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ppt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opyright Wondershare Software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主编:董英伟 计划:共32学时。平均每周2学时 考试类别:考查科目。考试形式:试卷 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论文内 容 摘 要 第一篇第一篇 理论指导篇理论指导篇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原则 第三章 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六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 第七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第二篇第二篇 实践活动篇实践活动篇 第八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参考范例及评析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论【本章
2、提示】1.科学的概念,科学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4.我国及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学前儿童科学的教育相关概念界定一、学前儿童科学的教育相关概念界定(一)科学(二)科学教育(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科学科学科学素质科学素质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儿童自我为中心 (三)学前儿童获得的知识是经验性的 三、学
3、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社会发展的关系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本章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它有什么特点?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史?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观点及原则【本章提示】1.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 27 7岁)岁)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
4、 71111岁)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02 2岁)岁)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1、1212岁以后)岁以后)婴儿婴儿青少年青少年对各阶段的总结、归纳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前苏联卓越的心理学家、教育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 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 不仅对前苏联,乃至对西方心理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 时,对当代西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维果斯基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指导下,研究了儿童科 学概念的发展,并
5、强调教学对于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1)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注重社会文化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维果斯基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将要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案例二 他把橡皮泥揉成球放进水里,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压成薄薄的饼状,又沉下去了;他把橡皮泥搓成细长条,还是沉下去了;他停下来,开始思考这次他把橡皮泥扯成一粒一粒的,结果还是沉下去了。他茫然环顾四周。老师注意到了这一切,以同伴的身份与学前儿童一起试。老师用不是橡皮泥,而是一张纸折成小船放在水里,小船浮在水面上。学前儿童摆弄了一会儿水里的
6、纸船,突然说:“我有办法了。”他把橡皮泥做成碗状,结果,橡皮泥浮起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中他悟出了“中间空”能浮起来的道理。(2)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维果斯基揭示了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认为他们尚处于概念思维之前的时期(复合思维时期)。(2)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这个时期的儿童是根据“组成复合体的各成分之间具体的和实际的联系”来认识事物的。根据事物的颜色、形状或大小等相同或相似因素而把它们联系起来认识,例如把刀、叉、勺归为一组;把火车、小汽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归为一组。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应强调以下3个方面:(1)基于问题的
7、学习。(2)在沟通、交流、合作中学习。案例:在“太阳和影子”活动中,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变长?又怎样变短?怎样使己的影子消失?当这一连串问题提出后,学前儿童相互商量、讨论和试验,最后发现了身体向与太阳方向相反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长,直立或者向与太阳相同方向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短,跑到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在找到了答案的瞬间,孩子们欢呼雀跃,脸上充满着喜悦之情。其中,有两名学前儿童合作的方法具有创新意识:一名学前儿童做俯卧撑动作,另一名学前儿童在他后面帮他抬起双腿,做成人推小车的姿势,他们大声嚷着:瞧,这样的影子最最长!”。(3)在自我调节中学习。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一、科学知识传授与教育过程相结合一、科学知识传授与教育过程相结合二、教师的指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相结合二、教师的指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相结合三、正规性科学活动与非正规性、偶发性科学活动相结合三、正规性科学活动与非正规性、偶发性科学活动相结合四、课内的科学活动与课外、园外的科学活动相结合四、课内的科学活动与课外、园外的科学活动相结合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各领域教育的融合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各领域教育的融合【复习与思考】1.皮亚杰的将儿童的思维分为几个阶段?每段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是“最近发展区”?3.建构主义理论中强调哪些方面的学习?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9、?第三章 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本章提示】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层次;教育目标的内容;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总目标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科学知识方面二、我国现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解读二、我国现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解读(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0012001年年7 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科学领域的目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科学领域的目标是:标是:1.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2.2.能运用各种
