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复习.pptx





《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十四章内能及内能的利用复习.ppt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考点1 1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 1 1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_运动,分子间存在着_和_。2 2分子运动 (1)(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2)(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_,热运动越剧烈。不停地做无规则引力斥力无规则运动高第1页/共52页 (3 3)扩散现象 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一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a.a.分子之间存在_;b.b.分子在不停地做_运动。注意 固、液、气三态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间隙无规则 易错点 同种物质间不会发生
2、扩散,如冷水和热水混合;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而不是物质微粒运动形成的,也不是由物体的重力作用引起的,如灰尘飞扬不属于扩散现象。3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和_。引力斥力第2页/共52页考点考点2 2 内能内能1 1内能内能内能物物体体内内部部_分分子子热热运运动动的的动动能能与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_分子动能分子动能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由于分子运动而具有的能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 说明 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因为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
3、着,并且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为零。所有总和第3页/共52页2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温度 在在物物体体的的质质量量、材材料料、状状态态相相同同时时,温度越温度越_,物体内能越大,物体内能越大质量质量 在在物物体体的的温温度度、材材料料、状状态态相相同同时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材料材料 在在温温度度、质质量量和和状状态态相相同同时时,物物体体的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状态存在状态 在在物物体体的的温温度度、材材料料、质质量量相相同同时时,物物体体存存在在的的状状态态不不同同时时,
4、物物体体的的内内能能也也可可能不同能不同高第4页/共52页考点考点3 3 内能的改变内能的改变 1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2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1)做功 说明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2)(2)热传递 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_叫热量。热量的单位:_ _ 说明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如内能、机械能等。增加减少多少焦耳第5页/共52页 比较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与联
5、系做功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区别区别(实质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相互转化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内能的转移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变联系联系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说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_的的等效第6页/共52页考点考点4 4 比热容比热容比热容为4.2104.2103 3 J J 第7页/共52页 说明(1)(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热学性质,它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放热或吸热的多少都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2)(2)对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
6、量时,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更容易变化。所以在内陆地区,以比热容较小的沙石居多,气温变化明显;而在沿海地区,以比热容较大的水居多,气温变化不明显。第8页/共52页比热容 物质的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跟跟密度密度相似相似,也是物质的也是物质的特性特性之一。之一。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比热容是一个确是一个确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因此,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鉴别物质。第9页/共52
7、页考点考点5 5 热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第10页/共52页知识纵横知识纵横1 1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现象及实质现象及实质分子运动分子运动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扩散、蒸发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现象,飞扬的灰尘、机械运动是宏观现象,飞扬的灰尘、液体和气体流动等现象都是物体运液体和气体流动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的结果动的结果第11页/共52页2.2.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第12页/共52页归类示例归类示例类型一类型一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及探究。D D 解析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
8、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物体发生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是水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D D符合题意。第13页/共52页类型二类型二 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A A 解析 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尘土满天飞是固体小颗粒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 A符合题意。第14页/共52页 例3 3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如图18181a1a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
9、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如图b b所示),并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试说出这两次弹测力计_的示数大,其原因是_ b b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 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图a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图b b中,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示数会大一些。第15页/共52页类型三类型三 内能及内能的改变内能及内能的改变D D 解析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0的冰块有内能,故A A错误;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有物体的质量、体积和状态,所以在不
10、确定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只凭温度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故B B错误;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速度无关,故C C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内部分子运动剧烈,内能一定增加,故D D正确。第16页/共52页 例5 5从物理学角度看,如图18182 2所示的情景说明_。图18182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原因是搓手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第17页/共52页类型四类型四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A A 解析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
11、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热量是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是物体含有的。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第18页/共52页类型五类型五 物质的比热容物质的比热容D D 解析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第19页/共52页类型六类型六 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2 220112011盘锦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
12、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第20页/共52页 (1)(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2)(2)分析第1 1、2 2次或第3 3、4 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有关;分析第1 1、3 3次或第2 2、4 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吸收的热量不同。(3)(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温度升高得多。(4)(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一这方法的是_。A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C C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质
13、量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煤油A第21页/共52页 解析(1)(1)记录时间是为了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2)(2)分析1 1、2 2次或3 3、4 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多,由此得出吸收的热量和质量的关系。分析1 1、3 3或2 2、4 4实验数据,可以知道: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吸热的多少和物质的种类有关。(3)(3)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因此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多。(4)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
14、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故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用到等效替代法;通电螺旋管的磁场探究用到了理想模型法。故只有A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第22页/共52页例 20132013宁波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172 2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 g500 g、初温为20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90,吸收的热量为_J_J 甲液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十四 内能 利用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