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测量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施工测量方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盾构施工测量方案盾构施工测量方案盾构施工测量方案盾构施工测量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202011111111年年年年 10101010月月月月目目目目 录录录录 一一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3二 二 二 二、编 制 依 据 编 制 依 据 编 制 依 据 编 制 依据。.。.。.。.。.。.。.。.。.。.。.。.。.。.。.。.。.。.。.。.。.。.。.。5三 三 三 三、
2、施 工 部 署 施 工 部 署 施 工 部 署 施 工 部署.。.。.。.。.。.。.。.。.。.。.。.。.。.。.。.。.。.。.。5四 四 四 四、控 制 测 量 控 制 测 量 控 制 测 量 控 制 测量。.。.。.。.。.。.。.。.。.。.。.。.。.。.。.。.。.。.。.。.。.。.。.。.。.。6 五 五 五 五、测 量 管 理 措 施 测 量 管 理 措 施 测 量 管 理 措 施 测 量 管 理 措施.。.。.。.。.。.。.。.。.。.。.。.。.。.。.。.。.。.。12 六六六六、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
3、的收集与整理.。.。.。.。.。.。.。.。.。.。.。.。.。14 七 七 七 七、盾 构 区 间 图 纸 盾 构 区 间 图 纸 盾 构 区 间 图 纸 盾 构 区 间 图纸.。.。.。.。.。.。.。.。.。.。.。.。.。.。.。.。.。.。.。.。.。.。.。.。.6一一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东京地铁 10 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4 合同段,起点桩号为右 CK14+971。745,终点桩号为右 CK16+886。500,包括两站两区间,分别为:中间风井滨江大道站区间、滨江大道站、滨江大道站珠江东站区间、珠江东站。其中:中间风井滨江大道站区间起自南京浦口区自来水厂附近,西行
4、至已建长江隧道收费站、服务区南侧接滨江大道站,起讫里程为 CK14+971。745 CK15+542.400,区间长度570.655m。线路纵剖面的设计主要受规划的临江路下立交隧道、纬七路公路隧道浦口收费站的地下通道及两端滨江大道车站和中间风井的埋深所控制。线路大体呈“一 字,出滨江大道站向东采用 42m 长 2、左线 6.922右线 6.9的纵坡至中间风井。滨江大道站位于南京浦 口 区,紧 邻 已 建 长 江 隧 道 收 费 站、服 务 区,地 处 长 江 北 岸。起 讫 里 程 为CK15+542.40CK15+743.00(右线)。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采用地下墙围护、内支撑明挖顺筑法施工,
5、东西端头井基坑坑底埋深约为 17。24m,地下墙入土比约为 1.0。滨江大道站珠江东站区间起讫里程右CK15+743。000右 CK16+365.300,区间长度 622。3m,平面曲线半径 2000m,线间距 13。7m16。2m。区间穿越丰字河及丰字河立交工程。本区间隧道埋深 910m,区间采用单坡,左线 6。9,右线 3.161.断面形式为圆形,采用盾构法施工。珠江东站起讫里程车站起点里程 CK16+364。500 至车站终点里程 CK16+886。5,车站总长522m,基坑深度 16m 左右,顶板平均覆土为 3m,底板平均埋深 16。01m。结构型式为地下二层 12m 宽站台岛式车站,
6、双柱三跨结构;车站附属结构设有5 个出入口、另设两个物业通道。车站基坑深度 16m 左右,采用明挖顺筑施工工法,围护结构选型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插入比为 0.81。0.主要土层分布及特征描述主要土层分布及特征描述主要土层分布及特征描述主要土层分布及特征描述-1 层:杂填土,杂色,灰色、灰黄色、灰褐色,稍密中密,主要分布于场区表层,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为主,表层多为混凝土地面或沥青路面,以下混较多碎石子、粘性土等。-2 层:素填土,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主要分布于场区表层,以粉质黏土、粉砂为主,局部为耕植土,一般含植物根系及少量生活垃圾。la23 层:黏土,灰黄色,灰褐色,软塑 可塑,场区
7、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含铁锰质结核及侵染,夹粉砂薄层,含少许植物根系。1d23 层:粉细砂,灰色,稍中密,很湿,中等压缩性;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局部为粉土。-1d3-4 层:粉砂,黄灰色、灰色,松散稍密,仅局部分布,含云母碎屑,夹薄层粉质黏土,局部混粉砂颗粒。2cd23 层:粉砂粉土,灰色,稍中密,很湿,中压缩性;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偶夹薄层粉质粘土,中压缩性。-2b4 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黄色、灰色,流塑,场区均有分布,厚度分布不均,靠近长江一侧厚度较大,往西厚度渐变薄,细腻光滑,含贝壳碎片及腐殖质,有腥臭味,有机质含量高,夹粉砂、粉土薄层,具层理,偶呈互层状。-2d3-4 层:
8、粉砂、细砂,灰色、青灰色,松散 稍密,场区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局部呈透镜体分布,含云母碎屑及贝壳。3d2 层:粉细砂,灰色,中密,饱和、中压缩性,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3d3-4 层:粉砂、细砂,灰、黄灰、青灰色,松散 稍密,仅局部分布,饱和,颗粒级配差,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及贝壳碎片,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单层厚 0。11。5cm,偶含腐殖质。4d1-2 层:粉砂、细砂,灰色、青灰色,中密密实,场区均有分布,颗粒级配较差,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及贝壳碎片,局部夹粉质黏土薄层,中下部偶含石英质卵、砾石。粒径13cm,亚圆形,含量一般小于 5.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
9、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要地下水类型,根据其埋藏条件和水力性质,有分为孔隙水及微承压水。孔隙潜水:在长江漫滩平原区广泛分布,含水层岩性由全新统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砂薄层组成,厚度620m。孔隙潜水地下水位埋深 0.305.8m,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长江水位的影响,年水位变幅一般在1。01。5m 之间。微承压水:在长江漫滩、边滩及河道区广泛分布。其沉积物多呈二元或多元结构,上细下粗,含水层岩性由粉细砂、中细砂、含砾中粗砂、卵砾石组成,砂层厚度一般在2045m。微承压水水位埋深 1.03.0m。基岩水
10、:基岩裂隙水为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岩性味白垩系浦口组的碎屑岩类组成 勘察期间,滨江大道站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5.286。20m.珠江东站承压水标高为 5.18m。中间风井站水位标高为 5.73m。二二二二、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三三三三、施工部署施工部署施工部署施工部署1、总体施工流程(1)盾构机组装(2)盾构机掘进(a)项目部测量组织机构的设置 项目经理部下设测量队,隶属于项目经理部技术质量部。主任工程师一名,技术员一名,测量主管一名,测量工两名。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如下表)四四四四、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加密控制导线点的布设 利用业主所
