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银川一中银川一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学年( (上上) )高二期中试卷高二期中试卷历历 史史 试试 卷卷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2“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项羽封建六国贵族,结果自取
2、灭亡;刘邦封建同姓子弟,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封建二十余子,酿成靖难之役。这反映了A封建导致政权衰亡 B宗室拱卫专制王权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封建体制日趋完善3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A以三司使作为行政首脑 B多推行于秦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C提高了地方政治自主权 D反映了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4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传食律牛羊课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
3、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这表明秦朝A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C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5表 1 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表 1汉高祖(汉高帝)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晋书227120- 2 -北史763隋书2119317宋史16114金史751明史11618合计8444563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汉高祖对汉朝的历史贡献最大 B汉景帝在汉代诸皇帝中影响力最小C汉武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深刻 D晋代因崇尚统一而比较欣赏汉武帝6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
4、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7唐代初期“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在修氏族谱时规定“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这一变化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 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C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 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8毕士安是某朝抵抗派宰相。乾德四年考中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咸平中,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先后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
5、事。毕士安所 处的朝代为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9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10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 B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 D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11北大哲学系何怀宏认为:“按照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
6、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之为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 3 -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A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B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12明神宗在位之初的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他依仗皇太后的信任,侵夺六部职权,六部皆俯首听命。对此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六部演变为内阁下属机构 B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C内阁成为国家法定决策机构 D内阁首辅成为实质上的宰相13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
7、处理国政的制度。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会议权限逐渐削弱。 由此可知A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 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的权力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14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廷化15据学者对 6 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
8、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16清人秦荣先上海县竹枝词写道:廿三五月雨麻花,大旱农夫苦踏车。直唤娇娘帮出力,汗淫粉颊赛红霞。这里的“踏车”A推动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B利用水力提高了农田抗早能力C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D表明灌溉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17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 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唐代吸
9、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C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18. 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4 -A. 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 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C. 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 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 5 -19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A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20“俺娃亲,俺娃蛋,俺娃长大了捏兰炭,捏不回兰炭吃不上饭”。“俺娃蛋,
10、俺娃亲,俺娃长大了走关东,深兰布,佛头青,虾米海菜吃不清(罄)”。这是明清时期流行于山西县、太谷一带的婴儿摇篮曲,反映了县、太谷一带,民风崇尚A鼓励务农,艰辛但温饱 B鼓励经商,艰辛但富足C提倡务农,艰辛且不温饱 D反对经商,艰辛且不富足21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A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22南宋江南繁荣的市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