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细则-钻孔灌注桩.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监理细则-钻孔灌注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细则-钻孔灌注桩.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编 号:ATXZ-01(ZJ)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工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规划号:NJAT-01 审 定:(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日期)编 制 人:(土建监理工程师)(签字)(日期)(盖章)浙江江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工程项目监理部 二 OO 二年八月二十日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工程 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细则 本细则内容分监理依据、监理内容、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桩基子分部验收五个部分。一、监理依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 建筑抗震设
2、计规范(GB50011-2001);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 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1997 年局部修订);9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二、监理内容 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见表 1。工程钻孔灌注桩工程量表 表 1 项目 桩径(mm)桩顶标高(m)设计桩长(m)混凝土强度等级 桩数(根)工程量(m)备 注 钻孔灌注桩 700-2.50 53.5
3、 C30 1552 800-2.50 53.5 C30 1000-2.50 53.5 C30 合 计 说明:上表工程量是根据部分桩基图统计,本细则监理内容为主体育场钻孔灌注桩全部桩基工程。三、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施工准备工作同样要做好监督管理。1技术准备 对钻孔灌注桩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资料的准备、熟悉工作。(1)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2)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3)现场的测量基准点资料;(4)场地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埋置深
4、度,影响桩基施工时要及时清理;(5)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6)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等。2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2)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3)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4)适
5、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较少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5)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3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监理人员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要求取样做好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1)水泥: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一般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必须查明其品种、强度等级,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到商砼厂后应分批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才准使用;严禁使用快硬水泥浇筑水下混凝土;(2)粗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的卵石、碎石,碎石粒径宜用 1525mm,卵石
6、不宜大于 50mm、碎石不宜大于 40mm,含泥量不大于 2%,无垃圾及杂物;不宜选用灰岩碎石;(3)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的中粗砂,优先选用级配符合要求的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大于 5%,无垃圾、草根、泥块等杂物;(4)外加剂:外加剂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外加剂选用 68%的膨胀防渗剂。使用前,应进行掺入配比试验,外加剂应有产品合格证书;监理人员必须对其产品合格证检查留存,并做好记录。(5)拌合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 值小于 4 的酸性水等,均不得用于混凝土拌合;(6)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到达现场,分批分规
7、格检查验收并随机抽样,每批重量不大于 60T,见证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4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泥浆循环系统、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施工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手中;(3)护筒埋设:施工前应定出施工所用护筒的规格数量并运到现场。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用回转钻时宜大于 100mm;用冲击钻时宜大于200mm。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护筒埋置尽量提前预埋,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与桩
8、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在开钻之前再复核一次护筒的位置。护筒埋设深度:护筒埋置深度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0.2m,粘性土中不宜小于 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 1.5m,同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 1m 以上。遇到杂填土较厚的桩位,可将两个或几个护筒焊接起来使用。护筒埋设可采用打入法或挖埋法,护筒口一般高出场地地面 3040cm 或地下水位 1.5m 以上。(4)调试准备:在工程桩正式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整体设备试运转,同一种成孔机械、同一设计方案、同一地质条件试成孔数量不应少于二个。试成孔的目的: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如有问题,尚需选择补救措施或重
9、新调整施工工艺。成孔结束后应检验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渣泥浆密度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满足设计要求时,试成孔的泥浆密度,通过不同地层选用的钻速、钻压,钻头直径、形式等施工工艺参数即为施工时选择工艺参数的依据。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除能自行造浆的土层外,均应制备泥浆,试成孔时应予确定。泥浆制备要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监理人员要认真把握。不同的土层 对泥浆的性能要求也不相同,监理人员要会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对场地土层认真分析,研究确定施工用泥浆。根据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要求,泥浆面标高应高于地下水位1.0m。泥浆性能指标见表2。常用泥浆性能指标 表 性 能 比重(g/cm)粘度(s)含砂率
10、(%)静切力(mg/cm)失水量(ml/30min)胶体率(%)Ph 值 一般地层 1.151.20 1525 46 Lmin2030 30 95 79 易坍地层 1.301.60 2230 46 Lmin5070 20 95 79 孔底 500 内 1.25 28 8%Lmin5070 20 95 79 四、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4.1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关键 根据端承桩的承载机理是桩把荷载传递到桩的底部,得出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强度与地基承载力。当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桩的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反之,桩身强度地基承载力,桩的承载力桩身强度。对挖孔桩沉渣不是问题,而沉渣问题对于钻孔桩则是存在的,沉
