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复习(郑堤唐克洪主编).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电一体化复习(郑堤唐克洪主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复习(郑堤唐克洪主编).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机电一体化复习(郑堤 唐克洪主编)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1.工业三大要素:物质、信息、能量 2.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具备的内部功能:主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构造功能 3.机电一体化基本结构要素:机械本体、动力源、检测和传感装置、控制和信息处理装置、a)执行机构 4.按照机电结合程度和形式不同,机电一体化产品可划分为:功能附加型、功能替代型、机电融合型。主要特征见(书 P5)5.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是机械技术 6.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检测和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7.机电一体化
2、产品设计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开发性技术、适应性技术、变异性技术 8.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要求:高精度、快速响应、良好的稳定性 9.机械系统的组成: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执行机构 10.传动机构性能要求:转动惯量小、刚度大、阻尼合适 11.滚珠丝杆副组成:螺母、滚珠、丝杆、回程引导装置 12.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应具备的伺服性能:高精度、快速响应、良好的稳定性 1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消除齿侧间隙方法:偏心轴套调整法、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14.斜齿轮传动机构:垫片调整法、轴向弹簧调整法 15.滚珠丝杆副轴向间隙调整和施加预紧力的方法:双螺母预紧 16.常用的双螺母消除轴向间隙的结构形式:垫片调隙
3、法、螺纹调隙法、齿差调隙法 17.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类:单圆弧型、双圆弧型两类 18.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类:内循环方式、外循环方式 19.20.同步齿形带传动机构兼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的优点 21.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导向机构是导轨,其作用是支承和导向 22.根据导轨副之间的摩擦分为:滑动导轨和滚动导轨 23.导轨的基本要求:导向精度、耐磨性、疲劳和压溃、刚度、低速运动平稳性、结构工艺性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24.微动机构按执行件的运动原理不同分为:机械式、电气-机械式、弹性变形式、热变形式、磁致伸缩式、压电式 25.机电一体化产品接口分类:按
4、接口的变换和调整功能分为:零接口、被动接口、主动接口、智能接口。按输入功能分为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26.人机接口又包括输入接口与输出接口两类。27.信息处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接口接受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检测机械系统运行参数,经过运算处理后,发出有关控制信号 经过控制输出接口的匹配、转换、功率放大,驱动执行元件,以调节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其按要求动作 28.人机接口的特点:专用性、低速性、高性能价格比 29.在进行接口设计时需要采取软件或硬件措施进行消抖处理。30.软件消抖是在检测到开关状态后,延时一段时间再进行检测,若两次检测到的开关状态相同则认为有效。延时时间应大于抖动时间
5、。31.32.33.按照信息的传递方向,机电接口分为信息采集接口和控制量输出接口。34.A/D 转换芯片种类繁多,主要有逐次比较式、双积分式、量化反馈式和并行式 用心整理的精品 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35.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主要有三种形态:数字量、开关量和频率量 36.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灵敏度及分辨率、精准度、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要求快速响应、稳定性、线性特性、静、动态特性好 37.检测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是实验分析法,即理论分析和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38.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39.光栅传感器由光源、透镜、光栅副(主光栅和
6、指示光栅)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40.最常见的数字式传感器有光栅、磁栅、容栅、感应同步器、光电编码器及激光干涉仪等 41.运算放大器 N1和 N2接成跟随器,作缓冲器用。当控制信号 Uc为高电平时场效应管 VF导通,对输入信号采样。输入信号 ui通过 N1和 VF向电容 C 充电,并通过 N2输出 uo。由于 N1的输出阻抗很小,N2的输出阻抗很大,因而在 VF导通期间 uo=ui。当 Uc为低电平时,VF截止,电容 C 将采样器间的信号电平保持下来,并经 N2缓冲后输出。42.按被控量的不同可以将伺服系统分为位置伺服系统、速度伺服系统,其中最常见的是位置伺服系统;43.按照控制方式,可将伺服系
7、统分为开环、闭环、半闭环系统。44.根据执行器使用的动力源,可以将伺服系统分为电气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气压伺服系统等几种类型。45.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精度、快速响应性 46.单相、双相通电 K=1,单双相轮流通电 K=2 47.步距误差:空载时实测的步距角与理论的步距角之差,反映步进电机的角位移精度。(1030,精度高的25)48.直流伺服电机特点:响应迅速,精度和效率高,调速范围宽、负载能力大,控制优良,一般用于闭环或半闭环控制的伺服系统中。49.基本结构:磁极、电枢、电刷及换向片等三部分。50.基本原理是主磁极的励磁线圈在直流电源下产生恒定磁场,当电枢绕组通入直流电,在电枢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复习 郑堤唐克洪 主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