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陕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陕西省陕西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能力综合练习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B2、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A.50%B.75%C.100%D.25%【答案】C3、实验室中,下列有关试剂的保
2、存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浓硝酸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答案】C4、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O2B.Cl-C.2HD.Fe【答案】D5、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A6、为了制备干燥、纯净的 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A.饱和 NaHCO3 溶液、碱石灰B.饱和 NaHCO3 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 NaHC
3、O3 溶液D.饱和 Na2CO3 溶液、稀硫酸【答案】B7、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A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 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 的回收利用和 NO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答案】C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
4、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D10、初中溶解平衡学得不好,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从而促进了解平衡的理解,这种迁移现象是()。A.垂直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B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W 与 Y 同主族,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 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C.X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W、X、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B
5、12、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案】A13、N、33As 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s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B14、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化学教材分析时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的是()。A.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B.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C.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D.确定教材的教学目标【答案】D15、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
6、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B16、下列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金属腐蚀速率越快B.在铁管外壁上镀锌可防止其被腐蚀C.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D.纯银在空气中久置变黑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答案】D17、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能力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答案】B18、现代化学教学设计强调()。A.凭借教学经验进行规划B.理论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C.按照化学
7、课程标准进行规划D.实践对化学教学规划的指导作用【答案】C19、某化学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给学生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该化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程序教学法B.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答案】B20、建立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A.支架式教学B.情境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启发式教学【答案】B21、()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
8、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C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制备溴苯用苯和溴水B.异戊二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C.淀粉与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D.用 FeCl3 溶液可以鉴别甲苯和苯酚【答案】D23、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学生用辩论的形式讨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即时表现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课堂练习评价【答案】B2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关于平衡常数 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K 值不变,平
9、衡可能移动B.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答案】D25、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A26、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
10、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A27、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A.科学探究教学B.小组讨论教学C.角色扮演教学D.社会调查教学【答案】C28、化学科学实验与化学教学实验的区别是()。A.内容不同B.行为主体不同C.方法不同D.要求不同【答案】B2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C.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答案】D30、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A31、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C32、下面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描述所用词语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知道、认识、理解、应用B.认识、知道、理解、应用C.识别、分类、区
12、分、评价D.区分、识别、分类、评价【答案】A3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答案】B34、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B35、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 1B.化学 2C.物质结构与性质
13、D.实验化学【答案】B36、()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C37、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B38、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A
14、.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D39、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D40、发现法的广泛使用被限制的原因是()。A.B.C.D.【答案】B41、下列关于自主学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B.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C.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D.自主学习就是上自习课【答案】D42、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A.B.C.D.【答案】B43、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
15、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D44、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A.各自孤立地设计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答案】C45、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
16、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D46、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A47、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宏观向微观B.由定性向定量C.由形象到具体D.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答案】C4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涅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A4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
17、是()。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 Na2CO3、Na2SO3,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 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C50、X、Y、Z、W、R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 X 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 与 W 同主族,Y、Z、W 的最外层电子数
18、之和与 R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 R 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 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答案】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 2 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5mL 盐酸和 5mLNaOH 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 2 支试管口。下面是某老师对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改进:在 2 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5mL 盐酸和 5mLNaO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综合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