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测方案-普通基坑.pdf
《深基坑监测方案-普通基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监测方案-普通基坑.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1 工程 深基坑监测方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2 目 录 1 编制依据.3 1.1 施工组织设计.3 1.2 施工图纸.3 1.3 主要标准、规范、规程.3 1.4 主要法规.3 1.4 其他.3 2 工程概况.4 2.1 工程简介.4 2.2 工程概况和特点.4 2.3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勘报告).4 3 基坑监测内容.7 3.1 基坑监测目的和对象.7 3.2 监测项目.7 3.3 监测点布置.8 3.4 监测仪器.10 4 监测方法及监测精度.10 4.1 基本规定.10 4.2 巡视检查.
2、10 4.3(坡)顶水平位移检测.11 4.4 墙(坡)顶竖向位移检测.13 4.5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14 5 监测频率.17 6 监测报警.18 7 数据处理.19 8 主要管理措施.20 8.1 质量保证措施.20 8.2 安全注意事项及保证措施.20 8.3 绿色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21 9 应急预案.22 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基坑变形监测点位坐标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3 1 编制依据 1.1 施工组织设计 序号 合同(协议)名称 编号 签订/编制日期 1 XXX 施工组织设计 00-00-C1-00 1.2
3、 施工图纸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1 结构施工图 2 建筑施工图 -1.3 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国家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8 2 行业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4 主要法规 序号 类别 名称 编号 1 建设部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计价格20021
4、0 号 1.4 其他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工程岩土地质勘查报告 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4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XXX 2 建设地点 XXX 3 建设单位 XXX 4 设计单位 XXX 5 监理单位 XXX 6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7 建筑功能 8 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9 地下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 10 建筑层数 地上层数 地下层数 11 1 层 12 2 层 13 3-23 层(标准层)14 1 层 15 3-23 层(标准层)16 地下部分 17 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18 结构类型
5、19 建筑高度 绝对标高 室内外高差 20 檐口高度 建筑总高 注:此表可根据方案内容自行调整,能明确表示出危大工程的信息。2.2 工程概况和特点 凯里东方广场建设项目,位于凯里市北京西路北侧,永乐路东侧,交通便利。该项目设计为地下 4 层,地下室底相对标高为-20.3。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GB22/46-2004),该边坡主要为岩质边坡,基坑边坡四周全长 1014.8m,边坡最大高度为 27.7m,边坡岩体类型为类,附件的建筑有文化大厦、中国工商银行大楼、公安宿舍,边坡破坏后果很严重,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综合为一级;临时性边坡。组成边坡
6、岩土体种类简单,强度变化不大,均匀性较好,水文地质条件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5 简单,边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根据基坑设计方案、业主任务需求及JGJ 8-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有关规定,为达到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的目的,对该边坡,在施工期间应建立边坡监测系统。监测信息用于指导施工,同时可将监测成果作为动态设计的依据。2.3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勘报告)2.3.1 气候、气象 据贵州省工程建筑地方标准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黔 DBJ22-01-87),凯里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和东北部较低,最高处海拔 1447
7、米,最低处海拔 529 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6.1,最高气温 37,最低气温零下 4-7,年均日照 1289 小时,年均降水量 1243 毫米,无霜期 282 天。2.3.2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已平场开挖至基坑底地下室标高,地下室四周形成环形基坑边坡,地面高程:678.1682.8m,场地相对高差 27.7m,场地局部基岩出露。场地属中低山岩溶剥蚀残丘,微地貌属残积小平台。场地及周围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2.3.3 地层及构造 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6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在场地范围内所有钻孔中均为发现有断层角硕岩,拟建场地范围内及四
8、周没有断层构造存在,岩质单一,为奥陶系红花园组(O1h)白云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其产状倾向 185,倾角 10,呈单斜构造,场地位置的地质构造环境良好。场地基岩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根据大量出露的基岩,测得岩层中有二组节理。结构面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2.3.4 场地岩、土构成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岩土主要有奥陶系红花园组白云岩,各岩、土层得厚度分布情况详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各层地质特征如下:、红黏土(Qel+dl):硬塑,切面粗糙,碎石颗粒较多,占总含量的25%,为下伏基岩母岩残屑,厚度 1.83.5m,平均厚度 2.2m,场地均有分布。、中风化白云岩(Olh):灰白
