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学 传染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教学 传染病.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称为共生状态。【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机体防御损伤,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寄生部位而达到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共生状态不存在,而引起机体的损伤,则产生机会性感染。【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
2、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原携带状态:即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没有引起机体明显的组织损伤和病理生理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亦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无明显临床症状,又能排出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感染过程中病原
3、体的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致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传染病流行过程发生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活或者寄生虫。传染性:这是传染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流行病学特征:传染
4、病的流行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基本条件。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再燃和复发见于伤寒、疟疾和细菌性痢疾。【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且24h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极期,乙脑,钩体病,莱姆病。【弛张热】24h
5、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到正常水平。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传染病的治疗原则】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几类?其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处理的有?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有鼠疫、霍乱。甲类城镇2h内,农村不超过6h;乙类城镇6h,农村12h;丙类24h。对乙类传染病中SARS、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和人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类】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DNA的是乙肝病毒
6、,其他为RNA病毒。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何为血清学转换?其临床意义】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临床意义: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经治疗病毒复制下降,传染性低HBeAg阴性的慢性肝炎前c区基因突变前c区启动因子变异。【HBV 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HBsAg:HBsAg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抗HBs:急性感染后期或 HBsAg消失后 (空白期 或 窗口期),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其出现标志着 HBV 感染进入恢复期或乙肝疫苗注射后的
7、标志。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阳性者中,HBV DNA 阳性率为92%左右。抗 -HBe: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抗-HBe阳性者中,16.330% HBV DNA阳性,与前C基因前C区启动子变异有关。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干扰素疗效亦较差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抗-HBc抗HBc-IgM :是 HBV 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IgG :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检测
8、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 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HBxAg: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并对宿主癌基因有激活作用。【乙肝有病毒复制的指标】HBeAgHBcAgHBV-DNAHBV-DANPPreS1,PreS2HBxAg【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甲型和戊型肝炎由粪-口途径传播。【肝炎的临床分型】急性肝炎:黄疸型,非黄疸型慢性肝炎:轻中重型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9、慢性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活动性、静止性。淤胆型肝炎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1)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 :起病急,发热乏力象感冒,消化症状更突出,厌油、恶心、上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黄疸期 :热退黄疸现,症状有所减,肝大有压痛,持续26周恢复期 :4周,自觉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肿大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除了没有黄疸,其他临床表现和黄疸型相似。起病通常较缓慢,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病程多在3个月内。(3)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通常较轻。(4)急性丁型肝炎:临床表现取决于HBV感染的状态。(5)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
10、相似,但是黄疸前期较长,平均10天,症状较重,病程较长。【重型肝炎分型】重症肝炎即肝衰竭(1)急性重症肝炎:亦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于起病14日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脏迅速缩小,肝臭及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出血倾向明显,一般无腹水。(2)亚急性重症肝炎:又叫亚急性肝坏死。于起病14日-14周内出现急性重症肝炎表现的定为亚急性重症肝炎。分为脑病型和腹水型。晚期常有难治性并发症,如严重感染、消化道大出血,一旦出现肝肾综合征,后果严重。病程长,常常超过3个月,已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此型黄疸多较深,腹水明显,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出血倾向。实验室
11、:高白细胞,低血糖、低血胆固醇、低胆碱酯酶。(3)慢性重症肝炎:慢性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HBV携带史。无肝病史及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症肝炎。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史,体征及化验改变。(4)慢加急性重症肝炎 :慢性肝病的基础之上出现急性的肝功能失代偿。【肝炎常见并发症】肝内并发症:多发生于HBV、HCV感染,主要有肝硬化、肝癌、脂肪肝。肝外并发症:胆道炎症、胰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贫性贫血、心肌炎、肾小球肾炎等。重型肝炎:产生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干扰素IFN绝对禁忌症】血清胆红素正常上限值两倍。失代偿
12、性肝硬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器官病变,精神病史,未控制癫痫。酗酒、妊娠、吸毒。中性粒细胞数1.0109/L.血小板50109/L。【干扰素IFN相对禁忌症】甲状腺疾病,银屑病既往抑郁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总胆红素51mmol/L,特别是以间质胆红素为主者。【干扰素治疗不良反应】类流感综合征,骨髓抑制,精神神经症状,失眠、轻度皮疹、脱发,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R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为单链RNA病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
13、 艾滋病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40, 710天或达3周, 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2)意识障碍 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早的12天,多在38天出现。3)抽搐 呈局部或全身抽搐,多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与程度各异。4)呼吸衰竭:中枢性为主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如双吸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外周性呼吸衰竭先快后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5)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延髓麻痹: 痰鸣、吞咽困难,言语与呼吸障碍。前庭小脑 : 眼球震颤,瞳孔变化。植物神经: 面红,多汗偏侧出汗,皮肤过敏及大小便失禁。暂时瘫痪,单瘫,全瘫,偏瘫。肌张力增高,眼球运动障碍。6)循环衰竭:(三)恢复期 多
14、2周内完全恢复。重者(5%20%)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积极治疗下6月内不恢复为后遗症。(四)后遗症期 指患病6个月后所存在的症状【惊厥与抽搐的治疗】1.脑水肿: 脱水,激素 2.呼吸道阻塞: 吸痰、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高热: 降温 4.脑实质损害: 镇静剂,安定,亚冬眠疗法,苯巴比妥预防【莱姆病分期及临床表现】潜伏期332天 平均9天 典型表现分三期第一期(局部皮肤损害期):1皮肤损害的三大特征:慢性游走红斑、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淋巴细胞瘤。2伴发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淋巴结肿、关节痛、肌肉痛。第二期(播散感染期):1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恶心呕吐、项强、
15、角弓反张)2循环系统症状:心音低钝、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第三期(持续感染期):1大关节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关节炎。2伴体温升高和中毒症状。【疟疾的临床表现】1.突发寒战高热:寒战:持续20min-60min,伴体温迅速上升高热: 体温可达40C .头痛、酸痛,乏力,无明显中毒症状,持续2-6小时2.大汗,体温骤降,自觉症状缓解,乏力,30min-1h3.间歇期:间日疟,卵形疟48h,三日疟72h,恶性疟无规律:36-48h4.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多有贫血和脾大【试述疟疾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区、输血史临床表现: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贫血和脾大。辅助检查:血涂片或骨髓涂片检查,有确诊意义诊断性治疗:有症状,但疟原虫检查阴性,可试用氯喹3天,服药后24-48h热退而无再发作。【疟疾的治疗】 控制发作的药物:机理-杀死红细胞内裂殖体,代表药:奎宁、氯喹、青蒿素; 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机理-杀死肝细胞内的裂殖体,代表药:伯氨喹;用于预防的药物:机理-可杀死各种未成熟的裂殖体,代表药:乙胺嘧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