10、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5.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意识。(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指的是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幼儿年龄阶段划分的幼儿中短期发展目标。(三)学前儿童科
11、学教育的单元目标1以时间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2以主题活动为单元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一)科学情感与态度方面 (二)科学知识方面 (三)科学方法、能力方面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第二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v对身边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印象 被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v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积累v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关心 愿意对一些科学想象进行尝试v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人体动植物生态与环境自然科学现象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能力方面科学方法和能力方
12、面观察的方法和能力比较的方法和能力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第四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本章提示】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几种方法 2.观察法;科学实验法第一节第一节 观观 察察一、观察概述一、观察概述1什么是观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观察的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2学前儿童观察的作用(1)观察启发了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通过观察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启发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观察能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观察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仅能提
13、高感觉器官的机能,还能锻炼大脑皮层,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3观察的类型常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和长期系统性观察。二、学前儿童观察活动设计二、学前儿童观察活动设计1.导入导入时,教师可用生动简明的语言指引出观察对象,也可用谜语、回忆、提问游戏、出示图片等多种方式导入主题,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为后来的观察做准备。2.展开展开是目标落实、活动开始的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教师要有目的、有次序地引导幼儿对观察对象进行探究、发现。3.结束活动结束时,可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活动小结,巩固加深幼儿获得的印象。教师可组织幼儿用轮流讨论的方式,引导幼儿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内容、观察方式,甚至是
14、心情、感悟等由大家共享。教师也可以根据计划激发孩子新的观察欲望,确定观察点。还可以采用做游戏及画出所观察的动植物,或朗诵儿歌、诗歌、谜语或唱歌、跳舞等方式结束活动。4.延伸部分延伸是指目标进一步延伸,活动扩展到集中教学活动之外。例如,观察活动“黄豆宝宝变魔术”,其活动延伸为:去自然角观察黄豆宝宝的又一个魔术(黄豆发芽)。案例:案例:苹果大家庭苹果大家庭-小班小班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种类的苹果颜色、大小、香味、味道等都不相同,培养好奇心和观察力。(2)知道苹果很有营养,喜欢吃苹果。(3)随着科技的发展,了解苹果还可以制成许多苹果制品。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黄元帅、国光、红富士、印
15、度等大小不同苹果的实物,布置水果店。(2)牙签、果盘、餐巾纸等。(3)苹果制品:苹果酱、苹果糖、苹果蜜饯等。(4)榨汁机。(5)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先带领幼儿参观苹果园。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引发幼儿的参观兴趣。幼儿园开设了一个娃娃苹果店,里面有许多苹果,我们一起去买苹果好不好?(2)运用各种感官,认识、感知各种苹果。小朋友,你们手里的苹果是什么样的?小结:苹果有的大、有的小,颜色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绿,有的还一半红、一半绿,不管它们长什么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都叫苹果。因为苹果长得不一样,我们给它们都起个名字好不好:红的叫红富士,稍黄的叫黄元帅,绿的叫印度,一半红、一半绿的叫国光。小朋友
16、用手摸一摸,你的苹果是怎样的?小朋友闻一闻,哪种苹果的香味最大,哪种苹果的香味最小。将苹果分别横切,纵切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什么?品尝不同品种的苹果。苹果味道很好,也非常有营养,小朋友们都爱吃苹果。(3)向幼儿介绍苹果制品:秋天,果园的苹果获得了大丰收,可是农民们却发愁了,这么多的苹果吃不完,又卖不出去,慢慢地就会烂掉,怎么办呢?科学家叔叔也想了许多的办法,他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机器,把苹果制成了苹果酱和苹果罐头等,这些东西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吃起来也非常可口。品尝苹果制品。小朋友,你们还吃过哪些用苹果制作的东西?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榨汁机可以将苹果制成苹果汁,我们领大家一起来制作苹果
17、汁饮料好不好。延伸活动:(1)用榨汁机制苹果汁。(2)玩开苹果店的游戏,巩固对各种苹果的认识。(3)制作苹果娃娃。(4)自然角投放:红富士、黄元帅、国光,看谁先腐烂。【活动评析】【活动评析】活动通过对苹果的感知,去感受不同种类的苹果其颜色、大小、香味、味道等都不相同,激发了幼儿好奇心和观察力。在活动中能告诉幼儿苹果很有营养,让幼儿喜欢苹果,养成爱吃苹果的好习惯,很巧妙地联系到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合了各领域教学的内容。三、学前儿童观察活动的指导三、学前儿童观察活动的指导1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2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观察3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探索情况,以便做出恰当的指导4引导儿童利用多种感官
