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标准积分表.pdf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标准积分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项目标准积分表.pdf(2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核 项目 分 数 阶段 年度 临床实践(200 分)医学理论(100 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100 分)阶段综合考 核 (100分)总 分 主管病床和门急诊情况 病案书写质量 处理常见病及诊疗操作技能 轮科、专科理论考核 无医疗差错及事故 住院总或二值 带 教 公共必修课 专业理论必修课、选修课 业务学习 综 述 论 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服务态度 出勤率、劳动纪律 履行本岗位职责、遵守医院规章制度 服从工作安排 团结协作 政治活动及社会活动 第一 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二 阶段 第四年 第五年 自1999年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与之相
2、对应的是每年毕业学生的人数也是年年上涨,导致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从2008年起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必修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6学时。通过此课程的开设,全程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就业等相关知识的传授,以此提升他们的就业力,积极促进他们的充分就业。哈佛大学曾经
3、进行了一个关于人生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他们在一群智力、年龄、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中调查发现: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根本没有目标。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事业平平;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
4、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社会“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从此案例可以看出,人有没有目标对未来的道路影响很大,有目标的人终究能成就一番事业,而没有目标的人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甚至怨天尤人,碌碌无为。(俄)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由此可知:职业院校的学生如果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进而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也会缺乏学习的动力。调查实证研究证明,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
5、方面是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无人可招、无人可用。俗话说:“关系是泥饭碗,文凭是铁饭碗,能力是金饭碗。”经济评论家张其金在情感心理学之情境一书中指出:“个人成功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学生能力的高低、情商的高下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可见,造成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知识、能力、素养的不足。哲学家曾说过:“细节差之毫厘,结果谬之千里”。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学生在求职中,由于求职简历撰写的没特色,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面试中不懂得相关的技巧,均导致求职的失败,这些细小的问题决定了他的就业,影响了他们的前程。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课程教学大纲看,一年级的
6、教学内容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是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包括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就业指导(具体包括搜集就业信息、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求职心理调适)。以上可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去学习和成长;有助于引领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把握通用技能,提高个人素质;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就业信息,懂得撰写求职简历,熟悉面试技巧,善于调适求职心理;在指引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人职匹配的、正确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个人信仰;在指引学生提高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个人素质时,可以促使
7、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提高他们就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升他们的就业力,促进他们的充分就业,有利于他们实现自己的置业梦、事业梦、人生梦,最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1.2.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次召集学生进行座谈交流,此外又作了问卷调查,由此总结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2.1.师资队伍单一,水平参差不齐。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主要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人员,如学工处和就业办的老师、系部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在思想上很重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地备课、上课,但他们毕业
8、于不同的专业,都不是科班出身,又几乎没有机会参加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以至于他们相应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经验都不一样,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上课效果很不理想。1.2.2.教法单一,基本上是采用灌输式的传授法。任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在下面洗耳恭听,勤于笔记,但有时还是一知半解,或者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理解和掌握了很多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确是一头雾水。就调查了解来看,很多学生通过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也曾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是往往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学生们也通过课堂的学习,懂得了撰写求职简历的要求,但是在实际
9、撰写中,确是举步艰难,写得大同小异,毫无特色。学生们也掌握了相关的求职面试技巧,但是在实际的面试中确是未试先怕,试中方寸大乱,要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无言以对。由此可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的整合和教法的完善迫在眉睫。1.3.将全程体验教学法引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 1.3.1.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和时代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号)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10、。显然,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将全程体验教学法引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循序渐进地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知识,锻炼技能,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1.3.2.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需要 学生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必然要遵循人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即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深入地学习思考,从量变到质变的思想升华过程。研究表明,对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到10%;对于听到的信息,我们能学到15%;但所体验过的事,我
11、们却能学习到80%。全程体验式教学法讲究的是“全程”和“体验”,全程学习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全程”强调的就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浅入深、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验”强调的就是一种实践,一种亲身经历。全程体验式教学法较好地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可见,将全程体验式教学法引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需要,吻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内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1.3.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本身特点的需要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
12、的课程,它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着重点在“用”。如,学完“简历撰写”的知识点后,学生可以自己撰写自己的求职简历等。然而目前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使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运用的效果不好,不是不懂得写个人的求职简历,就是写的不像个人简历,或者是撰写的个人简历毫无个人特色。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得到应该的实践和操练,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将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就是有效改正之前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其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成果,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1.3.4.全程体验式
13、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有利于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即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现立德树人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全程体验式教学强调在一种融合的、开放的、平等的学习氛围中,“以人性为本位”的教育观念,通过讲授“职业规划”的知识点,可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人职匹配的职业理想、进而树立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职业理想,最后树立起崇高的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职业理想。在讲授“职业素养”的知识点时,通过联合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个人素质的锻炼;在实习单位中,可以培养、锻炼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的教学,
14、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目的。1.4.国内外研究现状 体验教育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杜威、皮亚杰等人的教育思想与观点之中: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是教育哲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教育者应该对儿童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如果教育者能对活动加以选择、利用和重视,以满足儿童的天然欲望,使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是非常有意义的。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
15、展。“从经验中学”,就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是体验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杜威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改造,强调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的思想,为体验教育在中国的实践探索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哲学界已经取得共识:“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在教育界,各科教师也将体验教学法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验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上进行检索,只显示6条记录,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内涵、特点、
16、意义、价值等。如赵荣生;宋宏福2013年9月在教学研究发表的体验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课教学探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一文,文亚西2014年6月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课程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一文。全程教育,即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日本在1988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住院 医师 规范化 培训 考核 项目 标准 积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