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十五至十八章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十五至十八章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十五至十八章件.pptx(1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含义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二、作用机制及其影响1、作用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其中,财政政策的实施将使IS曲线左右平移;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使LM曲线左右平移第1页/共183页2可用下图说明:财政政策传导机制:G AD Y L r i AD Y 与 中的Y差,就是挤出效应(相反的方向同学们自己演绎)(相反的
2、方向同学们自己演绎)第2页/共183页32、影响:(基于图14-17的说明)减少所得税:T c GDP L1 r i AD GDP 与 中的GDP之差,就是挤出效应增加政府开支:g c GDP L1 r i AD GDP 与 中的GDP之差,就是挤出效应增加投资津贴:g i GDP c AD GDP 扩大货币供给:m c GDP r i AD GDP 第3页/共183页4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降增
3、加增加增加第4页/共183页5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政策效果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第5页/共183页6第6页/共183页7IS曲线越平缓,由公式可知d值越大,由i=e-dr可知:利率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反向变动(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此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y增加的同时,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1也会增加,引起利率r上升;而利率r的上升必将使投资i减少许多,“挤出效应”较大
4、,国民收入y增加的幅度较小。因此,IS曲线越平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挤出效应就越大,被挤出的投资i就越多,国民收入y增加得越少,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第7页/共183页8IS曲线越陡峭,可知d值越小,由i=e-dr可知: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小幅度的反向变动(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为敏感)。投资i需求对利率r的弹性越小,政府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国民收入y增加得较多,财政政策效果较大。第8页/共183页9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度越大,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大。2 2、ISIS曲线斜率不变、曲线斜率不变、LMLM曲线斜率变化曲线斜率变化对对财财政政政策效果的影响政策效果的
5、影响LM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IS效果r4r1y1r2r3r5y2y3y4y5yLMIS1IS2IS3IS4IS5IS6v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度越小,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此时位于较高收入水平,接近充分就业。r%第9页/共183页10由公式可知LM曲线较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值越小,由L=ky-hr可知:货币需求L对利率r的反应较不敏感,一定货币需求L的增加需要利率r较多地上升,利率r上升得越多,对私人投资i挤占得就越多,“挤出效应”越大,导致了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同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越大,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y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L增加得越多,在货币供给量m不变的情
6、况下,货币需求L增加得越多,利率r上升越高;利率r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i减少得越多,国民收入y增加的就少,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小。第10页/共183页11LM曲线越平坦,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越大,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当政府增加支出,即使通过发行公债向私人部门借了大量的货币,也不会使利率r上升许多,利率r上升得越小,对私人投资i产生的影响越小,挤出效应越小,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将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许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同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越小,在货币供给量m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y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L增加得越少,利率r就上升得越少,从而私人投资i减少
7、得也越少,“挤出效应”则越小,国民收入y增加的就多,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第11页/共183页12(1)IS 曲线越陡峭(d 越小),“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2)LM 曲线越平缓(h 越大),“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问题:最大的财政政策效果出现在什么条件下?最小的效果呢?结论:第12页/共183页13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IS IS 曲线为垂直线,LM LM 曲线为水平线。这是一个极端情况:财政政策显著(极大),货币政策无效。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第13页/共183页14凯恩斯主义极端ryy0LMISr0Oy1LMISlIS垂直:投资需求的
8、利率系数d为零,由i=e-dr可知;投资i不随利率r变动而变动。货币政策无效。第14页/共183页15IS IS 曲线(即使不垂直)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也)不会产曲线(即使不垂直)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也)不会产生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ryy0ISr0Oy1LMIS第15页/共183页16ISISISIS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ryy0LMISr1OLMr0E0E1lLM水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由m=L=ky-hr可知,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降低r和促进i,对于收入没有作用。货币政策无效第16页/共183页17三.挤出效应 Crowding out effec
9、t n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vLM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右移,Y增加,均衡点利率r亦上升v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投资与消费,Y下降,v这两种情况下的Y之差,称之为“挤出效应”LM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1y2y3y IS1IS2r%r第17页/共183页18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因素利率挤出效应机制支出乘数的大小。越大,利率提高多,投资减少导致民间投资少。k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k的大小。k 越大,交易需求多,投机需求少,利率大,挤出效应越大。h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的大小。h越小越敏感,利率变动越大,挤出效应越大。d+投资需求对利率的
10、敏感程度d的大小。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L=ky-hr第18页/共183页19(1)支出乘数(kg);(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其中,支出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决定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第19页/共183页20货币幻觉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Monetary illusion 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l短期内,当名义工资
11、不变、但实际工资下降时,人们感觉不到工资下降。l政府支出增加引起P上涨,短期内,wage不会同步调整,实际wage下降,企业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就业和产量增加。第20页/共183页212、挤出效应的表现一是挤占投资。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物价水平上涨,如果在这时货币的名义供给量不变,实际的货币供给量必然会由于价格的上涨而减少。由于产出水平不变,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量(m1)不变,只有使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上升,必然导致私人投资支出减少。私人投资的减少。二是挤占消费。短期中,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或受工资契约的约束,货币工资不能随物价上涨同步增加,企业会由于工人
12、实际工资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因此,短期内就业和产量会增加,消费不变。但从长期来看,工人会由于物价的上涨要求增加工资,企业也将把对劳动的需求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工人的收入不会相应增加,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只能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挤出效应”是完全的。第21页/共183页22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p货币政策,如果能够使得利率变化较多,p并且利率变化导致的投资较大变化时,货币政策效果就强。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n货币政策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对于总需求的影响。r%n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第22页/共183页23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
