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传染病部分.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病理学传染病部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传染病部分.ppt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重要概念: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伤寒小结、树胶肿等。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3.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4.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5.性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知识要点第1页/共99页二.分类1.甲类:2种.鼠疫、霍乱、2.乙类:21种.V性肝炎、菌痢、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麻疹、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炭疽等21种。3.丙类:肺TB、血吸虫病、丝虫病、麻风病。流感、流腮、风疹、新生儿破伤风等11
2、种。第2页/共99页三三.传染病的发病原理传染病的发病原理1.病原体侵入人体的途径;绝大多数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少部分直接经血液、淋巴、胎盘输入人体。2.病原体在人体内蔓延扩散;直接在组织内蔓延扩散(与病原体产生的酶有关),经淋巴道,经血道.第3页/共99页四四.基本病理变化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三大基本病变变质性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乙型脑炎渗出性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菌痢、增生性炎-结核病、伤寒病。血吸虫病。第4页/共99页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结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式。决定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时,应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三项措施.。第5页/共99页传染源是指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消化道传播,经水源及食物传播;呼吸道传播,经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虫媒传播,经昆虫携带或叮咬传播;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通过皮肤或粘膜传播,尤其是破损的皮肤粘膜,包括性接触、输注带病原体的血液、血制品及药物,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官移植,日常生活接触等;母婴传播,如HIV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播给婴儿。易感人群是指群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下而易发生流行;新生人口增加、易感人口大量流入、或计划免疫实施情况不佳均可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4、第6页/共99页传染病的结局一般来说早期隔离治疗,加强护理,采取心理治疗、病原治疗及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完全康复或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也有部份病人可发生某些并发症而致死亡。第7页/共99页结结 核核 病病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血吸虫病阿米巴病性传播性疾病第8页/共99页结结核核病病tuberculosis一.概念: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织均可累及,但以肺结核最多见.解放前,占死亡率的第一位,达200700/10万人,建国后明显减少,但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势.WHO通过世界银行提款治疗此病.病变特征: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第9页/共99
5、页第一节结核病一、概述结核病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第10页/共99页一、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 全球结核病流行加剧!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l993年“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1.全球1/3人口(约20亿)已感染了结核菌,如不采取措施;近 10 年内还将有3亿人受结核菌感染。2.结核病人不断增加: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其中95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还会新发生800-1000万肺结核病,其中75的病人 年龄在1550岁。如不控制,今后10年还将有9000万人发病。3.结核病死亡达历史最高水
6、平:全球每天有8000人死于结核病。每年的 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 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头号传染性杀手。4.贫穷、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多耐药结核病增多以及艾滋病流行使结核病问题雪上加霜。5.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 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第11页/共99页(二)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1.结核菌感染情况据调查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据研究,其中10的人发生了结核病。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 3000万人发生结核病。2.肺结核病的患病情况目前我国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1
