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学总论躯干肌.pptx





《肌学总论躯干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学总论躯干肌.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第1页/共38页第2页/共38页(二)骨骼肌的形态分为:长肌 短肌 阔肌轮匝肌第3页/共38页(三)骨骼肌的构造每块骨骼肌都由两部分构成:肌腹 肌腱1、肌腹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色红、柔软而有收缩能力。2、肌腱主要由腱纤维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能力,位于肌腹的两端。阔肌的肌腱称腱膜。腱膜(四)骨骼肌的起止和作用1、肌一般都以两端附着于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第4页/共38页 2、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当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对移动。3、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定点定点或起点;在移动骨的附着点,称动点或止点。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第5页/共38页(五
2、)骨骼肌的辅助装置筋膜 滑膜囊 腱鞘等 这些结构有保护和辅助肌活动的作用。1、筋膜 位于肌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1)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内含有脂肪、浅静脉、皮神经以及浅淋巴结和淋巴管等。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深筋膜包被血管和神经,形成筋膜鞘。四肢的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与骨相连,分隔肌束,称肌间隔。第6页/共38页浅筋膜深筋膜深筋膜筋膜鞘肌间隔第7页/共38页 二、各论(一)躯干肌背肌胸肌腹肌膈1、背肌浅群深群 竖脊肌斜方肌背阔肌1)斜方肌位置: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止点: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起点:枕外隆凸、
3、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起点止点第8页/共38页2)背阔肌位置:背下部及胸侧部。止点: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被固定时,可引体向上。斜方肌背阔肌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起点:以腱膜起于下六个胸椎及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棘和髂嵴后部。第9页/共38页3)竖脊肌位置: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竖脊肌第10页/共38页2、胸肌胸肌可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胸上肢肌(1)胸大肌位置:浅表,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也可上
4、提肋以助吸气。胸大肌止点:肱骨大结节嵴。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第11页/共38页(2)胸小肌:起自第3-5肋,止于喙突。神经:胸内侧神经。第12页/共38页(3)前锯肌:为一宽大阔肌,起于18肋外面,止于肩胛骨内侧缘。胸长神经支配。第13页/共38页(2)胸固有肌肋间外肌: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能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内肌的深面,可降肋助呼气。肋间外肌肋间内肌第14页/共38页3、膈位置: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呈穹窿状,隆凸向上。起、止点:起自胸廓下口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中心腱。中心腱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T12,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5、食管裂孔:T10,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T8,通过下腔静脉。作用:主要的呼吸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压,协助排便。主动脉裂孔第15页/共38页名称名称位置位置内容内容主动脉主动脉裂孔裂孔脊柱前脊柱前方方T12主动脉主动脉胸导管胸导管食管裂食管裂孔孔偏左偏左T10食管迷食管迷走神经走神经腔静脉腔静脉孔孔中心腱中心腱偏右偏右T8下腔静下腔静脉脉第16页/共38页第17页/共38页4、腹肌后群前外侧群腹横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肌应掌握的内容:(1)肌的名称 (2)肌的位置和层次(3)肌的纤维方向 (4)肌的作用(5)腹股沟管的位置和通过内容(6)腹直肌鞘、腹白线、脐环的定义第18页/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总论 躯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