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普通高职)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食品营养与检测(590107)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校修读时间最短为三年,最长为五年。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食品药 品与粮 食大类(59)食品工 业类(5901)农副食品加工业(13)食品制造业(14)酒、饮料和精制 茶制造业(15)餐饮业(62)质检技术服务业(745)公共营养师(4-14-02-01)健康管理师(4-14
2、-02-02)营养配餐员(4-03-02-06)农产品食品检验 员(4-08-05-01)质量认证认可工 程技术人员(2-02-29-04)公共营养指导;健康管理与营 养配餐;农产品食品检 验;质量和认证认 可;检验检疫;健康管理师 保健调理师 农产品食品 检验员 2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 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餐饮和质检技术服务等行业,能够从事事公共营养
3、指导、健康管理、营养配餐、食品检验检测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 3 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审
4、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知识。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生产、环境保护、安 全消防等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 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及人群营养、公共营养相关知识,掌握膳 食调查、食谱编制、营养教育的基本方法;掌握食品检验的基础理论知识,检验检测的原理和方法,食 品检验的规范和要求;掌握常用食品分析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掌握功能性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开发与应用 相关知识;熟悉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熟悉食品行业发
5、展动态,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熟悉主要食品的品质特点,了解食品生产典型工艺流程。4 3.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 力;能够为大众及特定人群提供饮食、营养及保健食品选择等咨 询与指导,能够开展营养教育相关工作;能够正确开展不同人群的膳食调查、分析评价,并给予指导;能够为特定人群编制食谱,并进行营养配餐;能熟练查询食品标准、法律法规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检验对象 和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能够正确理解食品检验标准,规范完成食品检验工作;能够正 确配制试剂,熟练使用主要检验仪器;能够正确处理检测数据,正确表
6、述分析结果,并能对检验结 果进行判断和分析;能够正确理解并执行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规范;能够正确解读食品营养标签,为产品设计营养标签。六、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 5 序号 公共必修课 主要教学教学内容 1 军事理论 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 形式与政策“形势与政策”是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
7、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内容。课程设置努力突出和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法律基础部分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民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等各种法律法
8、规,系统阐述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要达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目的。4 思想与体系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在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通过系统的学习门课程,可以达到用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的目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6 5 体育 内容包括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形体训练及太极拳等。6 英语 内容包括公共英语基础和专业英语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英语应用能力,
9、达到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水平。7 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8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概念内涵、创新创业精神、新创业公司需要的基本手续和程序,以及大学生创新的方法和就业的基本技巧。全书共 15 章,内容包括:创新创业是学校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筹划阶段、开业初期的工作与管理、开业初期的工作与管理、创业者必备的营销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高职大学生择业的基本方法、高职学生基本的工作能力、强化员工意识、现代职场常识、做好
10、进入职场的心理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就业的方法与技巧、面试训练与技巧、笔试训练与技巧等。(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食品毒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2.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与健康、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食品理化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仪器分析技术、功能 性食品开发与应用。3.专业拓展课程:实验室组织与管理、饮食文化、中医食疗、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营销等。7(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专业核心课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食品
11、营养与健康 包括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基础营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标签解读与制作、营养与相关疾病、人体营养状况 测定与评价、膳食调查与评价、营养咨询与教育等。2 营养配餐设计及实践 包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配餐原则与方法、健康人群食谱设计及实践、特定人群食谱设计与实践、慢性疾 病人群食谱设计及实践等。3 食品理化分析技术 包括食品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物理指标测定、食品中常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检验等。4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包括食品微生物检验特点与要求、抽样与样品制备方法、常规指标菌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与酵母菌等)、
12、常见致病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其他微生物指标检验(商业无菌、食品加工环境及设备 等)、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5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 包括应用仪器分析技术(电位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液相色谱法等)对食品(农产品)样品中的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主 要包括重金属含量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添加剂含量检测与兽药残留检测。6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 包括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发展、营养强化剂的安全性与使用规范、营养强化食品设计、典型营养强化食品开发及应用、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应用技术、典型保健食品及其功效成分检测与评价等。七、学时安排 1.时间分配
13、表 学年 教学周数 毕业 实习 考试周 军训(劳动)入学 教育周数 毕业教育周数 假期周 机动 总计 8 周数 第一学年 38 2 1 1 8 2 52 第二学年 38 2 1 9 2 52 第三学年 38 1 1 1 9 2 52 合计 76 38 5 3 1 1 26 6 156 2.教学环节统计表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占总学时比例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 278 171 25 1.62 1 限选课 56 20 4 2.8 1 任选课 专业(技能)课程 必修课 658 334 54 1.91 1 限选课 12 任选课 12 其他类型 入学教育及军训 3
14、 顶岗实习 40 毕业考核 总学时(学分)数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理论授课计划安排建议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考核形式 学时 学分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学期(周学时/教学周数)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考试 考查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 2 3 4 5 6 17周 19周 19周 19周 20周 20周 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 1 形式与政策 2 19 12 7 1 1 毕业顶岗实习 2 军事理论 1 38 26 12 2 2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2 57 32 25 2 3 9 基础 4 思想与体系 3 76 32 44 2 4 5 体育 123 110
15、10 100 6 2 2 2 6 英语 1 2 106 106 0 6 4 2 7 计算机文化基础 4 76 32 44 4 4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9 12 7 1 1 9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4 38 28 10 2 2 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1 无机化学 1 34 26 8 2 2 2 有机化学 1 51 40 11 3 3 3 分析化学 2 57 40 17 3 3 4 食品微生物学 2 76 50 26 4 4 5 食品加工技术概论 4 3 114 80 34 6 4 2 6 食品添加剂 4 32 28 10 2 2 7 食品毒理学 1 51 41 10 3 3 8
16、 人体解剖生理学 1 68 40 28 4 4 9 食品营养与健康 2 114 70 44 6 6 10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 2 57 40 17 3 3 11 食品理化分析技术 3 95 70 25 5 5 1 0 1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3 76 50 26 4 4 13 营养配餐设计及实践 3 38 28 10 2 2 14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 4 57 28 29 3 3 15 食品贮运保鲜学 4 38 28 10 2 2 16 技能综合训练 4 76 0 76 4 4 合计 1573 949 630 82 1 大学语文 3 38 28 10 2 6 2 高等数学 3 38 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营养 检测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