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与任务型教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课程标准与任务型教学.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英语课程标准与任务型教学刘津开(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001 年,教育部制定出版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简称英语新课标。此课标是指导我国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两年来,“新课标”、“任务型教学”和“用英语做事情”在中小学英语教学领域已经变为时髦的语词,耳熟能详。任务型教学是英语新课标中倡导的一种英语教学方法。下面通过两个教学案例给大家谈一谈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以及它与新课标的关系。这两个案例都是为初中二年级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相同,即让学生学习写英文地址。两个案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知识与能力”与培养目标的确定密切相关。从两个案例
2、中可以看到李老师先讲后练,而王老师是先练后讲。那么,讲与练的顺序是否与能力培养相关?我们的回答是: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涉及到教法的问题,是下面讨论的话题。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不仅要确定知识目标,还要确定能力目标。2知识与运用有关培养目标,在新课标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区别。试举一例:例 1黎老师教一个班学生游泳,先在教室给学生讲有关蛙泳的知识,并用多媒体示范游泳的姿势动作。他讲 50 分钟,然后带学生到游泳池下水练 10 分钟,并给予辅导。每天 1 小时,为期 10 天。汪老师教另一个班,可是她在教室或泳池边
3、讲 10 分钟,然后让学方法。在阅读下面的案例前,请先做一个思考题:假如让你讲授相同的内容,你打算怎么讲,怎么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或练习。另外,在阅读下面的案例后,不要立即读本文的评述,请先对比一下两个案例的异同,然后评价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案例 1:李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英文写一个信封地址,寄给张华,寄信人地址写学生自己的家庭住址。老师给学生提供张华的中文地址。在布置作业前,李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中英文地址样例,然后讲解怎样写英文地址,解释中英文格式的区别,并阐释一些语言点,如写地址所涉及的“区”、“5 栋”等词语的英文表达法。案例 2:王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你的舅舅(二姨或你母亲的
4、朋友)在美国,你妈妈给他写了一封信,但她不懂英文,把他的地址给你,让你用英文写上信封地址,并把舅舅的地址给了你。注意中英文信封地址的格式和写法不同。你们不知道怎么写没关系,可以去图书馆、书店查阅有关英文写作的参考书,或上网查询,也可以问别人。如果遇到生词,查词典或上网查。”下一次上课时,王老师组织小组讨论,话题是“各自写的地址格式和写法有何不同以及从哪里你获得的有关写英文地址的信息”。小组活动后,老师抽查几个组为全班展示,然后对与此练习相关的语言点和难点进行归纳解释。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 1 采用的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方法,其特点是讲授,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案例 2 是
5、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范例,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然后教师对相关的语言点归纳讲解。下面谈一下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主要区别,同时阐述英语新课标的核心思想。1(培养目标)知识与能力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如在案例 1 中,李老师偏重英语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布置的作业也是围绕所学知识的操练。而任务型教学则体现了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知识的习得,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等。如案例 2 所示,王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是先讲授有关语言知识
6、,而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英语,动口动手动脑,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的辅导讲解习得新的语言知识。任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实践中体验参与,克服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生下水练并辅导。不难想象 10 天后的教学效果。黎老师班的学生游泳知识掌握课得不错,笔答考试得分高,但大半学生都不会游泳。而汪老师班的学生笔答考试得分较低,但大半学生都学会了游泳。从例 1 中可以看出游泳知识与游泳(即游泳知识的运用)不同。语言学习如同学游泳、学打字,主要是一种技能训练。外语学习不是通过老师大量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大量练习,在实践中学会“游泳”。传统教学
7、重讲轻练,如案例 1 所示,培养出的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差,表现为高分低能。任务型教学精讲多练,如案例 2 所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一致。新课标之所以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游泳”。学习语言知识,如语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其目的是运用语言与别人交流。3结果与过程传统教学重结果(product),而任务型教学则重过程(process)。从学习结果上看,案例 1 中的学生,与案例 2 的学生相比,做的作业肯定会更好,因为他们参照样例把张三换成李四并稍做一点变动即可。然而,从学习过程上看,他们作业的好成绩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高分但不会“游泳”或“游”得较差
8、;而案例 2 的学生,如前所述,其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高。4主动与被动学习传统教法,如案例 1 所示,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是权威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老师力求讲得系统、详尽透彻,给学生留有很少的思维空间。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即设置一个障碍或困难,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外语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与语言的功能密切相关。语言功能是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用语言做事情,比如传递信息、问候、问路、约会、许诺、邀请等。任务设计要注意尽量贴近生活,比如案例 2 中所设置的情景就比较真实,生活中写信是常见的语言运用的例子。真实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9、性。5共性与个性在案例 1 中,李老师采用典型的“讲授操练反馈”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即个体差异。教学每个环节的设计,如讲、练、测验、命题以及测试、操练、批改作业后的讲评(即教学信息反馈),主要考虑班上占多数的中等生的需要而忽略优差生的需要。或许有些中小学老师会说,50 多人甚至 70-80 人一个班上课怎么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这是事实,确实给个性化教学带来困难。其实,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为克服这一困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如案例 2 的任务设计,包括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以及活动后的教师讲评,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6教与学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视角考虑,比如怎么把知识讲得系统、深入浅出。任务型教学则强调从“学”的角度设计组织每一教学活动。重心落在“学”上,道理很简单:只有先了解学生怎样学才有可能研究怎么教,反之则本末倒置。重“学”反映在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中,如对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学习策略的目标描述。以上我们从六个方面讨论了传统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区别。这六个方面涵盖了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基本理念,是新课标的理论基础。在第四小节中给“任务”简要下一定义。任务型教学隶属交际法教学流派,是应对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挑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