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册语文教案完整.pdf





《第11册语文教案完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册语文教案完整.pdf(1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表本组教材以优美的语言和奇特的想象,引领人们不入美丽的大自然之中,单元分析去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个种美好的感受。山中访友是一篇有想象的佳作,作者用山里“朋友”这个新奇的构思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天地,向人们传递了作者对山中景物的深厚感受。山雨则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清新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山雨和大自然的喜爱。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领人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草虫如人类一样有自己的住所,工作,情感,有着各自生活。峪索溪峪的“野”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峪天然野性的美,生动的语言让读
2、者感受身临其境。四篇课文通过对大自然一景一物的细致描绘,让人们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山中访友 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掌握本课 8 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3、,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5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6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读背并积累古诗句。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难点: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
4、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1012 课时单元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关键单元课时备注1/1401.1.山中访友山中访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写 8 个生字,正确读写“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与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
5、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2.学习通过联想与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一、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大意;感悟古桥的特点及写法。二、学习单元导读。二、学习单元导读。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本第 1 页的单元导语,看看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本单元的学习要点:1.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大自然。2.体会作者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体会作者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怎么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的。三、导入新课。三、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的脚步,带着满怀的好
6、心情,去山中访友,去领略一下作者那寄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四、预习检查。四、预习检查。在上课之前我们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师生相机正音。2检查生字书写情况,投影课前书写的生字,师生点评,再练写。3小组合作分段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准确、通顺。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一)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2/140(二)默读批注(二)默读批注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1
7、.老师巡视,检查同学们批注情况。2.小组交流讨论批注内容。(三)品析感悟(三)品析感悟 1 13 3 自然段自然段1.品析一二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心情好,高兴)(1)哪些词语体会出作者的心情?(2)出示露水、栀子花、幽径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3)怀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两段话。2.品析第三自然段,感受古桥的品质。(1)自读自悟,作批注。(2)小组交流讨论:古桥有什么品质?作者是怎样写的?(3)教师相机引导感悟: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
8、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服务认真,默默无闻,任劳任怨。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1.学生完成:“精练反馈”。2.小
9、组代表汇报答案,师生点评。七、课后巩固。七、课后巩固。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哪些朋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140【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一、明确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中好朋友特点,学习作者采用拟人、比喻、排比的表现方法。二、听写词语。二、听写词语。邀请、俯身、瀑布、陡峭、身躯、蕴含、侠客、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岁月悠悠三、品析探究三、品析探究(一)在树林里。(一)在树林里。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朋友?是怎样写的?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重点引导感悟:出示句子一:“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
10、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句子二:“我靠在一棵树上,在年轮里旋转、流淌。”a.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b.闭上眼睛想象文字描写的物我交融的情景。c.有感情地朗读。(二)山中的一切。(二)山中的一切。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朋友?是怎样写的?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重点进行如下训练和感悟:(1)第一句是什么句?为什么用反问句?(2)这段话写了哪些朋友?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3)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
11、和欢乐。4/140(4)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道:“_”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5)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这些朋友的?(比喻、拟人、排比)有什么好处?(6)仿写:你好,芬芳的落花!_你好,_!_(三)默读第六七自然段。出示第六自然段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出示第七自然段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
12、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3.结合山雨,想一想山雨会是怎么下?4.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四)默读第八自然段。1.这段话描写什么时候的景色?(傍晚)从哪里知道的?2.再读第一自然段,发现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作者在山中访友的时间长;前后照应)四、课堂检测四、课堂检测。1.学生完成:“精练反馈”。2.小组代表汇报答案,师生点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5/1402 2山山雨雨【导学目标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3.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
13、的秀美。【课堂导学】【课堂导学】一、课堂诊断导入一、课堂诊断导入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2.根据第 2 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重点导学二、重点导学1.合作学习: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山雨的韵味在哪儿呢?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体会山林
