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标准_1.pdf
《现浇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标准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标准_1.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浇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施工工艺标准 1 基本规定 1.1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制度。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有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查批准。同时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1.2 现浇结构工程应根据单位工程划分若干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1.3 现浇混凝土结构验收应包含如下内容:(1)对原材料的进场复检,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规定执行。(2)对混凝土强度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 混凝工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
2、评定。评不定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进行试验。1.4 评定结构构个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施工单位可根据混凝土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选取用不同规格的试模(200mm、15mm 和 100mm),按标准方法制作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 205的环境中静置 12d,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应立即放入 202,相对温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 205的不流动的 Ca(OH)2 饱和溶液中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试件养护至28d 龄期,按标准方法进行试压,采用非标准试件时最终应折合
3、标准试件的强度值。检验评定混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19.1.4 取用。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规定。混 凝 土 试 件 的 尺 寸 及 强 度 的 尺 寸 换 算 系 数 表 19.1.4 骨料最大粒径(mm)试件尺寸(mm)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31.5 100100100 0.95 40 150150150 1.00 63 200200200 1.05 注:对强度等级为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可通过实验确定。(1)试
4、件应采用钢模制作;(2)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标准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下养护共 28d。1.5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按下列规定确定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1)取三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2)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3)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 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1.6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
5、应由强度等级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现浇结构构件,尚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1.7 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各种预留预埋等进行技术复核,并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记录签字手续符合要求。1.8 混凝土施工中应按要求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并填写混凝土坍落测试记录:商品混凝土应逐车进行坍落度检测,现场搅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每台班至少两次。(1)混凝土施工中应按要求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填写真实完整,并附浇筑平面示意图。(2)大体积混凝土应有施工测温记录:混凝土冬期测温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养护温度并附测温点
6、、部位、深度布置图。大体积混凝土还应有裂缝检查记录。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已经完成。(2)在施工前已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已审批。(3)在施工前已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交底时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阐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其中应包括:操作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规定;施工质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与关系,以及质量标准和工程验收的规定;安全及环保措施等。(4)现场搅拌混凝土应有具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室提供伯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现场材料的含水率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5)确定混
7、凝土的搅拌能力是否满足连续浇筑的需求。(6)施工前作好试块的留置计划和制作准备工作。(7)混凝土施工时应有开盘鉴定和混凝土浇筑早请书。(8)钢筋、预埋件及预留洞口已经作好隐蔽验收工作,并有完备的签字手续。(9)标高、轴线、模板等已进行技术复核。(10)确定浇筑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劳动力需用量。(11)确定浇筑混凝土所需的水、电满足施工需要。2.2 材料要求(1)品种规格 水泥:普通混凝土应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施工工艺的需要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普通混凝土宜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矿灰硅酸盐水泥等标准的规定选用。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
8、上述标准的规定。强度见表 19.2.2-1。各龄期强度最低值(MPa)表 19.2.2-1 品种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N/mm2)抗折强度(N/mm2)3d 28d 3d 28d 硅酸盐水泥 42.5 17.0 42.5 3.5 6.5 42.5R 22.0 42.5 4.0 6.5 52.5 23.0 52.5 4.0 7.0 52.5R 27.0 52.5 5.0 7.0 62.5 28.0 62.5 5.0 8.0 62.5R 32.0 62.5 5.0 8.0 普通硅酸盐水泥 复合硅酸盐水泥 32.5 11.0 32.5 2.5 5.5 32.5R 16.0 32.5 3.5 5.5
9、42.5 16.0 42.5 3.5 6.5 42.5R 21.0 42.5 4.0 6.5 52.5 22.0 52.5 4.0 7.0 52.5R 26.0 52.5 5.0 7.0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32.5 10.0 32.5 2.5 5.5 32.5R 15.0 32.5 3.5 5.5 42.5 15.0 42.5 3.5 6.5 42.5R 19.0 42.5 4.0 6.5 52.5 21.0 52.5 4.0 7.0 52.5R 23.0 52.5 4.5 7.0 细骨料(砂):宜用粗砂或中砂。粗骨料(石子):宜用中碎(卵)石:粒径 540
10、mm;或细碎(卵)石:粒径 520mm。搅拌用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或其他水源时应时行水质检验,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规定;海水可用于无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掺合料: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粉煤灰,其次是硅灰和磨细矿渣粉,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中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能等因素,一般采用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防冻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11、,其掺量及品种经验确定后,方可使用。(2)质量要求 1)水泥: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组、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朝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
12、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2)细骨料(砂):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如下:配制混凝土宜优先选用区砂;当采用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易性;当采用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砂。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 19.2.2-2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C30 时,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 5.0%,泥块含量不大于 2.0%;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30 时,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 3.0%,泥块含量不大于 2.0%。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砂的颗粒级配 附表 19-2-