9、色,薄层,泥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给、短柱状、砂状,岩芯内偶见溶蚀现象。边坡场地均有分布,根据岩土工程勘测规范(GB50021-2001)(2009 版)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 级,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20330-2013)表 4.14,其边坡岩体类型为 IV 类。2.3.5 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边坡范围岩性主要为白云岩,未发现活动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没有湿陷性黄土、冻土、盐浸土、大面积软土等特殊性土类。根据钻探结果,岩溶不发育,场区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为隐伏岩溶。场地内地表无岩溶塌陷、漏斗,且本次勘探钻孔没见溶洞,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10、(DB22-4662004)第 7.1.3 条规定,划定本场地为岩溶微发育地基。2.3.6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 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7 根据区域水文资料,拟建物所在场区及其附近无河流、湖泊等地表溪流,不存在地表水对拟建物的影响问题。拟建物地在市中心地带,主要受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影响。(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严格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的补给来源的控制,根据勘察期间的资料显示,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类型主要为赋存基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基岩节理裂隙是含水和储水的介质,岩体中基岩裂隙发育的部分会有少量基岩裂隙水,钻探过程中未发现稳定的地下水位。为了
11、查明场地钻探结束 24 小时后的地下水的水位,在场地所有钻孔处作简易水位观测,根据所有钻孔简易水位观测结果表明:抽干所有钻孔内的钻孔用水 24 小时候未发现稳定水位,均为干孔。根据以上水文地质特点,场地中的地表水、地下水不发育、对边坡基础影响小。3 基坑监测内容 3.1 基坑监测目的和对象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以及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工程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本工程基础工程现场监
12、测对象包括:(1)坡顶位移监测(观测桩)(2)深层位移(测斜)监测(3)周围建(构)筑物及人工巡视监测;(4)其他应监测的项目 具体见表 1 所示。人工巡视监测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做到每天有人巡视检查。表 1 凯里东方广场建设项目基坑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名称 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8 位移监测 1 坡顶水平位移 2 坡顶竖向位移 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4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巡视检查 5 地表裂缝 6 支护结构 7 施工工况 8 周边环境 9 监测设施 3.2 监测项目 基坑类别 监测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监测仪器 或手段 检查点数量 监测点数量 监测点数量(坡)顶水平
13、位移 应测 29 应测 应测 全站仪 墙(坡)顶竖向位移 应测 29 应测 应测 精密水准仪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 应测 8 应测 宜测 钻孔测斜仪、测斜管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应测 8 应测 宜测 锚杆拉力 应测 宜测 可测 周围建(构)筑物变形 竖向位移 应测 19 应测 应测 精密水准仪 倾斜 应测 19 宜测 可测 激光铅直仪 水平位移 宜测 19 可测 可测 全站仪 裂缝 应测 5 应测 应测 千分尺或卡尺 3.3 监测点布置 见附图监测点布置图 3.3.1 一般规定(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
14、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9(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3.3.2 基坑及支护结构(1)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 3 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1)边坡支护结构顶部竖向监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基准点应布设在沉
15、降区域以外且牢固、稳定、不宜被破坏的地方,可采用混凝土浇灌方式埋设永久标志或在稳定建筑物上设永久标志。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查或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并且选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稳定或相对稳定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至少选 3 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选定其中之一点作为主点,其余作为检核用的副点,主点和副点应有一定的距离。尽量埋设在硬化面上,标志使用14#16#的螺纹钢,长度约 0.6 米,打入地下 0.5 米,在其四周用混凝土浇注,上端留钢筋约1cm 抹平,标志上端打一小孔,便于对中。白漆底,红漆框,标注点号。2)边坡支护结构顶部
16、水平位移监测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中控制网布设原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布设5 个工作基点,分别布置在基坑的东北侧和西北侧拐角旁(在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 1/10),且距离基坑一定的距离。工作基点均设置成强制对中观测墩,墩高出地面 1.0 米,观测墩白漆底,红漆框,标注:测量标志。(2)按要求的长度将测斜管逐节进行连接,打好铆孔,并要对接处对准标记及编号,底部测斜管下端应密封端盖。对接导槽应对准,铆钉孔应避开导槽。在进行测斜管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段的滑槽相互对准,使测斜管的探头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10 在管内平滑移动
