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规定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8.1 主要内容 本章规定了建筑施工测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管理机构与程序,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管理及使用。8.2 测量管理机构 8.2.1 公司设测量管理人员,在技术质量部领导下工作,负责公司的测量管理工作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2 区域公司设测量人员,在本单位技术科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及测量和施工中测量技术的指导工作。8.2.3 项目部设专(兼)职测量人员,接受项目主管工程师的领导,负责本项目的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工
2、作。8.3 新开工程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 8.3.1 各区域公司测量人员负责本单位新开工程的定位放线及水准点引测工作。8.3.2 工程定位放线应有项目主管工程师或工长在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后测量人员及时绘制出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验线记录,由项目主管工程师复核签字,同时通知甲方等有关部门进行验线签字。8.4 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 8.4.1 沉降观测工程的范围:8.4.1.1 根据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惩性,将建筑物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物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2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的 14 层以上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殊
3、要求的建筑;单桩承载在 4000KN 以上的建筑。二级 严重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对一级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应将实测资料作为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的依据之一。8.4.1.2 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桩基设计时应根据下表选用适当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对桩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物 二级 严重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三级 不严重 次要的建筑物 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
4、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对建于砂土、碎石类土上的桩基,由于其沉降量小,时效不显着,无需进行观测。如设计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8.4.1.3 对于二、三级建筑物可根据设计、勘察要求,确定是否进行沉降观测,原则上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均应进行沉降观测。8.4.2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每个工程至少应有 3 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要求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山区,同大地测量点比较,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平面控制点一般应有强制归心装置。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要求这些工作极点在观测
5、期间稳定不变,测量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其平面控制点应设有强制归心装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数量不少于 6 个。点的设置应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点的位置宜选在下列位置:(1)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 10-15M 处或每隔 2-3 根柱基上;(2)高低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4)宽度大于等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施工 测量 管理 规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