巴黎圣母院【答案】D28、教学某版初中语文课文雷电颂时,教师指出其出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的第二场。课后,教师为学生推荐了郭沫若的其他代表作品作为拓展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A.炉中煤B.地球,我的母亲C.天上的街市D.红烛【答案】D29、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与使用仍存在问题,便借用一些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并判断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下列学生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
17、青山绿水画。(夸张)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偶、双关)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拟人、比喻)D.没事的时候,她喜欢读读张爱玲。(借代)【答案】A30、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教师讲到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时,要求学生整理其他富有哲理的诗句。下列学生整理的笔记正确的是()。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答案】B31、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豪放词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
18、属于豪放词的一项是()A.声声慢(寻寻觅觅)B.踏莎行(候馆梅残)C.雨霖铃(寒蝉凄切)D.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答案】D32、阅读背影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A.运用这样的导入,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加深学生对于课文感情基调的了解B.导入体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理念C.导人中互动较多,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见解,但不够简洁D.学生通过导人环节,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答案】C33、老师在讲解通假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特举出以下例子,下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发闾左適戍渔阳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9、答案】D34、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A.教师授之以“渔”,着重锻造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B.以王蒙对课文内容的评点为范例,让学生从典型性的评点中逐步掌握了评点的方法和要求C.本节课着重以小组讨论探究分析人物形象、性格,以此达成教学目标D.以教材为例,让学生学习小说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答案】C35、通过再塑生命,学生认识了海伦凯勒,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表现女性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下列推荐不合适的是()。A.托尔斯泰一安娜卡列尼娜B.川端康成一伊豆的舞女C.夏洛蒂勃朗特一简爱D.海伦凯勒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答案】B36、
20、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总目标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师不能人为地进行割裂B.语文教学应注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C.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D.初中语文阶段的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高超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言高效、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答案】D37、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经典琵琶
21、演奏曲霓裳,在音乐声中说:“在自居易时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请大家随着这琵琶声走进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然后,教师播放范读录音。对该教学导入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该诗情感浓厚、意蕴丰富,适合运用情境导入B.教师用琵琶曲来渲染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C.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沉闷凄冷的氛围D.导入能成功引出课题,离不开教师的适时引导【答案】C38、阅渎一位教师对课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分析,按要求答题。A.符合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要求B.该教师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C.该教师准确把握了散文教学的重难点D.该教师脱离了对文本的解读【答案】D39、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22、标准(2018 年版)后,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其中错误的是()。A.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B.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C.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答案】A40、以下关于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B.要有助于培养学
23、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C.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D.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答案】A41、教师围绕“寻找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这一主题,组织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的是()A.威尼斯商人B.堂吉诃德C.欧也妮葛朗台D.死魂灵【答案】B42、阅读下面某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的看法,按照要求答题。A.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B.语文教师采用了
24、“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C.这种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D.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流【答案】C43、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顺水推舟,幽默化解突发事件B.善于利用资源,激发学生兴趣C.巩固知识,增强学习能力D.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答案】C44、阅读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A.通过视频展示壶口瀑布的气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大气磅礴
25、,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B.这段教学旨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壶口瀑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这段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人手,宏观透视,重视“第一印象”“首感效应”的教学观念D.在这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答案】B4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来解决未知的好习惯B.这则教学设计突出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工具书,认识词中的重要字音、字词C.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D.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题库 检测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