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洞口工程(一)施工方案 根据我集团公司多年隧道施工的经验及雁门关隧道出口位置的具体情况,经过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综合分析比较后,决定进洞前先完成地表排水系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自上而下,边挖边护的洞口加固处理方法:洞口仰坡、明洞边坡采用锚、网喷混凝土加固技术,明洞挖方在满足机械开挖的条件下,使用挖掘机开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装运弃碴至指定弃碴位置,人工辅助修坡。不能直接用机械开挖的次坚石采用定向弱爆破,人工辅助机械装运弃方。进洞采用先施工作超前小导管,短进尺,弱爆破,快循环,早封闭的施工方案。(二)施工方法 洞口工程开挖及施工步骤见图 7-1。(1)首先开挖并施作
2、洞口边仰坡截水沟,以截排地表水,截水天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筑龙网 合力打造 距边仰坡开挖边缘不小于 5m,沟底纵坡不小于 3。排水沟与路基排水系统相衔接。(2)开挖洞口顶部及明挖部分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均自上而下进行,能用机械直接作业的,均选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或人工不能直接开挖的土石方,采用浅孔台阶控制爆破开挖。开挖形成的坡面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封闭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坡面坍塌。(3)沿开挖轮廓线打超前小导管(长 3.5m)注浆,小导管间距 40cm,并外露 1m 以便于与钢格栅相连接。(4)用类围岩的施工方法开挖暗洞 2m,完成支护体系。(5)定位放线,组装台车,绑扎钢筋,浇筑明
3、洞及暗洞钢筋混凝土。(6)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时拆模,施做明洞防水层,两侧对称回填。二、洞门施工 雁门关隧道左线洞门为端墙结构,右线洞门为偏压式结构,设计有外装修,同时洞门及地表做了景观美化设计,因此在明洞施工完,安排合理时间进行左右线洞门施工,并做好景观设计。同时恢复植被,搞好绿化。三、正洞洞身工程(一)开挖作业 隧道开挖作业根据不同围岩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开挖方法。其中左线隧道开挖方法见表 7-1;右线隧道开挖方法见表 7-2。左线隧道分段开挖方法表 表 7-1 序号 里程(桩号)长 度(m)围 岩类别 开挖方法 支护形式 1 ZK110+270+630 360 IV 全断面 22 砂浆锚杆、
4、网喷混凝土 2 ZK110+630+850 220 II 短 台 阶 半断面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3 ZK110+850 ZK111+070 220 IV 全断面 22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续表 4 ZK111+070+350 280 II 短 台 阶 半断面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5 ZK111+350+618 268 III 半 断 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6 ZK111+618+649 31 I 双 侧 壁 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7 ZK111+649+760 111 I
5、II 半 断 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8 ZK111+760+800 40 I 双 侧 壁 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9 ZK111+800 ZK112+050 250 III 半 断 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0 ZK112+050+070 20 I 双 侧 壁 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11 ZK112+070+625 555 III 半 断 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2 ZK112+625+670 45 I 双 侧 壁 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
6、锚杆、网喷混凝土 13 ZK112+670+785 115 III 半 断 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4 ZK112+785+830 45 II 双 侧 壁 导坑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右线隧道分段开挖方法表 表 7-2 序号 里程(桩号)长度(m)围 岩类别 开挖方法 支护形式 1 YK110+200+587 387 IV 全断面 22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2 YK110+587+810 223 II 短台阶 半断面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3 YK110+810 ZK111+045 235 IV
