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019 年 10 月修订 目 录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 二、入学要求 1 三、修业年限 1 四、职业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一)培养目标 1(二)培养规格 2 六、课程结构 2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4(一)公共基础课 4(二)专业技能课 6 八、学时教学进程安排 10 九、实施保障 11 十、学习评价与毕业要求 14 1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电子与信息技术(091200)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 年 四、职业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门化方向 就业岗位群 职业资格要求
2、 继续学习专业 电 子 1在生产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和相关产品的一般技术工作;2.在维修部门和检验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的修理和商业常规检验工作;3.在营销部门,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的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业务工作;4.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宾馆,可以从事上述电子信息设备的保 养、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工作。维修电工(五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 级、四级);与 信 电子设备装 息 术 技 接工(五级、四级)注:以上证书均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颁证单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
3、相适应,强化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电子产品装 2 配、调试、检验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的基础能力。(3)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
4、操作能力。(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8)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心细致的态度,适应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从业要求。(9)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2.专业知识技能 (1)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2)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电子仪器仪表及安全用具。(3)能识别与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并能合理选用。(4)具备常见电工电路与典型电子线路的识图能力。(5)会用常用软件绘制电路图、完成电路仿真实验。(6)会安装常见电工电路,排除电路简单故障,并能遵守安全操作规范。(7)具备典型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8)具备单片机简单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9)具备识读电子产品生产过
5、程中的技术资料的能力。(10)具备操作 SMT 设备,并能对设备进行常规维护的能力。(11)具备对电子整机进行装配、调试与检验的能力。六、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详见下图:3 4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 序 号 课程名 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 考 学时 1 职业生 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课程主要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安排等。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
6、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40 2 职 业 道 德 与 法 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学生通过对习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等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40 3 经 济 政 治 与 社
7、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学生通过对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40 4 哲学与 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学生通过对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8、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40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通过口语交际和写作的练习,通过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等活动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
9、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200 5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通过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160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10、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能借助字典看懂简单的与专业有关的科技资料,会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基本交际用语。160 8 物理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开设,主要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构成。基础模块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职业模块是从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角度限定相关专业选修的内容,主要涉及力学知识、电磁学、液体和气体的相关知识等。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认识物理对科技进
11、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相关专业有机结合,为其学习专业知识和后续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0 9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0 10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依据中等职业
12、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因特网(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多媒体软件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120 11 体育与 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
13、开设。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180 12 公共艺 术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喜闻乐见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对音乐、美术普遍具有一定认知基础。40 6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 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参考 学时 1 电 工 技 术 基础(1)电工基本知识;(2)线性直流电路;(3)磁场、电磁感应;(4)正弦交流电路;(5
14、)电容器;(6)三相交流电路和电动机;安全用电。(1)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2)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初步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3)初步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4)了解三相和单相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5)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了解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的原理与方法。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技术规范,树立工程意 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160 2 电 工 技 能 训练(1)安全用电及触电急救;(2)电工基本操作、常用电工仪表使用;(3)电气照明和内线工程的安装、维修;(4)简单电力拖动电路的安装及处理其简单
