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模式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模式解读.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集镇第一学区“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流程解读 一、课堂教学新趋势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改革就是对教与学关系的重构;2、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教学目标:由“知识应试”转向“核心素养”教学方法:由“单一灌输”转向“多元并举”教学主体: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二、课堂教学新理念: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零散的知识是构不成能力的;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三、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组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2、习,引发学生问题学习,引导学生知识建构;教师放手是前提;学生先来是关键;问题学习是核心;核心素养是归宿;四、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操作 环节 1:创设情景:创设情境的方法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2 借助活动创设情境;如观察、实验等;3 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情境;4 在新旧知识连接点间创设情境;5 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景;环节 2:提出问题 1 要求:“问题”是组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中心;强调“问题”与知识运用、思维品质及学科能力的培养;问题的来源:问题源自学习过程、生活背景、认知性理解与问题解决;问题的类型:1 对新知识的理解性问题;2 新知识与学习背景相关联的问题;3 问题解决的方法、能
3、力与策略的问题;4 形成态度、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问题;2、提出问题应注意的事项: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做到先易到难、层层递进,形成问题串;把握好梯度和难度;梯度:初级问题:参照已有案例可以解答;中级阶段:原有案例的变形;高级阶段: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创造阶段:需要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难度:必须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更应由学生发现、提出;环节 3:合作探究的要求:1、合理分组:1 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相对均匀地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2 小组人数不要过多,每小组以 46 人为宜
4、;3 排位应方便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交流讨论;4 小组应保持相对稳定,各科同组;5 小组命名及小组寄语由班主任引导学生结合本组特点自主进行;2、合作探究的总体要求 第一,基于围绕核心教学目标的高认知教学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分组合作;第二,正确组织,分工合作,小组互动;第三,合作交流,相互激发,恰当引导;第四,分组汇报,全班交流,有效评价;1合作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学习场面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2 合作时间要充裕;学生刚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后,教师不应为完成预设教案的进程,在学生意犹未尽时终止合作;3合作次数要适度;能通过个体自主学习解
5、决的就不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内部能解决的就不要在班内交流;环节 4:展示交流的要求 第一,展示的内容要针对合作探究的问题;第二,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第三,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环节 5:归纳总结的方法:第一,概括式总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可以应用叙述式、列表式、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系统概括所学内容;第二,比较式总结;通过比较两个知识和方法的异同来进行的总结;第三,解释规律式总结;对定理、公式、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第四,延伸式总结;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课堂总结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环节 6:实践运用的要求 相关性;典型性;思维型;引导性;实践性;全面性;情境问题式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从问题开头,以问题结束,中间是分析和解决问题,核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