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集合与简易逻辑与数学文化教学案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集合与简易逻辑与数学文化教学案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集合与简易逻辑与数学文化教学案文.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1/16 专题 1.1 集合与简易逻辑与数学文化 一考场传真 1.【2017 课表 1,文 1】已知集合A=,B=,则 AAB=BAB CAB DAB=R【答案】A【解析】2【2017 课标 II,文1】设集合则 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故选 A.3【2017 课标 3,文 1】已知集合 A=1,2,3,4,B=2,4,6,8,则中元素的个数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AB中元素的个数为 2,所以选 B.4【2017 天津,文 2】设,则“”是“”的 1.1 2/16(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2、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5【2017 山东,文 5】已知命题p:;命题q:若,则abc,则a+bc”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b,c 的值依次为_【答案】-1,-2,-3(答案不唯一)【解析】相矛盾,所以验证是假命题.7【2017 浙江,1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理论上能把 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 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答案】1.1 3/16【解析】二高考研究【考纲解读】1.考纲要求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
3、举法、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了解“若则”形式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了解逻辑联接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理解命题的概念.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3.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与明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交流问题的能力.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体会
4、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4解决问题的创新题常分三步:信息提取,确定划归方向;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探求解决方法;将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转换,有效地输出,其中信息的提取与划归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的难点.5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能力要求:经命题专家精细加工,再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2.命题规律 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集合的运算考查比较频繁,新课标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集合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三方面内容:一是考查集
5、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关系;二是考查集合的运算和集合语言的运用,常以集合为载体考查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三是以创新题型1.1 4/16 的形式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集合问题的能力.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一般以一个选择题或一个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以集合、函数、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及立体几何中的线面关系为载体,考查充要条件或命题的真假判断等,难度一般不大,对数学文化应结合教材内容学习,特别是教材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内容要充分重视,重点研究;结合近年新课标试题中出现的与数学文化有关的试题进行学习,重点关注题源、考法命题形式 3学法导航 1.活用“定义法”解题,重视“数形结合”涉及本单元知识点的高考题,综合性
6、大题不多,所以在复习中不宜做过多过高的要求,只要灵活掌握小型综合题型就可以了.定义是一切法则和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注意方法的选择,抽象到直观的转化.2有意识地在各模块复习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是理性思维的学科,高考尤其强调“全卷要贯穿思维能力的考查”简易逻辑用于可以和各章融合命题,正是这一理性思维的体现,学生只有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才能让数学学习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在第一轮各模块的复习中应尽量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 3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大信息量 夯实双基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规律、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才谈得上思维能力的开拓,
7、因此必须注重数学基础的学习。同时,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加大信息量,在教材之外,适当的把一些数学思想,以及与高中数学相关的部分高等数学内容和思想方法进行适当的渗透,都有助其解决问题.1.1 5/16 一基础知识整合 基础知识:1集合(1)集合的运算性质: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CUA)U;A(CUA);CU(CUA)A 子集的性质:ABABA;ABBBA;ABUA UB.集合运算中的常用结论:;(2)子集、真子集个数计算公式 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依次为 2n,2
8、n1,2n1,2n2.(3)集合运算中的常用方法 若已知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若已知的集合是抽象集合,用 Venn 图求解 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1)(2)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即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3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1)命题pq:若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则命题为真命题,简记为:一真则真(2)命题pq:若p,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则命题为假命题,p,q同为真 时,命题才为真命题,简记为:一假则假,同真则真(3)命题:与命题p真假相反 1.1 6/16
9、 4全称命题、特称(存在性)命题及其否定(1)全称命题p:xM,p(x),其否定为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2)特称(存在性)命题p:x0M,p(x0),其否定为全称命题p:xM,p(x)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三种判定方法(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将命题等价转化为另一个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二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 1
10、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 1】已知集合,则等于()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性质和应用根据集合和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交集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答案】B 原结论 否定形式 原结论 否定形式 是 不是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都是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二个 大于 不大于 至少有 个 至多有n-1个 小于 不小于 至多有n个 至少有n+1个 p或q p且 对所有成立 存在某0 x不成立 p且q p或q 对任何0 x不成立 存在某0 x成立 1.1 7/16【解析】所以AB,选 B.【规律方法】1.解决集合问题的一般思路:(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元素,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对于
11、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2)对于集合相等首先要分析已知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哪一个元素相等,分几种情况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要注意检验是否满足互异性 2.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 3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要合理利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 4.注意 当题目中有条件BA时,不要忽略B的情况!5.集合的基本运算应把握:(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
12、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前提(2)对集合化简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3)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常用的数形结合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 Venn 图【举一反三】【2018 陕西西安长安区联考】若,则,就称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是()A.31 B.7 C.3 D.1【答案】B 考点 2 四种命题的关系 1.1 8/16【例 2】三个学生参加了一次考试,的得分均为 70 分,的得分为 65 分已知命题若及格分低于 70 分,则,A B C都没有及格在下列四个命题中,为的逆否命题的是()A若及格分不低于 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备战 高考 数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1.1 集合 简易 逻辑 文化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