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精.ppt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精.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页,本讲稿共44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 n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n n理解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拉理解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拉斯威尔、香农斯威尔、香农韦弗、贝罗等三个典型的传播模韦弗、贝罗等三个典型的传播模式,以及掌握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式,以及掌握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n n理解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应用系理解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应用系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n
2、n理解理解“经验之塔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第2页,本讲稿共44页2.1 学与教的理论学与教的理论n n行为主义理论n n认知主义理论n n建构主义理论n n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第3页,本讲稿共44页2.1.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1、桑代克的试误说(1)桑代克的实验 第4页,本讲稿共44页(2 2)桑代克的观点)桑代克的观点n n学习是刺激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本质差异。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没有本质差异。人类的学习同样是个体在对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过程中,人类的学习同样是个体在对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过程中,
3、所习得的刺激所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反应联结。n n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学习过程是试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与动物的学习方式相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方式与动物的学习方式相同,也是一种试误学习。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同,也是一种试误学习。根据实验的结果,桑代克提出了许多学习规律,主要有许多学习规律,主要有3 3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个: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第5页,本讲稿共44页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1)斯金纳的实验第6页,本讲稿共44页(2 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n n“S S类条件作用类条件作用”:行为是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是刺激引起的反应,称为称为“应应
4、答性反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respondents)”n n“R R类条件作用类条件作用”: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的,称为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operant)”(operant)”n n强化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的模式认为,不管有没有刺强化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的模式认为,不管有没有刺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会增加。斯金纳区分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会增加。斯金纳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5、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和负强化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negative reinforcement)。第7页,本讲稿共44页(3 3)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理论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为机器教学。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为机器教学。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原则:的原则:积极反应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小步子原则小步子原则 及时强化原则及时强化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自定步调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低错误率原则第8
6、页,本讲稿共44页2.2.2 认知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1 1、布鲁纳的认、布鲁纳的认发现说发现说 (1 1)认知表征理论)认知表征理论(2 2)发现学习的案例)发现学习的案例第9页,本讲稿共44页(3)发现学习的特征及其教学策略 强调学习过程 强调直觉思维 强调内在动机 强调信息提取第10页,本讲稿共44页2、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1)信息加工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刺激适应环环境境接接收收器器感感受受器器反应发生器反应发生器执行控制执行控制感觉登记感觉登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期望事项期望事项长长 时时 记记 忆忆(注意)(注意)第11页,本讲稿共44页(2 2)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
7、中的应用)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九段教学法九段教学法 引起注意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量 告知目标告知目标激起期望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8、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第12页,本讲稿共44页2.2.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3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1 1)“鱼牛鱼牛”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第13页,本讲稿共44页(2 2)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
9、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情境”、“协作协作”、“会话会话”和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第14页,本讲稿共44页(3 3)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的应用n n情境
10、性(抛锚式)教学情境性(抛锚式)教学n n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 搭脚手架搭脚手架 进入情境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效果评价第15页,本讲稿共44页2.2.4 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三种学习理论的比较1 1、知识观、知识观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知识观主要都是基于客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知识观主要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的,即世界是真实的,而知识就是对现实的观主义的,即世界是真实的,而知识就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是有关现实的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外准确表达,是有关现实的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外部的。部的。建构主义则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进行怀疑,建构主义则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进行怀疑,
11、认为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是主体认为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第16页,本讲稿共44页2 2、学习的实质及其过程、学习的实质及其过程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S-R)就是所谓的学习。)就是所谓的学习。与行为主义相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与行为主义相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
12、反应的联结,而是外界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学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学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习习者把外来刺激同化进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习才会发生。才会发生。建构主义则认为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成于内也建构主义则认为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成于内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学习就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活动中,学习就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第17页,本讲稿共44页3 3、学习
13、的条件、学习的条件 行为主义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认为要给予学行为主义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认为要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学习的关键正是在于如何安排特定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学习的关键正是在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像行为主义一样,认知主义也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像行为主义一样,认知主义也强调环境条件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但更侧重于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认为是个体习中的作用,但更侧重于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
14、取决于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者与环境这两个因素对建构主义来说只是必学习者与环境这两个因素对建构主义来说只是必要条件,但学习真正发生,还有赖于联结个体与环境要条件,但学习真正发生,还有赖于联结个体与环境的活动,因为正是两者之间的具体互动创造了知识。的活动,因为正是两者之间的具体互动创造了知识。第18页,本讲稿共44页2.2 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n n教育传播n n教育传播模式n n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第19页,本讲稿共44页2.2.1 教育传播教育传播1 1、传播的概念、传播的概念 传播(传播(Communicatio
15、nCommunication)一词原指)一词原指“通信、传通信、传达、交换、交流达、交换、交流”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会现象。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是随着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发展,逐步是随着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的发展,逐步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的一门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学科。第20页,本讲稿共44页2、传播的类型第21页,本讲稿共44页3 3、教育传播的
16、概念、教育传播的概念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4 4、教育传播系统、教育传播系统第22页,本讲稿共44页2.2.2 教育传播模式教育传播模式1 1、拉斯威尔模型、拉斯威尔模型 谁(谁(WhoWho)、说什么()、说什么(Say WhatSay What)、通过)、通过什么渠道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In Which Channe
17、l)、向谁说、向谁说(To Whom)(To Whom)、有什么效果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With what Effect)第23页,本讲稿共44页 2 2、香农、香农韦弗(韦弗(Shannon-WeaverShannon-Weaver)的传播模式)的传播模式 信源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信源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转变成某种符号,如声音、文字、图片、动态图像转变成某种符号,如声音、文字、图片、动态图像等,通过一种或多种媒体传出。信宿即受者,接收等,通过一种或多种媒体传出。信宿即受者,接收信息,经过译码(即解释符号)转换成有意义的信信息,经过译码(
18、即解释符号)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受播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息。受播者收到信息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产生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反应,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传播者反馈信息。第24页,本讲稿共44页3 3、贝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 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接收者息、通道、和接收者 第25页,本讲稿共44页2.2.3 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教育传播过程的规律1 1、共同经验原理、共同经验原理 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
19、同经验范围内。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2 2、抽象层次原理、抽象层次原理 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抽象层次高的符号,能简明地表达更多的具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体意义。但抽象层次越高,理解便越难,引起误会的机会也越大。会的机会也越大。第26页,本讲稿共44页3 3、重复作用原理、重复作用原理 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去重复呈现。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二是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教育技术 理论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