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进展性卒中 (2)优秀PPT.ppt
《出血性进展性卒中 (2)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血性进展性卒中 (2)优秀PPT.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出血性进展性卒中第1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一.概 述n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进展性卒中是指发病后 48h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甚至有人将进展性卒中定义为入院时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在发病后4872h内出现神经症状恶化,加拿大卒中评分下降1分,头颅 CT检查排除脑出血,并除外 TIA和脑栓塞,进一步把进展性卒中限定在缺血性卒中的脑血栓范围内第2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一.概 述n出血性进展性卒中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提及。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对脑出血早期症状的加重认为是小量缓慢出血所致。随着
2、近年神经影像学的普及应用,明确显示在脑出血早期存在有血肿扩大,存在有出血性卒中进展,不应再把进展性卒中限定在缺血范围,而应视进展性卒中既包括缺血性也包括出血性卒中第3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一.概 述n出血性进展性卒中可分为:三种 早发型:出血早期血肿扩大 晚发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 慢性型: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第4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n早发型主要是指出血早期的血肿扩大。图1为07:00发病,意识清,CT示血肿量约 10ml,轻微占位效应;图 2 为同一病人,晚上昏迷,午夜发生脑疝,次日晨 0500 CT示
3、出血量约54ml,占位效应明显 第5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n在脑出血早期 2 次 CT复查血肿增大多少属扩大,目前无明确定义。Brott 认为2次脑 CT血肿体积之差 33%可确诊。Kazui 等用 Roc 曲线分析法认为,第2、1次 CT扫描血肿体积之差 12.5cm3,即 V2-V1 12.5cm3 或 V2/V1 介于1.42.5cm3 之间可确诊,其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 95.8%。血肿扩大发生率报告不一,从3%36%不等第6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n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有两
4、种:一为继续出血,指一次血管破裂出血后,出血处血 管未闭,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从破裂处不断渗漏出来,使血肿扩大 二为再出血,指一次出血血管已闭,出血停止,由于某种原因短期内该处同一血管再次破裂而出血使血肿扩大 多数研究认为起病后 6h 内的血肿扩大与继续出血有关,而6h后的血肿扩大与再出血有关第7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n继续出血或再出血的具体机制较复杂,可能有:1 血压升高 2 血管壁病损严重 如合并淀粉样血管病时 3 凝血机制异常 4 早期用大量脱水剂,导致血肿腔外弹性压力低 第8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
5、出血性进展性卒n预示血肿扩大的因素有:1 起病至入院时间短,首次作 CT时间早,24h 后再次 CT检查时血肿扩大者多,因早期出血过程不稳定,CT检查所示的血肿大小不能说明血肿的最终实际大小 2 病前饮酒量:大量饮酒者依其量分小、中、大 3 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分别为 8.6%、15.3%、25.0%,且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 第9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 3 血肿大小:在小、中、大、巨大血肿 4 组中,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分别为 6.5%、16.7%、21.4%、29.1%,且随血肿量的增大显著增加 4 血肿外形不规则:不规则的外形和圆形血肿比较分别
6、为 23.0%、10.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可能是多条动脉的活动性出血 5 纤维蛋白原水平低 6 其他:如早期不用止血药、血压过高收缩压 200mmHg 和第一个 48h 内血糖代谢紊乱 血糖 7.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 5.1%等第10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n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治疗:1 运送病人要特别注意避免震动和颠簸;避免病人烦躁,必要时用镇静药 2 急性期尤其在6h内应酌情脱水,不宜太剧烈,因颅压太低血肿内外压力差大易出血。但如血肿大、颅压高、威胁生命的爆发型脑出血应积极脱水第11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7、2009二、早发型出血性进展性卒 3 早期尤其在 6h 内血压过高者应酌情降压,因血压高易出血。关于降压幅度有研究认为,在发病 3d 内,平均动脉压降低 20%的人神经功能恢复较差,说明又影响了脑灌注,所以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平均动脉压降低5%20%为宜 4 急性期尤其在1周内,因出血机会多尤其对有出血倾向者 长期饮酒、肝功异常、血肿不规则,可用止血剂或抗纤溶剂第12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 n定 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在病初出血量不大,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临床症状加重,经脑CT复查,可见高密度血肿影像周围出
8、现一定范围的环形低密度改变,并伴有明显占位效应,可导致神经功能的进行性损害 第13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n临床病例:如图35为入院时 CT显示轻度占位效应,当时病人浅昏迷,后经治疗转清;第 9d后意识障碍又加重,12d时发生脑疝,复查 CT示出血无增加且有所吸收,但占位效应明显加重,中线右移明显第14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n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中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原发性脑出血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2)出血量多小于 30ml,部
9、位在内囊附近,占位效应轻,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 (3)经脱水等治疗,高颅压症状缓解,而在吸收期,高颅压症状及意识障碍又重新出现,呈渐进性加重,再行脱水治疗,症状不再缓解第15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4)复查头部CT,见原血肿的高密度影明显缩小,密度降低,边缘模糊,其周围出现新低密度、等密度的血肿影,或为大范围的混杂密度血肿影,体积明显增大,占位效应亦明显增重。增强扫描,血肿周围有环状强化影,环影明显大于原血肿范围,环影内为液化的低密度血肿,环外为水肿 (5)MRI检查可确定诊断;(6)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第16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
10、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n发病机制:在血肿吸收过程中,形成了类包膜样结构,限制了液化血肿的吸收,导致血肿腔内胶体渗透压增加,周围脑组织的水分进入血肿腔内,使血肿呈现稀释性、高张力性逐渐增大 包膜内含有丰富的新生肉芽肿组织毛细血管或包膜内外小的异常血管,因管壁脆弱,可反复出血或渗血,使血肿逐渐增大第17页,本讲稿共34页胡治平 神经疾病系列讲座 2009三、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 血肿腔外水肿加重是由于:血肿腔扩大压迫周围脑组织,加之降血压治疗,使腔周围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 持续性细胞毒性脑水肿 血肿内血液成分外渗,腔周围组织内渗透压增高,加之其毒性作用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血性进展性卒中 2优秀PPT 血性 进展 性卒中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