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 14【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历史精选高二历史 9 9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战国时期,燕昭王招揽人才,建黄金台,尊郭槐为“师” ,结果苏秦、邹衍、屈景等士纷至沓来,振兴了残破的国家。由此可见,战国时期A社会转型 B血缘政治受到冲击C改革变法兴起 D士人势力掌控政权2.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 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
2、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3.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道德经中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强调变革和法律- 2 - / 14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重视规则和秩序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 ,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 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
3、诘难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武帝采纳“养士”建议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儒家思想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C加强思想专制 D建立郡国教育体系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 ”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3 -
4、 / 14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8.李贽主张“因材” “并育” , “名从所好,各骋所长” 。李贽的这些言论A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B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D抨击了道学的虚伪9.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伪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10. 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
5、决” 。材料表明 A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 4 - / 1411.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 10 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倡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12李贽在藏书中说: “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启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 。他的这一观点A摆脱
6、了“天理人欲”束缚 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13.某学者说:“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该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建设 B.塑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C.形成了团结自强的精神 D.帮助韩国克服金融危机14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 B考据
7、训诂,追求本真- 5 - / 14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15苏格拉底之死使柏拉图对雅典说主政治感到失望,觉棬由于个人利益的存在,人们无法认识真理,进而热衷于对现实本质的认识,如怎么知道何者为真?可见,柏拉图认为 A “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 B “理念是万物之本源”C “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自己 D “本能是创造性的肯定的力量”16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A权利与金钱 B智慧与德行 C民主与科学 D上帝和法律17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
8、故事 ,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 ,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 ,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6 - / 1418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A “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B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C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D “任何
9、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19.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的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A不断认识自我 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C肯定美德的作用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20.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 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 。这表明A 圣经的权威受到挑战 B人们抗议基督教的禁欲主义C.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将严重削弱 D. 贵族地主的权势被削弱21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10、 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7 - / 1422.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蓠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D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23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 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 ,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A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 D独立自主24.法国启蒙思想家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创作并发表了许多小说、戏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月月 考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