15、故障的知识和技能。(1)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2)养成规范化操作习惯,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表和识读电路图;(3)会连接导线和埋设紧固件;(4)能正确使用、维护常用电机、电器;(5)能安装照明电路、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处理其简单故障;(6)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产品说明书和设备铭牌、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工器材、产品 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80 3 电 子技术 基础(1)电子器件的结构和主要参数;(2)各类放大器、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器、恒流源、集成运算放大器、晶闸管及应用;(3)脉冲数字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等电路、集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
16、电路。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 及其应用。(1)使学生能掌握常见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并能识别、测试元器件;(2)熟悉常见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并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3)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4)能掌握基本的整流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以及组合、时序逻辑电路的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并会一般性的应用;(5)初步具有分析较复杂的电子线路能力;(6)会使用常用电子仪表与仪器;能装接基本电路;会调试单元电路及测试电路的主要参数。160 7 4 电 子技能 训练(1)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3)印刷电路板的手工制作;(4)
17、发光二极管电平指示电路;(5)直流稳压电源电路;(6)变音门铃电路、电子助记器电路;(7)集成功放电路;(8)台灯调光电路;了解上述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2)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3)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4)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5)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80 5 电子 CAD(1)电子电路 EDA 技术的基本概念;(2)Protel 概述;(3)Protel 原理图设计;(
18、4)印制电路板设计(1)了解电子电路 EDA 技术的基本概念;(2)会使用 Protel 软件;(3)能绘制符合规范要求的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4)能对简单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设计;(5)会绘制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电路原理图和 PCB 印制电路板图.180 6 PLC 技术应用(1)各种基本命令;(2)绘制系统线路图以及安装线路板等;(3)与 FX 系列编程器等其他软件转换接口;(4)梯形图、指令表等编程方式;(5)利用相应的工具实现用户化的工作环境;(6)掌握其系统的安装与配 置。(1)熟知常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型号、结构、编程元件等;(2)会连接相应外围电路;(3)掌握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基
19、本指令、功能指令;(4)能熟练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与基本程序;(5)能编制、调试一般应用程序;(6)能安装、维护简单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装置。160 7 电 子 产 品 结 构 工艺(1)电子设备的防护设计;(2)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布局与装配;(3)电子产品技术文件;(4)电子产品的微型化结构;(5)电子设备的整机结构。(1)了解环境条件对电子产品性能的影响;(2)了解电子设备可靠性的特点;(3)了解电子设备的三防、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4)掌握电子设备元器件布局、走线的基本要求;(5)了解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与要求;(6)初步具有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的识读 能力。80 8 8 电子
20、产品装 配、调试与检验(1)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及管理;(2)电子产品生产技术文件;(3)电子工具和材料;(4)元件识别与检测;(5)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6)产品装接工艺;(7)整机装配工艺;(8)产品调试与检验。(1)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和管理;(2)会识读电子产品技术文件;(3)会识别和检测电子元件;(4)会使用常用的电子工具、材料和电子仪器仪表;(5)了解电子产品装接工艺;(6)能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调试与检验。80 2.专业拓展课 序 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 能力要求 参考 学时 (1)掌握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了解检测的基本原 理及相关知识;(2)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21、3)会识别不同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在检测系 统中的作用、地位;能够正确使用温度传感器,了 解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方法;1 传 感 器 技 术 及 应用 (1)检测与传感器的基础知识(2)应变式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4)电容式传感器(5)电感式传感器(6)压电式传感器(7)磁电式传感器(8)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9)辐射式传感器(4)会地识别各种电容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5)会地识别各种电感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6)会识别各种压电式传感器
22、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7)理解磁电式传感器、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 转换电路,并掌握其性能性点;80 (8)掌握各种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 和功能,能够根据要求分析传感器工作电路;(9)正确识别各种超声波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 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分析辐射式传感 器的应用场合。能够准确判断出常用的辐射式传感 器的好坏。9 2 单 片 机 应 用 技 术 (1)认识单片机及其开发工具(2)单片机输出控制电路的制作(3)交通灯控制电路的制作(4)点阵显示电路的制作(5)地震报警器的制作(6)电子时钟的制作(7)温
23、度测量电路的制作(8)单片机串行口收发电路的制作 (1)了解数制与编码的知识,熟悉单片机的应用,掌握了解 MCS-51 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及其功能,了解单片机开发系统常用工具,掌握仿真开发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了解 MCS-51 单片机 I/O 口,熟悉 MCS-51 单片机常用输出接口电路的使用,MCS-51 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掌握程序编写及相关指令的应用。能够制作广告灯电路、音频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会简单程序的调试和烧写技术;(3)了解 MCS-51 单片机输入电路,掌握相关指令使用;能够制作开关状态指示电路、交通灯控制电路,学会对应的程序调试与烧写技术;(4)了解点阵显示模块的结
24、构及引脚功能,掌握点阵显示电路的显示方式及编程方法,能运用相关指令;熟悉认识点阵显示模块,能够制作点阵显示电路;(5)熟悉 MCS-51 单片机中断系统,熟悉相关指令的使用方法;(6)熟悉 LED 数码管接口电路及编程方法,熟悉键盘接口电路及编程方法,了解 MCS-51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掌握相关指令的使用;(7)了解系统扩展、A/D 电路接口的应用,能够制作 A/D 转换电路、温度测量电路的制作;(8)了解MCS-51 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熟悉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应用,掌握 RS-232 电平转换及与 PC 机的接口电路的使用方法。120 10 八、学时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类