18、参与观察活动5教会儿童全面有序的观察方法6引导儿童在观察中学会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7鼓励儿童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在活动中的感受8指导儿童学习做观察记录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一、科学实验的概述一、科学实验的概述1什么是儿童科学实验儿童科学小实验是指教师或儿童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利用一些材料,通过简单的演示或操作,引起某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或变化,帮助儿童观察、发现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事物间的联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2儿童科学实验的作用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科学小实验向儿童揭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奥秘,满足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同时又进一步启发了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愿望。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
19、能力,并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在实验活动中,儿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活动,既符合他们好动手、好探索、好奇心强的特点,同时在操作活动中还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获得了初步的科学经验。二、学前儿童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二、学前儿童科学实验活动的设计1活动的引发和导入2活动的展开3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三、学前儿童科学实验活动的指导三、学前儿童科学实验活动的指导1教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2提供充足、多样的实验材料和时间3教师要真正放手让儿童实验、操作、探索4教师的演示讲解要清楚5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实验结果 案例:案例:各种各样的皂各种各样的皂-大
20、班大班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知道皂的作用,知道皂的多样性。(2)知道各种皂都能溶解在水里,感知肥皂的作用。(3)知道怎样吹泡泡,激发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活动准备:活动准备:肥皂5块,其他各种皂4块,吹泡泡的工具、小缸子、手绢同幼儿人数相同,烧杯4个。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导语引发幼儿的兴趣。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看着像块糕,可是不能咬,下水洗个澡,浑身都起泡。用不同的感官,感知香皂,知道皂的多样性。(1)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感觉怎样。(2)看看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3)闻闻是什么味的。(4)各种皂又好闻,又好看,那我们能不能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呢?(5)除了香皂,
21、你们还看见过什么皂呢?简单介绍:肥皂、浴皂、4个。消毒皂、透明皂。(6)各种皂有什么作用呢?2.亲自感知香皂的作用:(1)幼儿分组洗手绢:先将袖子挽好,不要弄湿袖子。洗白色的手绢,教幼儿洗手绢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香皂到水里怎样了,(起泡了)手绢怎么样了,水又怎么样了?将洗净的手绢挂好。(2)幼儿观察:用过的香皂和没有用过的有什么不一样。香皂为什么变小了,跑到哪里去了。香皂能溶化在水里,小朋友洗手,或洗手绢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活动延伸活动延伸:(1)将肥皂切成片,放到两小杯子里,分别倒入热水和凉水,看哪个溶化的快。(2)都倒入热水,用搅棒搅拌看谁溶化的快。(3)肥皂水能干什么呢?(4)请小
22、朋友到户外吹泡泡:怎样才能将泡泡吹得大?(5)泡泡到阳光下吹是什么颜色的。(6)泡泡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吹是什么颜色的。(7)用什么样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大。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拉泡泡。泡中泡:把盘子底用水弄湿,在盘子上吹泡泡,将吸管插入泡泡中继续吹,就会成为泡中泡。巨型泡泡:将吸管的前端切出4个瓣,并将切的部分拉开,用硬纸卷成喇叭状,就能吹出大的泡泡。【活动评析】【活动评析】皂是人类日常生活常见的家具用品,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皂的多样性,知道各种皂都能溶解在水里,感知肥皂的作用,让幼儿知道怎样吹泡泡,激发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特别是通过延伸活动中的设计,更能增强幼儿探索欲望,调动幼儿科学探索的主动性、积极
23、性。第三节第三节 科技制作科技制作一、科技制作的概述一、科技制作的概述科技制作是指学前儿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某种实物制品的方法。二、二、科技制作的准备科技制作的准备1科技制作内容的准备 2科技制作材料的准备3科学知识的准备4科学技能的准备三、学前儿童科技制作活动的设计三、学前儿童科技制作活动的设计1活动前的准备2活动过程的引导3活动总结与延伸 案例:案例:小风车小风车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在玩玩中,引导幼儿探索风车的玩法,知道小风车正面迎风才会转的道理。2)指导每个幼儿将自己的风车转起来,使幼儿体验“我也行”的成功愉悦感,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3)通过看录像,简
24、单了解风车的用途,激发幼儿长大后设计更先进风车的欲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小风车(或插入式挂图一幅:花鹿、小象、长颈鹿、小鸟、小猴子、小鸭子以及背景图;红、黄、蓝、绿风车各一个)。2)录像带一盘。3)自制各色纸风车若干。活动过程:(1)看课件小风车,引出课题 (2)教师与幼儿一起每人一个风车到室外进行探索:怎样让风车转起来 1)启发幼儿想一想:小鸭子的黄风车为什么在鸭棚里转不起来,怎么让它转起来呢。小朋友能不能让自己的风车转起来呢,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试一试。2)教师拿“小鸭子的黄风车”参与活动,并进行个别指导,请个别幼儿也来试一试,能否帮小鸭子把风车转起来。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给其
25、他幼儿做示范,让风车转起来,并启发思考:怎么让风车转得更快?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玩法。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与其一起跑动,让风车转起来。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大家向一个方向,从一条线向另一处线跑动,拉开距离,以免跑动时相互碰撞。(3)室内讨论,我的小风车是这样转起来的 启发幼儿将风车放回原来的地方,学习整理自己的用具。引导幼儿讨论:风车是怎样转起来的?怎么让风车转得更快?教师小结:风车正面迎着风时,风车才会转。风愈大,风车转得愈快;风愈小,风车转得愈慢;风很小时,小朋友拿着风车迎风跑动,风车也会转。跑得快,风车转得快,跑得慢,风车转得慢。根据上述小结,教师与幼儿一起编成儿歌,以便帮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科学 教育 高职 学前教育 专业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