7、全断面 22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4 YK111+045+346 301 II 短台阶 半断面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土 5 YK111+346+627 281 III 半断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6 YK111+627+657 30 I 双侧壁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7 YK111+657+745 88 III 半断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8 YK111+745+780 35 I 双侧壁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9 YK111+780 YK112+030 2
8、50 III 半断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0 YK112+030+050 20 I 双侧壁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11 YK112+050+620 570 III 半断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2 YK112+620+665 45 I 双侧壁导坑 长管棚、型钢支撑、锚杆、网喷混凝土 13 YK112+665+785 120 III 半断面 正台阶 超前锚杆注浆、425 格栅,钢架支撑、网喷混凝土 14 YK112+785+815 30 II 双侧壁导坑 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25 砂浆锚杆、网喷混凝
9、土(二)钻爆设计、类围岩段台阶法开挖爆破设计见图 7-2;类围岩段全断面开挖爆破设计见图 7-3。(三)作业循环时间 1.类围岩及类浅埋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3。类围岩及类浅埋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 7-3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及类浅埋 1 测量 30min 2 管棚施作 240 min(按进尺平均到每一循环)3 左侧壁导坑开挖 90 min 4 左侧壁导坑支护 210 min 5 右侧壁导坑开挖 90 min 6 右侧壁导坑支护 210 min 7 中间上部开挖 90 min 8 中间上部支护 210 min 9 中间下部开挖 90 min 10 中间下部支护
10、180 min 11 循环进尺 1.5 m 12 日进尺 1.5 m 13 月均进尺 45 m 2.类围岩半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4。类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 7-4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 1 测量 30min 2 超前小导管 180min(按进尺平均到每一循环)3 钻孔 240 min 4 装药爆破 120 min 5 通风排烟 30 6 清理危石 30 min 7 初喷 30 min 8 出碴 180min 9 支护 240min 10 循环进尺 2m 11 日进尺 2.67m 12 月均进尺 80m 3.类围岩半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5。类围岩半断面开挖作业循
11、环时间表 表 7-5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 1 测量 30min 2 超前小导管 180min(按进尺平均到每一循环)3 钻孔 150 min 4 装药爆破 100 min 5 通风排烟 30min 6 清理危石 30 min 7 初喷 30 min 8 出碴 100 min 9 支护 200 min 10 循环进尺 2m 11 日进尺 3.4m 12 月均进尺 100m 4.类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2-6。类围岩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 7-6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 1 测量 30min 2 超前锚杆 120min(按进尺平均到每一循环)3 钻孔 180min 4 装药
12、爆破 100min 5 通风排烟 30 6 清理危石 30min 7 初喷 30min 8 出碴 180min 9 支护 150min 10 循环进尺 3m 11 日进尺 5.0m 12 月均进尺 150m 5.类围岩半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7。类围岩半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 7-7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 1 测量 30min 2 超前锚杆 120min(按进尺平均到每一循环)3 钻孔 130min 4 装药爆破 80min 5 通风排烟 30 6 清理危石 30min 7 初喷 30min 8 出碴 100min 9 支护 120min 10 循环进尺 3m 11 日进尺 6.
13、7m 12 月均进尺 200m 6.类围岩全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 7-8。类围岩全断面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表 7-8 序号 工序名称 类围岩 1 测量 30min 2 钻孔 180min 3 装药爆破 120min 4 通风排烟 30min 5 清理危石 30min 6 出碴 180min 7 支护 150min 8 循环进尺 4m 9 日进尺 8.0m 10 月均进尺 240m(五)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1.放样布眼 钻眼前,测量人员要用红铅油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 5cm。在直线段,可用 35 台激光准直仪控制开挖方向和开挖轮廓线。2.定位开眼 采用钻孔