11、渣量过大,桩受荷时发生大量沉降,桩将失效。1.灌注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一地基承载力的鉴定 从桩的施工程序来讲,在质量控制中,首先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将使桩失效。地基承载力取决岩层的构造情况、桩嵌入岩石的深度、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如果施工地区处于断裂带,在施工中就要注意夹层的存在,根据以往经验若存在夹层,在孔钻至夹层上破碎岩石时,很容易造成已到微风化岩石的假象,而在此破碎岩石层下,由于地震构造运动破碎层下面还有一层软夹层,若进行抽芯,就会发现桩底座落于软土上,桩承载力很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对于取出的岩样要仔细判别,若为十分坚硬但裂隙发育的新鲜岩石,用锤子敲击,锤击声音很闷,则下部可
12、能有软夹层,须继续下打;若声音应很清脆,则说明岩层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灌注桩质量控制关键之二桩身强度的控制(在于施工工艺)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如桩身强度不足,桩的承载力亦得不到保证,桩身强度是桩质量控制的另一关键。桩身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桩身强度取决于钢筋笼的制作质 量与砼质量。钢筋笼的制作检查,简单明了;而影响砼质量因素则很多,有些是可见的,有些是不可见的。以往工程实践中,不少桩由于砼质量问题而使桩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桩身质量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砼的质量。砼的缺陷往往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合理引起,因此必须对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进行严格控制,否则,起不到质量控制
13、效果。钻孔桩砼质量不仅与浇注工艺有关,还与成孔工艺有很大的关系。要确保桩孔成孔质量与灌注工艺的合理性,操作得当。钻孔桩成孔质量在于: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护壁可靠;关系到砼质量的灌注工艺主要是:a.控制好混凝土质量的和易性,防止出现堵管、埋管,引起断桩事故。b.控制导管埋深,控制导管埋深 24m,使砼面处于垂直顶升状,不使浮浆、泥浆卷入砼,防止提漏引起断桩事故。3.对于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另一个关键沉渣量的检查。对摩擦桩来说,由于其受力机理是通过桩表面和周围土壤之间的摩擦力或依附力,逐渐把荷载从桩顶传递到周围的土体中,如果在设计中端部反力不大,端部的沉渣量对桩承载力亦影响不大;而对于钻孔端承桩,如
14、果沉渣量过大,势必造成桩受荷时发生大量沉降,同样使桩的承载力失效。因此钻孔灌注桩另一个控制的关键在于沉渣量的检查。总之,钻孔灌注桩的关键不仅在于施工工艺与地基承载力,还在于沉渣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因此对于钻孔灌注桩检验不合格,就可能是桩底沉渣量过大,或砼有缺陷,或没有钻到持力层,或兼而有之。4.2 钻孔灌注桩质量的过程控制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并认真做好施工监理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1成孔检查:(1)机位就位平整垂直,护筒埋设牢固并且垂直,保证桩孔成孔的垂直措施。(2)要控制孔内的水位高
15、于地下水位 1.0m 左右,防止地下水位高后引起坍孔。(3)发现轻微坍孔的现象应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调整泥浆的比重和孔内水头。同时应根据土质情况,灵活掌握钻进速度。(4)成孔时发现难于钻进或遇到硬土、石块等,应协同施工单位及时检查,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偏斜、位移等。2混凝土灌注桩检验控制标准(1)泥浆护壁钻孔桩平面位置、桩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如表3。泥浆护壁钻孔桩平面位置、桩径、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表 3 桩 径 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mm)13 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D1000mm 50 1000mm 10
16、0+0.01H 150+0.01H 注:1 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 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 为设计桩径。灌注桩桩位偏差、检查时间:过程检验可量测护筒中心;最终检验(桩位竣工平面图)在开挖后把桩顶浮浆凿除,标出桩中心与设计轴线之间关系的偏差,用钢尺量测。检查数量:全数量测,并要求施工单位按量测结果绘制竣工桩位图。桩垂直度允许偏差检查要求全数检测,检测方法采用测钻杆或套杆的垂直度,有条件的可用超声波探测。桩径检查可用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检测数量按设计要求。(2)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如表 4。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与方法 表 4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
17、许值 检查方法 桩顶标高+30mm-50mm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孔深+300mm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桩应缺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底端取至 1/2 锅底处。桩体质量检验(根据需要)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如钻芯取样,大直径嵌岩桩应钻至桩尖下 50cm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沉渣厚度 70mm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3合理确定入岩和终孔深度 桩机入岩和终孔深度确定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桩基承载力。因此,严格对待入岩岩样的判定将十分重要。监理人员要熟悉场地各土层性能,把握入岩土层岩样的特点,确保万无一失。对于以深度控制桩长的桩基,认真测量每节钻杆的长度,并做好
18、记录。测绳量测后,应及时复核测绳长度,发现误差,及时改正。4沉渣厚度的控制 沉渣厚度能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将直接关系到桩基承载力的发挥和基础最终沉降量的大小。如何保证沉渣厚度不超过规范和设计要求,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清孔工作,钢筋笼下毕,混凝土导管支设完成后,即可开始清孔。清孔时间、清孔时导管的位置都要适时把握。清孔结束后孔内应保持水头高度,并应在 30 分钟内灌注混凝土。若超过 30 分钟,灌注混凝土前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淤厚度,直至满足有关规定。对沉渣厚度的测量要保证测量位置的正确,不要测桩尖顶端,也不要测桩端面变化处,测量位置宜选在 1/2 锅底处,每次测量都应如此。沉渣厚度要满足设计70mm
19、的要求。5钢筋笼的质量控制(1)钢筋笼的制作 监理人员检查钢筋笼的制作应按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分段制作的钢筋笼长度,以钢筋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 6.0m。钢筋笼主筋在下料前应先校直,并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有效控制钢筋笼直径和同一水平面上直径的极差。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上窜,应将箍筋设置于主筋外侧,笼底钢筋略呈喇叭状。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连接时 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不应使全部接头处于同一断面上。主筋的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的三倍以上。加箍宜设在主筋外则,主筋一般不设弯钩,为避免弯钩妨碍导管工
20、作,根据施工工艺要求所设弯钩不得向内圆伸露。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100MM 以上。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应设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少于二组,长度大于12M 的中间应增设 1 组。每组块数不得少于 4 块,且应匀称地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保护层垫块可采用混凝土圆环形,也可采用扁钢定位环。钢筋搭接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7d,厚度不小于 0.3d。钢筋搭接焊缝长度 I级钢单面焊 8d、双面焊 4d;II 级钢钢筋搭接焊缝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 5d。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可采用铁丝绑扎并向隔点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理 细则 钻孔 灌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