7、57.810万,估算全国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200万。3.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疫情十分严重: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呈蔓延趋势;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西部地区人口数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第12页/共99页1、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型)致病因素:与菌体所含的成分有关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为主消化道传播经皮肤、粘膜伤口感染者极少第13页/共99页脂 质糖质磷脂索状因子蜡质D在物体内有亲和力破坏线粒体膜,影响细胞R;.抑制白细胞游走.引起宿主对结核杆菌剧变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剌激T淋巴细胞和巨噬C增殖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变
8、及迟发型变态反应.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形成TB结节.第14页/共99页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感染的细菌数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机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型变态反应)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常同时发生并相伴出现,贯穿在结核病的过程中。见图11-1A第15页/共99页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第16页/共99页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早期免疫力低、菌量多,机体严重过状态多发生在肺、浆膜、滑膜等增生:结核结节(图11-1B)变质:干酪样坏死三种病变常同时并存,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病变新旧共存,是TB的病变特征。第17页/共99页3、结核病的转归转向愈合吸收消散纤维化
9、、纤维包裹及钙化转向恶化浸润进展液化播散第18页/共99页二、肺结核病1.原发性肺结核病初染,儿童多见,儿童型。机体缺乏足够免力,病变不易局限常经淋巴道、血道、支气管播散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图11-2)2)临床表现:不明显OT(+)(见图11-1)少数病重者:中毒症状明显、咳嗽、咯血、哮喘、窒息第19页/共99页3)发展与结局:(图11-3)98%可自然痊愈极少数人恶化进展:a.血道播散急性粟粒型结核病亚急性粟型结核病慢性粟粒型结核病肺外结核病b.淋巴道播散淋巴结结核病c.支气管播散原发空洞、干酪性肺炎第20页/共99页2.2.继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再染,成人型。1)继发病灶形成的
10、机理A.内源性再染学说:原发性肺结核肺尖TB原发病灶支气管肺尖肺外TB再染/血肺尖根据:再染灶90%在肺尖80%与原发灶同侧20%钙化原发灶内有活菌B.外源性学说:重染,与原发无关第21页/共99页2)病变主要类型及发展变化硬结钙化局灶型(图11-4)病变增生为主0.51cm非活动性,临床无症状浸润型(图11-5A)锁骨下浸润病变渗出为主,干酪样坏死不稳定、活动性、开放性(图11-5B)临床症明显干酪性肺炎干酪性坏死,质渗出为主,开放性(图11-6)奔马痨/百日痨高烧、气紧、咯血急性空洞薄壁空洞开放、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血气胸第22页/共99页慢纤空(图11-7A)、(图11-7B)病变多
11、样性、厚壁/薄壁空洞干酪坏死灶、纤维化、钙化灶、渗出灶、新老病灶错杂,上旧重下新轻。开放性重要传染源。硬化型肺结核肺广泛损毁、纤维化、气肿、肺大泡伴肺心病结核性胸膜炎湿性/干性结核球(图11-8)第23页/共99页三、血源性结核病1、急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2、慢性全身粟粒型结核病3、急性肺粟粒型结核病(图11-9)4、慢性肺粟粒型结核病5、肺外结核病第24页/共99页四、肺外结核病:1、肠结核病(图11-10)2、结核性腹膜炎3、结核性脑膜炎症4、肾结核病(图11-11)5、生殖系统结核病6、骨关节结核(图11-1211-13)7、淋巴结结核病第25页/共99页第二节第二节 伤伤 寒寒急性消化道
12、传染病临床表现:持续高烧、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玖瑰疹 白细胞减少,夏秋流行,青壮年多发病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尤以回肠 末段淋巴结最为明显 见图11-1511-15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 G G-,内毒素第26页/共99页伤寒杆菌污染食品/水源经口感经口感染。染。蝇消化道回肠末段淋巴组织G-痊带肠淋脾肝胆心肌皮愈菌道巴肌肉肤者结典型败血症过程第27页/共99页二、病理变化1.1.病变部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回肠末段淋巴组织2.2.病变特征:伤寒肉芽肿(图11-14),急性增生性炎症3.3.肠道病变及发展与分期:髓样肿胀期 第一周(图11-16A)坏死期 第二周 溃疡期 第三周
13、 (图11-16B)愈合期 第四周第28页/共99页4 4其它组织器官病变:淋巴结、肝、脾、骨髓:伤寒肉芽肿 中毒性心肌炎胆囊炎并成为重要带菌者皮肤细菌性栓塞 肌肉凝固性坏死第29页/共99页三、结局和并发症1、肠穿孔:是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2、肠出血是伤寒常见的并发症3、支气管肺炎以小儿患者为多。第30页/共99页第三节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肠道传染病一、临床特点: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毒血症、夏秋、儿童及青少年多发二、病因:痢疾杆菌三、病理特点:纤维素性及脓性炎症四、类型:急性、慢性、中毒性见图11-17第31页/共99页类型:1.急性菌痢:病理变化: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纤维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传染病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