25、别 课程 学分 学时 学期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40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40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40 哲学与人生 2 40 语文 10 200 数学 8 160 英语 8 160 物理 4 80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120 体育与健康 9 180 公共艺术 2 40 历史 2 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80 军训(国防教育)2 40 公共基础课小计 63 1260 专业核心课 电工技术基础 8 160 电工技术基础 4 80 电子技术基础 8 160 电子技能实训 4 80 电子 CAD 9 180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4 80 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验
26、4 80 PLC 技术应用 8 160 专业核心课小计 49 980 专业拓展课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6 120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4 80 电子测量与仪器 4 80 电器检修技术 4 80 专项实训 4 80 专业拓展课小计 22 440 顶岗实习 36 900 合计 170 3580 说明:(1)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方案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2)本方案分学年制和学分制两套,各设立了一定的选修课程,以拓展其发展空间。(3)本方案为学校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充分的拓展空间,设立的选修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4)学生在修完专业主干课程后,在学校指
27、导下可根据成才愿望、特长和社会需求选择一专门化方向,同时可通过选修课方式选修其他专门化方向课程。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 九、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一)师资队伍 1.专业教师具有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及以上证书。2.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副高以上职称;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 1:36;专任专业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90%以上,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以上,高级职称 15%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60%
28、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 30%以上,或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 6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10%-4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3.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每二年应有不少于三个月的企业实践,应对本专业课程有较全面的了解,有电子与信息专业的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熟悉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具备“双师”素质,能实施现代职教课程改革。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需求。4.聘请从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和光电产品开发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应是企业的技术主管或
29、技术骨干,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二)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 1.实验室实训室配备 12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台、套)1 物理实验室 信号源 50 示波器 50 稳压电源 50 万用表 50 电磁学实验套件 50 力学实验套件 50 光学实验套件 50 2 电工技能实训室 电工技术实训装置 25 电工实习板 25 线槽、线管 若干 常用电工工具 50 测量仪表 50 各种照明电器 若干 各种低压电器 若干 3 电子技能实训室 电子技术实训装置 25 示波器 25 信号发生器 25 指针式万用表 50 数字式万用表 50 毫伏表 25 直流稳压电
30、源 25 常用电工工具 50 4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可编程序控制器 25 计算机 25 编程软件 25 YL-235A 实训台 25 变频器模块 25 电源模块 25 触摸屏 25 常用电工工具 50 双头线 若干 5 电气 CAD 实训室 计算机 50 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 50 CAD 软件 50 13 6 PLC 技术应用实训室 可编程序控制器 50 计算机 50 编程软件 50 温度、压力、位移、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常用传感器 25 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对象 8 传感器与 PLC 应用实训台 50 7 单片机实训室 计算机 20 单片机开发板 50 C语言机器人 20 学生技能竞赛实训设
31、备 1 说明:主要设施设备及工量具数量按照标准班 50 人/班配置。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XX 电子有限公司、XX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X 电气有限公司)序号 校外实训基地名称 主要功能 可接接纳学生人数 1 XX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装配与检测 200-300 2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维修电工 50-80 3 XX电气有限公司 操作员 100-200 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不低于相关教学标准。3.教学方法 (1)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应
32、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结合教学内容、专业和学生实际,采用项目教学等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注重将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并采用多媒体课件、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增强教学互动。(2)教学中注重贯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优先采用行为导向、探究法、项目法、分组法、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3)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要加强学生实践 环节的巡回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14 十、学习评价与毕业要求 (一)学习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33、,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测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2.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评价 采用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实训过程与仪器熟悉程度考查相结合项目备选考核、实习(实训)项目熟悉程度考核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习(实训)项目的技术水平。(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二)毕业要求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职成20107 号)(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精神,现制定 XX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资格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五个大项共计 10 个小项。具体五个大项为:(一)思想品德评价;(二)身心健康评价;(三)基础课程评价;(四)岗位能力评价;(五)顶岗实习评价。10 个小项为:1.入学教育;2.思想品德表现;3志愿者服务;4身体素质;5心理素质;6.公共课评价;7.专业基础课评价;8.专业对应岗位的技能和素养;9.专业对应的从业资格证书;10.顶岗实习鉴定等全部合格,才能允许毕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