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pptx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ppt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1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肉食性鱼小型水生动物小型水生动物浮游动、植物浮游动、植物植食性鱼植食性鱼第1页/共67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一定区域中中各种生物种群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的集合,叫做群落包
2、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群落的概念 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判断: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1)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一个池塘中的鱼类2)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一片森林中的各种植物3 3)一片草地)一片草地4 4)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第2页/共67页农田农田生物生物群落群落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海洋生物生物群落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海洋中除鱼
3、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森林生物生物群落群落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动物及细菌、真菌等。第3页/共67页研究池研究池塘群落塘群落种群种类种群种类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种群位置群落的群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池塘的范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围和边界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特征:物种的
4、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群落结构等。第4页/共67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群落空间结构群落空间结构第5页/共67页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二、群落的物种组成第6页/共67页部分物种名录部分物种名录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云杉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
5、林部分物种名录部分物种名录苦槠、青钩栲苦槠、青钩栲武夷杜鹃武夷杜鹃毛杆玉山竹毛杆玉山竹武夷铁角蕨武夷铁角蕨第7页/共67页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群落中物种数目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丰富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是有差别的的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是有差别的的第8页/共67页我国我国我国我国 南方南方南方南方 北方群落的丰富度?北方群落的丰富度?北方群落的丰富度?北方群落的丰富度?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
6、苔原第9页/共67页从赤道到两极生物种数目(丰富度)如何变化?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气候第10页/共67页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第11页/共67页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怎么变化?第12页/共67页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
7、常比相邻群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边缘效应 平原山地平原山地草地林地草地林地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第13页/共67页1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森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种是阔叶乔木。2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8、例如,在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3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小结第14页/共67页两种草履虫单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什
9、么?资料资料1 1第15页/共67页1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食物的争夺的争夺表现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
10、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竞争。第16页/共67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抢夺水源1、竞争、竞争第17页/共67页结果:结果:水稻和稗水稻和稗子的竞争子的竞争常表现为常表现为相互抑制相互抑制,有时表现,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特点: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越相近的物种间斗的物种间斗争争越激烈。越激烈。第18页/共67页u 竞争竞争 两两种种或或两两种种以以上上生生物物
11、相相互互争争夺夺资资源源和和空空间间等等。竞竞争争的的结结果果常常表表现现为为相相互互抑抑制制,有有时时表表现现为为一一方方占占优优势势,另另一一方方处处于于劣劣势势甚至灭亡甚至灭亡。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CAB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竞争竞争实力悬殊实力悬殊时时(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竞争实力相当实力相当时时相互抑制 (牛与羊)(牛与羊)第19页/共67页2.90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例如,从18451845年到年到1
12、8551855年间,猞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猞猁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雪兔数量猞猁数量猞猁数量雪兔数量雪兔数量雪兔和猞猁雪兔和猞猁相互相互制约制约,它们的种,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定范围内波动。第20页/共67页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植物雪兔雪兔猞猁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之间
13、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的状态。4.资料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作用(竞争竞争);资料);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捕食)。资料)。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
14、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第21页/共67页u 捕食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注意:注意:F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F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为食,亦是捕食关系。植食植食肉食食蝇草第22页/共67页AB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被捕食者:数量多者或先数量多者或先增加先减少者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捕食者:数量少者或数量少者或后增加后减少者后增加后减少者。特点
15、: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量,被捕食者不会被不会被(捕食者捕食者)淘汰淘汰被捕食者被捕食者捕食者捕食者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B生物生物A生物B捕食生物A第23页/共67页竞争与捕食作用的结果有何区别?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劣势,最终灭亡。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数量捕食的结果是两个种群相互制约,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种种群群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种种群群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第24页/共67页1)动物体内:
16、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2)动物体表:虱子、跳蚤3)植物:小麦线虫、菟丝子4)细菌:噬菌体BABA寄主寄主寄生者寄生者3、寄生、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生的结果:寄生者受益寄主受害第25页/共67页 菟丝子营寄生生长,叶片已退化成小鳞片状,无叶绿素,全体呈白色。生长于果树的菟丝子营寄生生长,叶片已退化成小鳞片状,无叶绿素,全体呈白色。生长于果树的树冠层,树冠层,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被缠绕的植物为它,被缠绕的植物为它提供营养提供营养。第26页/共67页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4、互利共生1 1)地
17、衣中的藻类与真菌2 2)白蚁与肠内的鞭毛虫3 3)豆科植物与根瘤菌4 4)人体和肠内的细菌n举例:n特点: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第27页/共67页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第28页/共67页n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互利共生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第29页/共67页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第30页/共67页生物生物A生物生物B生生物物数数量量时间时间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彼此有利,彼此依赖第31页/共67页种间关系辨析(1)寄生
18、与共生的区别相同的是两者都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而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当然是有利的,但对寄主来说,则是有害的。(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生造成危害。寄生者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那就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了。第32页/共67页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关系类型关系类型物种物种关系一般特征关系一般特征实例实例AB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寄生寄生竞
19、争竞争捕食捕食(“”表示有利,表示有利,“”表示有害)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根瘤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彼此抑制种群得利种群得利种群有害种群有害蛔虫和人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水稻和稗草羊与草羊与草狼与羊狼与羊第33页/共67页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时间时间数量数量0捕食捕食竞争竞争共生共生ABC第34页/共67页5 5、种内关、种内关系系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意义:有利于群体取食、御敌、生存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植物的种内斗争:表现在对水分、养料、光照、空气 等无机 环境因
20、素的需求上 动物的种内斗争:表现在为食物、栖所、配偶或其他因素的矛盾而斗争 思考:为什么田间的植物种植不能过密?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第35页/共67页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3、菟丝子
21、与大豆、菟丝子与大豆4、根瘤菌与大豆、根瘤菌与大豆5、鸟与羽虱、鸟与羽虱第36页/共67页1.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 直分层现象。直分层现象。2.分层现象:分层现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地 被物层被物层 3.形成原因:形成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的结果,群落中各植,群落中各植 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反映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四、群落的空间结构(一)群落的空间结构(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第37页/共67页乔木层乔木层灌木层灌木层草木层草木层苔藓地衣层苔藓地衣层第38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落 基本特征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