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1 年 级 九年级 学 科 化学 集体备课 地 点 四楼南 中心发言人 主 备 人 庾丽 辅 备 人 唐铁 时 间 备 课 教 出 主备栏 辅备栏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课题 1 燃烧与灭火(第 1 课时)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过程方法 1、通过控制变量的几组对比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2、调查火灾事故,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 1
2、、通过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 四、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五、教学资源 ppt课件、实验准备 六、教法设计 1.实验演示法、对比归纳法 2.学案导学,讲练结合 七、本课重点解决问题(至少一课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八、本课学生所得(至少一课时有一得)九、课前准备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当你听到“火”这个字眼时,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在寒冷的黑夜燃起的温暖的篝火
3、,还是使房屋变成一堆废墟的大火呢?【播放】有关燃烧的录像 【提问】看过之后令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筛选与本课相关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将其修正为以下 2 个探究题目:1、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交流 活动 1 物质燃烧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参与学生分组讨论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2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注意鼓励学生,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提供药品】棉花、酒精、水、蜡烛、小木条、煤炭、石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 下面请各小
4、组设计实验方案对刚才的猜想进行验证。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引言】同学们的设计很好,通过对比实验全面充分证实自己的猜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提供的药品通过实验完成自己设计的方案,把实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提问】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实验验证或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呢?【小结】同学们围绕实验方案进行的实验,都能证明燃烧需要:(1)可燃性物质;(2)充足的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着火点是使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着火点。介绍通常情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书上的表 7-1)【提问】物质燃烧是否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还是只需其中的任意两个或一个条件?举例说明。(板
5、书)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1)可燃性物质;(2)充足的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实验:教师介绍实验【提问】(1)请你根据燃烧的条件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测理由?【演示实验】【引言】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 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演示:向水中通入氧气】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过渡 人们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这是因为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温度,使其达不到着火点;冷水把白磷与空气隔绝。可见,减少燃烧的条件,能防止白磷着火。【设问】那么如何使正在燃烧的物
6、质不能继续燃烧呢?活动 2 探究灭火的原理【实验】点燃一支蜡烛,使它熄灭。【提供的用品】烧杯、水、剪刀、沙土、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等(可另选用品)组织学生归纳使蜡烛熄灭的方法分析灭火的原理【小结】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通常可以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对应加以考虑。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物质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区撤走可燃物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3 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 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需注意的是:(1)物
7、质的燃烧需要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巩固练习】(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3)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播放】让“家庭远离火灾”(科普资料)及 Flash演示“火场逃生方法”【指导阅读】教材(P127)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 课后拓展与实践 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2、参照 P126页活动与探究自制简易
8、灭火器 3、作业:课本 P131习题 十一、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物质具有可燃性 从燃烧区撤走可燃物 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气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十二、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本栏手写)即可 缺一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4 年 级 九年级 学 科 化学 集体备课 地 点 四楼南 中心发言人 主 备 人 庾丽 辅 备 人
9、唐铁 时 间 备 课 教 出 主备栏 辅备栏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课题 1 燃烧与灭火(第 2 课时)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方法 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及对此实验成败原因的讨论交流了解爆炸的条件。情感态度 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四、教学难点 爆炸条件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 ppt课件、实验准备 六、教法设计 1.实验演示法、对比归纳法 2.学案导学,讲练结合 七、本课重点解决问题(至少一课时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八、本课学生所得(至少一课时有一得)九、课前准备 十、教学过程 设
10、置情境复习知识【播放】一段火灾与灭火的录像。请同学们用心观察火灾现场使用了那些灭火方法?录像克拉玛依火灾与灭火事件现场等【提问】请同学谈一谈上述录像中火灾现场使用了那些灭火方法?【追问】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你能谈谈对燃烧的认识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图片:利用燃烧的图片 燃烧引起爆炸的图片【追问】为什么有些燃烧不会爆炸,有些燃烧却会爆炸呢?由此可见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探究 一、爆炸条件【演示】教材 P128实验 7-2:面粉爆炸实验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5【提问
11、】1.单独一支蜡烛在罐外燃烧会不会爆炸?2.单独一支蜡烛在罐内燃烧会不会爆炸?3.点燃一支蜡烛在罐内,鼓入大量空气,但不加盖会不会爆炸?【小结】爆炸的条件:有限空间 急速燃烧 积聚大量的热量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指导阅读教材 P128的内容【追问】1.有这个实验还说明了什么?【小结】1.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等地方要标有严禁烟火的警告。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二、影响燃烧程度的因素【提问】燃烧的剧烈程度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 自学归纳【引言】可燃物的在一定空间的急剧燃烧有可能发生爆炸,为了预防危险的
12、发生,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安全常识【指导阅读】P129资料【投影】展示图标 总结提高【提问】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有何关系【巩固练习】1 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管理要求的是 ()A 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 为了节约运费,把乙醇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6 C 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里吸烟 D 生产乙醇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13、2.下列一的变化中,属于燃烧的是 ;属于爆炸的是 ;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属于因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然的是 。(填序号)面粉厂的车间内遇明火 酒的酿造 夏季把白磷露置于空气中 照相时用镁光灯。【交流】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的防火防爆方案 【反思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十一、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 2 课时)有限空间 一、爆炸的条件 急速燃烧 积聚大量热 氧气浓度 二、影响燃烧程度的因素 接触面积 可燃物的性质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十二、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本栏手写 湖 南 师 大 附 中 星 城 实 验 中 学 教 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课前必须认
14、真备好课。不备课而上课按渎职处理,不认真备课予以批评。7 年 级 九年级 学 科 化学 集体备课 地 点 四楼南 主 备 人 庾丽 辅 备 人 唐铁 时 间 备 课 教 出 主备栏 辅备栏 一、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 课题 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2、知道石油、煤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方法 1、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2、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