14、台车钻眼时,台车与隧道轴线要保持平行。台车就位后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他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 3cm 和 5cm 以内。3.钻眼 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有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台车下面有专人指挥,以确保周边眼有准确的外插角(眼深 3m 时,外插角小于 3;眼深 5m 时,外插角小于 2),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 15cm。同时,应根据眼口位置及掌子面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4.清孔 装药前,必须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于炮眼直径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和吹净。5.装
15、药 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要“对号入座”。所有炮眼均以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 20cm。6.联结起爆网路 起爆网路为复式网路,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联结时要注意: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应相同;引爆雷管应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簇导爆管自由端 10cm 以上处。网路联好后,要有专人负责检查。7.瞎炮的处理 发现瞎炮,应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应尽量靠近炮眼。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则应参照公路隧道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8.质量检验标准(1)超欠挖。爆
16、破后的围岩面应圆顺平整无欠挖,超挖量(平均线性超挖)应控制在 10cm(眼深 3m)和 13cm(眼深 5m)以内。(2)半眼痕保存率。围岩为整体性好的坚硬岩石时,半眼痕保存率应大于 80%,中硬岩石应大于 70%,软岩应大于 50%。(3)对围岩的破坏程度。爆破后围岩上无粉碎岩石和明显的裂缝,也不应有浮石(岩性不好时应无大浮石),炮眼利用率应大于 90%。(六)超前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超前长管棚注浆预支护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钻深孔工艺流程。钻深孔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5-1。(2)钻深孔的操作要点。液压台车的钻杆长度为 4.3m、5.525m,钻深孔时必须接杆。因此,随着孔深的增长,
17、需要对回转扭距、冲击功及推力进行控制和协调,尤其要严格控制推力,不能过大。为了确保钻杆接头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钻杆联结套应与钻杆材质相同,两端加工内螺扣(配合钻杆首尾端外螺扣),联结套的壁厚10mm。钻杆连接套见图 7-4。为防止钻杆在推力和振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上下颤动,导致钻孔不直,钻孔时,应把扶直器套在钻杆上,随钻杆钻进向前平移。1)台车就位固定后,由测量工站在台车臂托蓝上准确画出钻孔位置。2)施钻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影响施钻精度。3)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进 20cm 后转入正常钻速。4)第一节钻杆钻入岩层,尾部剩余 2030cm 时停止钻进,人工用两把管
18、钳卡紧钻杆(注意不得卡丝扣),钻机低速反转,脱开钻杆。钻机导轨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端安装好联结套,钻机低速送至第一根钻杆尾部,方向对准后联结成一体。5)起拱线以上的孔位,由于台车大臂离地面较高,不便装卸钻杆,这时应将大臂落下,人工在地面安好钻杆后,大臂重新升起就位。6)每次接长钻杆,均可按上述方法进行。7)换钻杆时,要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有无损伤,中心水孔是否畅通等,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以确保正常作业。8)引导孔直径应比棚管外径大 1520mm,孔深要大于管长 0.5m 以上。9)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按同样方法拆卸钻杆,钻机退回原位。(3)顶管的工艺流程 1)顶管工艺流程