13、货币政策效果的简化图示 货币政策效果y1y2yLM1LM2ISr%y3m/k hr/k r第23页/共183页24 货币政策效果因ISIS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y2-y1 y3-y1r%1、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n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第24页/共183页25证明:ISIS曲线越平缓曲线越平缓,可知d值越大,由 和i=e-dr可知: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反向变动(称投资对利率
14、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m的增加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将增加许多,国民收入y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ISIS曲线越陡峭曲线越陡峭,可知d值越小,由i=e-dr可知: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小幅度的反向变动(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m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不会增加许多,国民收入y增加就越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第25页/共183页26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增加LMLM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LMLM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2 2、ISIS曲线的位置不变,曲线的位
15、置不变,LMLM曲线的斜率不同对曲线的斜率不同对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因LMLM的斜率而有差异y1y2y3yLM1LM2IS1IS2y4y2-y1 y4-y3r%vLMLM平坦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少,对投资和国民收入造成的影响小;v反之,LMLM陡峭时,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的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大。第26页/共183页27证明:由公式可知LMLM曲线越陡峭曲线越陡峭,由L=m0+m1=ky-hr可知: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值越小,表示货币需求L受利率r影响较小,货币供给量m只要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r下降许多,因而货币供给量m变动对利率r变动
16、的作用较大,使得增加货币供给量m的货币政策将对投资i和国民收入y有较大的影响。第27页/共183页LMLM曲线越平坦曲线越平坦,由L=m0+m1=ky-hr可知: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值越大,表示货币需求L受利率r的影响大,利率r稍有变动会使货币需求L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m变动对利率r变动影响较小,货币政策对投资i和国民收入y的影响较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小。第28页/共183页294 4、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化分析、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化分析u水平IS和垂直LM相交,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u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L=L1+L2=ky-hri=e-
17、dr第29页/共183页ryLMISr0OLMIS古典主义极端: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古典主义极端: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效果极大第30页/共183页31财政政策完全无效的原因一方面,垂直的LM曲线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等于零,推出投机需求所持的货币量L2=-hr为零。此时,人们会将手中的全部货币拿去购买有价证券,这时,政府如果推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出售公债),由于私人部门的手中没有闲置货币,财政部门只能通过私人部门投资支出的减少来获得货币,而私人部门认为只有投资支出的减少量等于政府借款的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因此,政府的借款利率r一定得
18、上升,直到上涨到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政府支出增加多少,将使投资支出减少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就是完全的,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另一方面,水平的IS曲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d无限大,由i=e-dr,利率r的稍微变动都会使投资i大幅度反向变动。当政府因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而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r稍有上升,私人投资i便会大大减少,使挤出效应达到完全的地步。第31页/共183页32货币政策的完全有效性的原因 垂直的LM曲线表明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为零,由L2=-hr为零可知,不论r如何变化,人们不会对利率r的变动作出任何反应,即人们没有
19、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会被人们全部用来增加交易需求,为此,国民收入y必须大大增加。另外,水平的IS曲线说明投资对利率极为敏感,货币供给m的增加使利率r有一点点下降,都会使投资i极大地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y增加极大。第32页/共183页33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进而对于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于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20、。货币从投放到产生效果有一个时间差。第四,在开放的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第33页/共183页(1 1 1 1)LM LM LM LM 曲曲线线越越平平坦坦,财财政政政政策策效效果果越越大大,货货币币政政策策效效果果越越小小。反反之之亦然。亦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小结h h h h 变大变大d d d d 变小变小(2 2 2 2)IS IS IS IS 曲曲线线越越陡陡峭峭,财财政政政政策策效效果果越越大大,货货币币政政策策效效果果越越小小。反反之之亦然。亦然。IS IS 曲线曲线LM LM 曲线曲线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d d 变变小小陡峭陡
21、峭效果明显效果明显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h h 变变大大平坦平坦效果明显效果明显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d d 变变大大平坦平坦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效果明显效果明显h h 变变小小陡峭陡峭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效果明显效果明显第34页/共183页凯凯恩恩斯斯主主义义极极端端、古古典典主主义义极极端端都都是是现现实实中中少少见见的的极极端情况。现实情况是端情况。现实情况是 LM LM 曲线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区域。曲线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区域。财财政政政政策策、货货币币政政策策都都会会对对经经济济起起到到一一定定的的稳稳定定作作用用,各自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各自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在经经济济衰衰退退时时期期,
22、要要多多用用财财政政政政策策(?);在在通通货货膨膨胀严重时期,应多用货币政策(?)胀严重时期,应多用货币政策(?)。讨论讨论第35页/共183页36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一、混合使用的效果单独使用,会引起利率大起大落;而搭配使用,能实现利率稳定的充分就业下的收入。v初始点E0,收入低v为克服萧条,达充分就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v两种办法都可使收入增加。但会使利率大幅度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 y0 0y y2 2E E1 1E0E E2 2IS2IS1LM1LM2r r2 2r r1 1r r0 0y y1 1v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
23、M右移。第36页/共183页37vIS和LM移动的幅度相同,产出增加时,利率不变。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可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v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保持原有水平,投资不被挤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r%yy y0 0y y2 2E E1 1E0E E2 2IS2IS1LM1LM2r r2 2r r1 1r r0 0y y1 1二、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二、稳定利率的同时,增加收入第37页/共183页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三、财政政
24、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应应应政策组合政策组合产出产出利率利率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 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不严重的经济萧条2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严重的通货膨胀3 3紧缩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不严重的通货膨胀4 4扩张性财政政策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严重的经济萧条第38页/共183页ISIS曲线的中国特色曲线的中国特色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我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政府投资
25、、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而储蓄倾向较高,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第39页/共183页40简单总结1、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可以使两个市场同时均衡,但却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为此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节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取决于政策出台时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这种实际情况如果用IS-LM图形来分析,则是取决于两条曲线的斜率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十五 十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