13、2-2 级配区 区 II 区 III 区 10.0 0 0 0 5.00 10-0 10-0 10-0 2.50 35-5 25-0 15-0 1.25 65-35 50-10 25-0 0.630 85-71 70-41 40-16 0.315 95-80 92-70 85-55 0.160 100-90 100-90 100-90 3)粗骨料(石子):其针、片颗粒量应15%;压碎指标应10%;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C30 时,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2.0%,泥块含量不大于 0.7%;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 C30 时,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大于 1.0%,泥块含量不大于 0.5%。其颗粒级
14、配应符合表 19.4.2-3 的规定。累 计 筛 余(%)筛 孔 尺 寸(mm)石子的颗粒级配 附表 19-2-2-3 级 配 情 况 公称 粒级(mm)累计筛余 按重量计(%)筛孔尺寸(圆孔筛)(mm)2.50 5.0 10.0 1.06 20.0 25.0 31.5 40.0 50.0 连 续 粒 级 5-16 95-100 90-100 30-60 0-10 0-5-20 95-100 90-100 40-70-0-10 0-5-25 95-100 90-100-30-70-0-5 0-5-31.5 95-100 90-100 70-90-15-45-0-5 0-单 粒 级 10-20-
15、95-100 85-100-0-15 0-16-31.5-95-100-85-100-0-10 0-20-40-95-100-80-100-0-10 0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 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且不得超过 40mm。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3)搅拌用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5)外
16、加剂: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人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搭配使用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反作用于,未经试验验证,禁止随意搭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检查数量:外加剂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以连续供应的50t 为一验收批作进场检验,不足50t 亦按一批计。进场检验包括匀质性及与水泥适应检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6
17、)掺合料: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2.3 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 混凝土搅拌上料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拉铲、抓斗、皮带输送机、推土机、装载机、散装水泥储存罐、振动筛和水泵等。运输设备:自卸翻斗、机动翻斗车、手推车、提升机、卷扬机、塔式起重机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客货两用电梯或龙门架(提升架)等。混凝土振捣设备:插入式振动器。(2)主要工具 磅称、水箱、胶皮管、手推车、串筒、溜槽、混凝土吊
18、斗、贮料斗、大小平锹、铁板、铁钎、抹子、铁插尺、1215 吋活动扳手电工常规工具、机械常规工具、对讲机等。(3)主要试验检测工具 混凝土坍落度筒、混凝土标准试模、振动台、靠尺、塞尺、水准仪、经纬仪、混凝土结构产体检验工具等。2.4 作业条件(1)进场氖的原材料经见证取样试验检查,并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2)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材料和含水量及设计要求,经试验测定,将戎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3)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4)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磅秤等机具已经检查、维修并符
19、合要求。(5)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6)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需进行隐蔽验收的项目组织验收,隐蔽验收各项记录和图示必须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签字、盖章,并有结论性意见。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个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结,并经检查核实其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等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7)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如有偏差应予纠正完毕,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8)浇筑层剪力墙及柱根部松散混凝土已在支设模板前剔掉清净。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外砖内模的砖墙及模板,常温时
20、应浇水湿润。浇筑混凝土用的操作架及马道按要求搭设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柱子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封闭完成。(9)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10)现场已准备足够的砂、石子、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材料,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11)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12)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3 材料和质量要点 3.1 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所用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强度和耐久性,施工时必须保证。施工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通过的资质的试验室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
21、拌合物的基本性能可以用混凝土的和易性与稠度来测定。3.2 技术关键要求(1)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控制和浇筑质量控制是本工艺的技术控制重点。(2)混凝土现场搅拌应注意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计量、上料顺序、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以及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的控制。(3)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施工缝、后浇带的留设、处理和方案的确定、审批。浇筑混凝土应按要求留置试件,并应采取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垂直度和轴线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3.3 质量关键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2)混凝土浇筑方式的选择和控制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要求是本工艺质量的关键要求。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剪力墙混凝土
22、浇筑与振捣养护 4.2 操作工艺(1)混凝土搅拌 采用现场搅拌或使用商品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应按要求提供混凝土配合比、合格证,作好混凝土的进场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应每车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作好记录。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要求:混凝土应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00)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前应有相关性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混施工配合比。2)搅拌要求:混凝土原材料每
23、盘称量的偏差符合表 19.4.2-1 的规定。并于每工作班对原材料的计量情况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复称。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表 19.4.2-1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水、外加剂 2%粗、细骨料 3%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剂量准确;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搅拌混凝土前使搅拌机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筒充分润滑。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的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
24、料边进料的做法。3)混凝土搅拌中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4)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动转;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有原村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5)配合经控制:混凝土搅拌前,应将施工用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对应配合比进行持牌明示,并对混凝土搅拌施工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6)计量:在计量工序中,各种组成材料计量均按质量计,其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9.6.2-2 规定。计量允
25、许偏差 表 19.4.2-2 材料品种 水泥、外掺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每盘计量允许偏差,%+2+3+2 累计计量允许偏差,%+1+2+1 注:1.累计计量允许误差,是指每一运输车中各盘混凝土的每种材料计量和的偏差。2.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计量秤需经省、市计量所鉴定,每 12 个月校验一次。日常校核:操作工应每周至少一次对计量秤的计量值进行复核。方法是:利用理论输入的质量与实际称量值进行比较,偏差在允许范围内。7)上料:a.装料顺序: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竖向 构件 施工工艺 标准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