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1【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 2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新人教版(限时:40 分钟)基础对点练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10tt2,则该质点( ) 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s2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9 m/sC任意相邻 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 mD经 5 s 速度减为零D D 对比位移公式对比位移公式 x xv0tv0tat2at2 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可知质点运动的初速度为 1010 m/sm/s,加
2、速度为,加速度为2 2 m/s2m/s2,A A 错误;前错误;前 2 2 s s 内的平均速度为内的平均速度为 m/sm/s8 8 m/sm/s,B B 错误;由错误;由 xxat2at2 可知任意相邻可知任意相邻 1 1 s s 内的位内的位移差都是移差都是 2 2 m m,C C 错误;由错误;由 v vv0v0atat 知经知经 5 5 s s 质点速度减为质点速度减为零,零,D D 正确正确 2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 2 s,整列车通过他历时6 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导学号:84370018】A3 节 B6
3、 节C9 节 D12 节C C 第一节车厢的长度第一节车厢的长度 x1x1atat,列车的长度,列车的长度 x xat2at2,t t 是是 t1t12 / 11的的 3 3 倍,则倍,则 x x 是是 x1x1 的的 9 9 倍,故倍,故 C C 正确正确 3(2018南昌“三校”第二次联考)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 v 时发生位移 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 v 时发生位移 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v)2 B2v2 x2x1C(v)2 D.v2 x2x1D D 设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设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 a,速度分别为,速度分别为 v1v1、v2v2
4、和和 v3v3,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 v vv v2ax12ax1,v vv v2ax22ax2,且,且v2v2v1v1v3v3v2v2vv,联立以上三式解得,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a a,故,故 D D 正确正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推论4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 n s 内的位移为x 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导学号:84370019】A. m/s2 B. m/s2C. m/s2 D. m/s2D D 第第 n n s s 内位移为内位移为 x x m m,该秒内平均速度大小为,该秒内平均速度大小为 x x m/sm/s,与,与该秒内中间时刻瞬时速度
5、相等,则该秒内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相等,则(n(n0.5)0.5) s s 时瞬时速度大时瞬时速度大小也为小也为 x x m/sm/s,即,即a(n0.5)x所以 a m/s2,选项 D 正确5(多选)如图 126 所示,光滑斜面 AE 被分成四个距离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 A 点从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26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vBvCvDv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tE2tBtCtD3 / 11C物体从 A 到 E 的平均速度v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ABCABC 物体在斜面上滑下时,加速度是不变的,又因为物体在斜面上滑下时,
6、加速度是不变的,又因为它们的间距相等,根据公式它们的间距相等,根据公式 v2v22as2as 可得可得vBvCvDvEvBvCvDvE1212,选项,选项 A A 正确;由正确;由公式公式 t t可得可得 tBtCtDtEtBtCtDtE1212,即,即tEtE2tB2tBtCtCtDtD,选项,选项 B B 正确;物体从正确;物体从 A A 到到 E E 的平均速的平均速度,度,B B 点的瞬时速度点的瞬时速度 vBvB,故选项,故选项 C C 正确;由正确;由于加速度相等,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而通于加速度相等,即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而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不相等,所以通
7、过相等的位移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不相等,所以通过相等的位移的速度增量不相等,选项的速度增量不相等,选项 D D 错误错误 6(多选)如图 127,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 AB、BC、CD 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84370020】图 127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 CD4 mC可求得 OA 之间的距离为 1.125 mD可求得 OA 之间的距离为 1.5 mBCBC 设加速度为设加速度为 a a,时间为,时间为 T T,则有,则有 xxaT2aT21 1 m
8、m,可以求得可以求得 CDCD4 4 m m,而,而 B B 点的瞬时速度点的瞬时速度 vBvB,所以,所以 OBOB 之之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 xOBxOB3.1253.125 m m,OAOA 之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4 / 11xOAxOAxOBxOBxABxAB1.1251.125 m m,即,即 B B、C C 选项正确选项正确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7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照片与实际尺度比例为 110),如图 128 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0.01 s,则小石子的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
9、 图 128B10 mA6.5 m D45 mC20 m C C 由图可知,由图可知,ABAB 的长度为的长度为 2 2 cmcm,即,即 0.020.02 m m,则实际,则实际的下降高度为的下降高度为 0.20.2 m m,曝光时间为,曝光时间为 0.010.01 s s,所以,所以 ABAB 段的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m/s2020 m/sm/s;由于时间极短,;由于时间极短,故故 A 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2020 m/sm/s,由自由落体,由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位移关系式 v2v22gh2gh 可得可得 h
10、h m m2020 m m故选故选 C.C.8一物体自空中的 A 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3 s 后物体的速率变为 10 m/s,则关于物体此时的位置和速度方向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 ) 【导学号:84370021】A在 A 点上方 1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B在 A 点下方 1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在 A 点上方 7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D在 A 点上方 75 m 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 C 设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由竖直上抛公式设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由竖直上抛公式v vv0v0gtgt,物体的初速度为,物体的初速度
11、为 v0v0v vgtgt4040 m/sm/s,物体的位,物体的位5 / 11移为移为 h1h1(v0(v0v)v)7575 m m,物体在,物体在 A A 点的上方,点的上方,C C 正确,正确,D D 错错误;设此时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的初速度误;设此时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的初速度v0v0v vgtgt2020 m/sm/s,物体的位移为,物体的位移为 h2h2(v0(v0v)v)1515 m m,物体仍然在,物体仍然在 A A 点的上方,故点的上方,故 A A、B B 错误错误 9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
12、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的 O 点向上抛小球,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 T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P 点,小球离开 P 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由 T1、T2和 H 的值可求得 g 等于( ) A. B.8H T2 2T2 1C. D.4H T2 2T2 1B B 由题意知由由题意知由 O O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则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则 h1h1g2g2,由,由 P P 点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h2h2g2g2,则,则 H Hh1h1h2h2,联立以上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课时 分层 集训 变速 直线运动 规律 及其 应用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