17、。为了防止泥浆从缝源中渗入管内,接头处应进行密封处理,涂上柔性密封材料或贴上密封条。3.3.3 周边环境 本工程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点选择在建筑物轮廓的拐点处的墙面上,要做到测点上方无障碍物,不影响水准尺的放置。为确保点位稳定,用电锤成孔,孔深要视面层装修厚度而定,确保螺栓植入主体结构,测点用16mm 以上的膨胀螺栓制作,测点埋设的高度在地表0.5m 左右。3.4 监测仪器 表 3.4 监测仪器表 序号 仪器名称 规程型号 精度 数量 监测项目 1 精密水准仪 DNA03 0.3mm/km 1 竖向位移 2 全站仪 TM50 0.6mm+1ppm/0.5 1 水平位移 3 钻孔测斜仪 便携式测斜
18、仪/基康 BGK-6100 0.025mm/500mm 1 倾斜测量 10 千分尺 1 巡视检查 4 监测方法及监测精度 4.1 基本规定 4.1.1 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4.1.2 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 3 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3)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4)监测期间,
19、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4.1.3 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11(3)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4.1.4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4.1.5 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4.1.6 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
20、 3 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4.2 巡视检查 4.2.1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宜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尺等工具以及摄像等设备。4.2.2 地表裂缝(1)首次巡视 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地面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等情况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视 安全巡视的内容包括:地面裂缝;地面沉陷、隆起等。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新增地面裂缝或裂缝发展速率超过预
21、警标准、地面隆陷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巡视表。4.2.3 支护结构 支护结构的巡视内容包括: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支撑、围檩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12 发现基坑围护结构支撑周围土体大范围塌落、周边地表明显沉陷、支撑明显扭曲变形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巡视表。4.2.4 施工工况 施工工况巡视内容包括:(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
22、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巡视表。4.2.5 基坑周边环境(1)首次巡视 在施工前对所要巡视的周边环境做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下管线、建筑物等现状,巡视该管线、建筑物周围有无地面裂缝、渗水及塌陷等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对在施工前已经出现的地面裂缝等异常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视 基坑周边环境巡视内容包括:1)地下管
23、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情况。对在首次巡视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较。发现地下管线持续漏水、周围地面出现开裂、建筑物出现裂缝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巡视表。4.2.6 监测设施 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监测方案 13(1)首次巡视 在监测设施布置好后做监测设施的首次巡视。首次巡视的重点是明确监测设施的具体方位,点位的完好情况等,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视 监测设施巡视内容包括: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2)有无影响观
24、测工作的障碍物;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对监测设施被破坏的情况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视过程中,填写现场巡视表。4.2.7 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4.2.8 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4.3 坡顶水平位移检测 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和坡顶地表的最大水平位移值,为调整基坑开挖顺序和开挖速度提供依据,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4.3.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的设置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
25、J 8-2016)中控制网布设原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拟布设 5 个工作基点,分别布置在基坑的东北侧和西北侧拐角旁(在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 1/10),且距离基坑一定的距离。工作基点均设置成强制对中观测墩,墩高出地面 1.0 米,观测墩白漆底,红漆框,标注测量标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应在基坑影响范围外布置 6 个基准点,每次测量时用此基准点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进行校核。基准点组成变形观测的控制网,该网是测量的基准,必须经过精确测量。本工程采用方向观测法和边长观测法,分别在基准点设站,观测 4 个测回,方向观测法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规定:中交一公局集团北京建筑分公司 深基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监测 方案 普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