14、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比喻句)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写出阅读感受。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品“融化”一词之妙)理解“这清新
15、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2.各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6/1403.感情朗读四、小结评价四、小结评价课文通篇写出了山雨的美妙、神奇,蕴含着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作者之所以能够这么贴切地表现山雨,把山雨写得灵动,是因为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精练反馈精练反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雨来听雨声无字的歌谣由远而近山雨山雨雨中观林色色彩分明嫩绿流动雨韵雨后品山静鸟儿啼啭水珠丁冬【教学反思教学反思】3.3.草虫的村落草虫的村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
16、、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一、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章脉络。7/140二、二、谈话导入。谈话导入。1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
17、密无间,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走进草虫的村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简介本文体裁:散文三、预习检查。三、预习检查。在上课之前我们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师生相机正音。(1)词语:“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2)正音,读出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并在文中注音,联系课文句子多读几遍。草茎(jngjng)洞穴(xu xu)散布(snsn)散聚(snsn)2检查学生生字书写情况,投影学生课前书写的生字,师生点评,再练写。提示学生注意:“谧”右面不要写成“益”;“巷”第八笔是“横”3小组
18、合作分段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准确、通顺。四、理清脉络。四、理清脉络。1朗读课文后思考:课文分了几个层次来写?2.小组交流汇报。3.形成共识:第一层(第 1 自然段):是总起,交待了这次奇异游历的特殊氛围和心情。第二层(第 2-9 自然段):叙写了奇异游历的全过程。第三层(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五、整体感受:五、整体感受:1.思考“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中看到什么奇妙的东西?”2.小组交流讨论。如: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等等。3.课文题目草虫的村落,“村落”本来指_,在课文里指 _,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_的感情六、检测反馈。六、检测
19、反馈。1.学生完成“精练反馈题”。2.小组代表汇报答案,师生点评。七、总结回顾。七、总结回顾。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属于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探究。8/140【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一、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文章独特的写法。二、听写词语。二、听写词语。1.听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2.互评互改。三
20、、讨论交流,探究品味。三、讨论交流,探究品味。(一)从“归来的游侠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1.出示课件:“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终于走出一条路。”2.小组交流讨论:哪些词语写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3.教师相机引导:(1)什么是“傲然”?从“傲然”“左冲右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如果是你迷了路,你心里会怎样想?会怎样做?(从对比中体会出这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它具有游侠一样的品质,不服输,不气馁,终于走出了困境。体会到了勇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3)谁来读一读这几句话,让小游侠在我们的朗读中更显得勇敢?9/140(4)云游四方,回到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游侠”的?你感
21、受到他们的快乐了吗?(5)它们是怎样“招呼”和“寒暄”的?(6)探求写法:作者用了什么写法让小虫子们简单的接触写得生动有趣?(作者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再加上他自己独特的想象与联想。)(二)从“和谐的生活”“和谐的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1.出示课件:“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2.小组交流讨论:作者是怎么表现它们的和谐生活的?3.教师相机引导:(1)从“南国的少女”“俏丽”中,你发现了什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把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比喻南国的少女有什么好处?(写出了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的妩媚多姿。)(3)“攀谈得很投机”,它们之间会攀谈什么呢?请发挥你的
22、想象。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他们相处的和谐融洽,在一起生活其乐融融。)(三)从“音乐演奏会”“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1.出示课件: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2.小组交流讨论:作者是怎么赞美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音乐?3教师相机指导:(1)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2)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3)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四)从“村
23、民的劳动”“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1.出示课件: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2.讨论交流,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他们的勤勉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行色匆匆、赶着路等)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四、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四、升华情感,进行练笔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10/140(2)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说说
24、你去观察过什么?五、精练反馈,学习语用。五、精练反馈,学习语用。1.学生完成“精炼反馈题”。2.小组交流,代表汇报,师生点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4 4索溪峪的“野”索溪峪的“野”【导学目标导学目标】、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课堂导【课堂导学学】一、课堂诊断导入一、课堂诊断导入1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索溪峪的“野”。2.读了课题,老师有疑问了:“索
25、溪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这里的“野”是什么意思?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和预习自测。2.我们知道“索溪峪”的意思了,至于为什么说索溪峪是“野”的?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将课文自由地、快速地读几遍。3.学生解疑。如有困难,则教师提示:“野”的本来意思是什么?那么在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11/140由此引导学生得出“野”在文中的意思是: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饰的。4.那么文章从哪些些方面写了“索溪峪”原始、自然的野趣呢?(山、水、野物以及人)三、重点导学三、重点导学1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索溪峪的山、水、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语文教案 完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