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pdf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学生心理辅导之高原现象 贵荣主讲 一、理论框架 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因为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学习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一般说来,学习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学习提高的速度比较慢,但总的来看,学习效率是向上的趋势;迅速进步阶段。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规律和方法,学
2、习兴趣日益浓厚,进步迅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直线上升;高原阶段。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主观和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各种障碍,使学习进步速度缓慢,学习效率不佳,提高甚少,或者有明显下降,使学习处于波动甚至停滞状态;克服高原阶段。当学生主观不断努力,积极改变和寻求有效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环境的促使下,克服种种障碍,从而掌握了新的学习规律和技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又得到了提高。“高原现象”不是学习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学习到了极限、成绩到了极限。不少考生出现高原现象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影响心态,影响学习。有的考生误认为自己
3、的脑子不行了,记不住,脑袋里一团浆糊,因此,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有的考生由于高原期存在,情绪波动很大,产生焦虑、紧、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由于考生对高原现象不了解,又不能正确对待与克服,负面的心态影响了他的复习。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考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不尽相同,造成高考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志品质薄弱,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高考前的复习,围广、容量大、时间长,与高一高二新课程相比,缺乏新意,形式单调。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的感觉,缺乏耐心,急于“求战”,很容易减弱学习的动机,甚至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连续
4、的挫败感会迫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计划,重新清理自己的知识仓库,但“负面记忆情绪”的暗示,又会使他们犯一些低级错误,这既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又使他们觉得该做的事太多,不知从何做起。失败情感体验的不断反馈,会使学生产生比学习焦虑感。这种“学习焦虑”常常抑制主管信息集成的大脑上颞回区域的活动,影响学生的思维效果,最终导致学习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是出现“高原现象”的主因。二是心理压力大,焦躁不安,导致身体状况下降高三下学期的学习是相当紧的,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失去信心,越学越糊
5、涂。三是学习方法不当。学生习惯于某种学习方法后,出现了惰性,缺乏因学习容和学习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学习方法的能力。在阶段性学习中进步快速的同学,往往对述性知识接受很快,但来不及消化。近期学到的知识,没有及时融入他们固有的认知结构,也就不具备清晰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也就不能为后来学习的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尤其是难以促进程序性知识的有意义获得与保持,新旧知识难以同化。于是就出现了“高原现象”。处在“高原现象”中的学生,发展下去,将有三种类型:一类是越学越烦,自暴自弃;一类是受责任心的驱使,硬着头皮向前走,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这类同学的进步虽慢,但终究会取得一定成绩;一类是心志坚定,愈挫愈冷
6、静;他们在受挫后,一般能自觉地查缺补漏,调整计划,奋勇前行;这些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二、案例 例 1:我对学习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自从上了高三,考了两次大考,我一点提高都没有,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其实我也很认真,也一直在抓紧时间复习,为什么我负出的就得不到收获呢?是不是我现在的脑子变笨了,不行了,记不住东西,感觉脑袋里一团浆糊,长久下去,我还怎么参加高考,我现在明显对高考失去信心了。这位同学出现的情况明显属于“高原现象”,其实出现“高原现象”不必惊慌失措,只要我们同学认真去分析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会走出高考的高原期,可能有的人长点,有的人短点。例 2.一模考
7、试分数刚出来,一位女生眼里含着泪花很沮丧地来到我的办公室,哽咽着说:“耿老师,我这次模拟考又考砸了,这可怎么办!这个成绩不要说考上一本,就是二本也很难考上!下个星期天要召开家长会,我妈妈过来知道这个成绩该有多伤心。去年开始,我爸就有病,到现在一直在家卧床不起,家里的所有负担都压在我妈一个人身上,他们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必须考上重点大学,今后找个好工作,我家这种困境才能有所改变。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我在班级里的名次为 35 名,高三上学期我开始努力,成绩进步很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里面第 18 名了,班主任朱老师说按你现在这股学习劲头,一模考试肯定能进入前 10 名,考上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
8、我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谁知却考了 20 多名!”“这段时间你是不是骄傲了,不像以前那样刻苦了?”“怎么可能呢?今天离高考只有 54 天,到了高考复习的关键时刻,我比以前更刻苦了,每天晚上就寝铃响熄灯以后,怕被值周老师发现,我钻到被窝里打手电看书,这学期 11 点钟之前从来都没有睡过,中午午休时别的学生都在休息,我却不敢。就是课间操,为了争取时间,我每天都晚出去 5 分钟用来看书。耿老师,您看看我这身衣服,都脏成这样了,我也舍不得花上 20 分钟的时间洗,可以说,我现在只要可以用的时间,几乎百分之百用于学习了”。“你平时做的练习比较少吧?答题速度慢,解题思路不开阔!”“也不是吧!我做的作业在我们班
9、级应该是最多的,除了平时老师发的练习我全部完成外,我买的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任我行都全部做完了。这次文科综合选择题第 5 题,我以前做过的,原来那道题求的是 A 点的昼长,这次求的是 A 点的夜长,题目看也没看,本以为和以前的题目一样,就选了答案,谁知问题和以前不一样。耿老师您说说我这么刻苦,做的练习这么多,为什么成绩不如别人,我是不是太笨了?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成绩还能提高吗?1.例中的同学是典型的“苦学加死学”的学习方法,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正如其所说“做的作业在我们班级应该是最多的,除了平时发的练习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外,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任我行都全部做完了。”这位同学作业做
10、得多,但很少反省,缺少归纳,没有把新的知识真正地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很快就会进入高原期。对策:应当根据复习的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苦学和死学用于复习的第一个阶段也许会有效果,成绩也许会进步很快,“高三上学期我开始努力,成绩进步很大”,但是这种进步没有长久性和持续性,因为这种学习方法是粗放的,是低效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克服高原现象,必须改变不合理的学习方法。2.案例中的“这次文科综合考试选择题第 5 题,我以前做过的,原来那道题求的是 A 点的昼长,这次却求的是 A 点的夜长,题目看也没看,本以为和以前的题目一样,就选了答案,谁知问题和以前不一样”。属于思维定势。对策:出现思维
11、定势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直接原因则是审题不仔细,思考不严谨,加上考试时心理紧,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甚至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看,就匆匆作答。所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考试时放松心情,消除紧,认真审题。3.“每天晚上就寝铃响熄灯以后,怕被值周老师发现,钻到被窝里打手电看书,这学期 11 点钟之前从来都没有睡过觉,中午午休别的学生都在休息,我却不敢。就是课间操,为了争取时间,每天都晚出去 5 分钟用来看书。”“看看我这身衣服,都脏成这样了,我也舍不得花上 20 分钟的时间洗,可以说,我现在只要可以用的时间,几乎百分之百用于学习了”。每天持续着这种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使脑力和体力
12、不能得到恢复,容易使大脑疲劳,从而导致考生思维缓慢,复习效率降低。属于学习过度疲劳。对策:要善于调剂身心,不打疲劳战。复习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身心环境,保持心智的最佳状态。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呆滞、效率不高时,要及时以各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调剂身心,如听一听世界名曲、翻一翻影视画报、看一看室外风景,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保证充沛的精力投入复习,只有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才能提高复习的效益。4.“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成绩能提高吗?”面临升学压力,经常体验强烈的心冲突,面临复习迎考时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的种种压力,或者对自己要求过高及家长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加上紧的学习生活往往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心理 辅导 高原 现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