19、,顶管工艺流程图见图 5-2。2)顶管工艺及作业要点。采用大孔引导和棚管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棚管注浆的引导孔,然后利用钻机的冲击和推力(顶进棚管时凿岩机不使用回转压力,不产生扭距)将安有工作管头的棚管沿引导孔顶进,逐节接长棚管,直至孔底。(A)管件制作:棚管采用89 普通钢管,钢管节长为 6m,管棚长度 20m,因此必须接长。棚管接长时先将前一根钢管顶入钻好的孔内再联结。事先加工好的管节联结套,要预先焊接在每节钢管两端,便于联结。第一根钢管前端焊上合金钢片空心钻头,以防管头顶弯或劈裂。见管节联结套示意图 7-5。接长管件应满足管棚受力要求,相邻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避免接头在同一断面受力
20、。使用 H174 双臂液压钻孔台车施作大管棚施工时,一个大臂用于钻引导孔 (102 冲击钻头、见示意图 7-6),另一大臂用于顶进89 棚管。在顶管大臂的凿岩机上必须安装与管棚直径相应的钢管顶进联接套(见示意图 7-7),并在大臂上改换特制钢管扶直器(见示意图 7-8)。待引导孔钻好后,使用顶管大臂进行顶进作业。(B)顶管作业:将钢管安放在大臂上后,凿岩机对准已钻好的引导孔,低速推进钢管,其冲击压力控制在1.82.0MPa,推进压力控制在 46MPa。(C)接管:当前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孔外剩余 3040cm 时,开动凿岩机反转,使顶进联结套与钢管脱离,凿岩机退回原位,大臂落下,人工装上后一节钢
21、管,大臂重新对正,凿岩机缓慢低速前进对准前一节钢管端部(严格控制角度),人工持链钳进行钢管联结,使两节钢管在联结套处联成一体。凿岩机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钢管。(D)棚管补强:为了加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按设计将管棚钢管全部打好后,应先用钻头掏尽钢管内残碴,进行钢管补强。补强方法:一般地段,在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形成钢管混凝土;坍方及围岩破碎且富水地段,钢管内先放置20 钢筋笼,再向管内注水泥浆(水灰比 1:1)或水泥水玻璃浆液(双液比 1:0.5,水玻璃浓度为 3035Be)。(4)机具设备和劳动力组织 1)机具设备 机具设备见表 7-9。管棚施工机具设备表 表 7-9 序号 设备名称
22、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H174 液压钻孔台车 台 1 双臂、瑞典产 2 汽车 台 1 运料 3 交流电焊机 台 1 4 2TGZ-60/210 注浆机 台 1 锦西注浆泵厂产 5 链钳 把 2 6 管钳 把 2 7 大号扳手 把 2 8 大锤 把 1 9 钻杆 根 5 10 102 冲击钻头 个 2 钻引导孔用 11 76 冲击钻头 个 2 掏管用 12 钻杆联结套 个 4 购置 13 钢管顶进联结套 个 2 自制 14 注浆混合器 个 2 自制 2)劳动力组织。分为 2 个工班进行作业,每工班 12 人,其中:施工指挥 1 人,施工技术指导 1 人,测量工 1 人(负责布孔、定位、量
23、测、质量检查),台车凿岩机司机 1 人(负责钻孔、下管),普通工 4 人(负责装卸钻杆、装接钢管),电工 1 人(负责供水供电),电焊工 1 人,汽车司机 1 人(负责运料),洞外调度 1 人。2.超前小导管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根据设计,小导管选用50 焊管,L=4.5m,小导管布置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外倾斜,外插角一般为 56。注浆压力应根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 0.51.0MPa,纵向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的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不宜小于 1.0m,环向间距根据设计取 30cm。(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 5-3。(2)施工要点。双排管或多排管布置时,为避免串浆,可分层施工,即先打一排
24、管,注完浆后再打下一排管。1)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调查分析地质情况,按可灌比或渗透系数确定注浆类型;渗入性注浆要通过实验确定注浆半径、注浆压力、单管注浆量,选取导管间距;加工导管,准备施工器材;准 备施工队伍,培训施工人员。2)钻孔打小导管。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作标记。用钻孔台车或手持风钻钻孔后,将小导管沿孔打入;如地层松软也可用钻孔台车或手持风钻直接将小导管打入。对砂土类,可用20 钢管制作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土中用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小导管插入。3)注浆 单液注浆:采用单液注浆泵 UB-3 型注浆。注浆前先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漏液,对于强行打入的钢管应先冲清管内积物,然后再注浆
25、。注浆顺序由下而上,浆液可用拌和机搅拌,亦可用人工搅拌。小导管单液注浆示意图见图 7-9。水泥浆水灰比为 1.5:1.1:1.0.8:1 三个等级,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注稀浆,然后逐步变浓直到 0.8:1 为止。考虑到注浆后需尽快开挖,注浆宜用普通水泥或早强水泥,拌浆时可掺入减水剂。渗入性注浆按试验所确定的压力及注浆量施工,无试验条件时按注浆半径 20cm,由大到小调整,选定压力及注浆量。劈裂、压密注浆按有效固结厚度大于 40cm,在施工中由大到小,逐步选取最佳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注浆宜选用压力 4.0MPa 以上的高压注 浆泵。当采用额定注浆压力为 1.5MPa 的 UB-3 型注浆泵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