11、交的精密导线点作为车站的首级控制.在车站周边和车站底部布设始发导线控制点。2)测量仪器 观测时使用 TCRA1202+全站仪3)观测方法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每测站观测 4 测回;边长采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往测和返测的水平距离较差不大于 2mm。4)平面加密控制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注:(1)表中 n 为测站数;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点的布设 在甲方委托单位所交付的水准基点利用车站加密导线点做为高程控制网.路线采用附和水准路线。2)测量仪器 观测时使用 GPM3 水准仪。3)测量方法 观测时采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往返测量,两次仪器高差大于 10cm,每一
12、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4)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3、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为了确保施工按照设计的要求准确进行,施工放线工作必须有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对于施工控制测量的成果,经施工单位放样和自检,上报监理测量组复验合格后通知驻地监理组方可使用。1)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检查起始数据的正确性,避免用错数据;变换计算方法重新计算所有数据;依据测量规范的要求检查原始记录。2)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测:重新组织测量人员,变换测量仪器(等精度或高精度),改变测量路线变换测量方法对测量成果逐一进行检测,避免漏测。3)检测精度要求 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地提出检测成果报告。当检测成果与原
13、测成果互差小于 2 倍中误差时,用原测成果;若大于 2 倍中误差或发现粗差时,由监理会同施工单位测量人员采取专项检测来处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测导线点的点位互差4mm;检测地面高程点的高程互差 3mm;检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4;检测相邻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检测导线边的边长互差5mm。3。联系测量联系测量是将地面测量数据传递到隧道内,以便指导隧道施工。具体方法是将施工控制点通过布设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路线,建立近井点,再通过近井点把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引入竖井下,为隧道开挖提供井下平面和高程依据。联系测量是联接地上与地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地下控制测量精度,保证隧道准确贯通应根据
14、工程施工进度,将进行多次复测,复测次数应随贯通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一般1KM 以内取三次.其主要内容包括:趋近导线和趋近水准测量;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近井点应与GPS 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并应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图形。趋近导线测量用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的较差应小于 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测定趋近近井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在地面相邻的精密水准点上。趋近水准测量采用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和6Lmm 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2)定向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方法)(a
15、)定向测量采用双井定向法。本标段盾构掘进都在车站内始发.车站内至少预留两个工作井,由每个工作井向车站底各投下一根钢丝,悬挂重10 公斤垂球,并放在水桶中,以保证钢丝稳定。测量时在近井点及车站底两个定向点分别安置仪器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 4),测边往返观测各二测回。定向测量独立进行两次,取平差后均值作为最终值。观测过程见下图(b)导线直接传递测量由于车站基坑较浅,竖井联系测量可采用导线直接传递定向,该方法布设和施工比较简单,受井口施工干扰小,且同样可满足工程实际要求,采用全站仪直接从地面经站厅平台(车站中板),到地下布设导线进行坐标和方向
16、传递测量,构成有检核的几何图形,俯仰角不超过 30,从地面传到正线洞内基线端点相对点位中误差12mm,横向7mm.(c)投点传递测量用相互通视的地铁车站两端 A,B 的施工竖井钻 2 个互相通视的钻孔,并在竖井或钻孔底部埋设控制点,在地面利用投点仪的激光以底部控制点对中,测量地面投点仪的坐标即可得到地下控制点坐标和他们的方位角,并直接作为地下测量的起算数据.(3)高程传递测量 采用检定过的钢卷尺,吊 10 公斤重锤,井上井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读数,将高程传递至井下的水准控制点,在井下建立23 个固定水准点.4.盾构机始发的相关测量 盾构机始发前应进行下列测量(1)盾构机始发设施的定位测量,其中包括
17、盾构导轨安装测量和盾构机拼装测量等项工作;(2)SLS-T 导向系统的正确性与精度复核,主要包括对SLS-T 导向系统中的 TCA 仪器和棱镜位置测量;(3)盾构机始发位置及姿态测量。5.掘进测量 掘进测量工作包括:(1)洞内平面控制点测量 洞内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隧道的两侧墙壁上,采用强制对中标志,在通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 100 米布设一点.以竖井定向建立的基线边为坐标和方位角起算依据,观测采用级全站仪进行测量,测角四测回(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 360的较差应小于 4),测边往返观测各四测回。(2)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水准测量以竖井高程传递水准点为起算依据,采用二等精密
18、水准测量方法和8Lmm 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3)盾构机姿态测量,提供瞬时盾构机与线路中线的平面、高程偏离值,盾构机的旋转角度等;(4)施工中对 SLS-T 导向系统的检核测量,保证衬砌环的环中心偏差和环片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姿态;(5)施工中的成环管片环位置和姿态测量。(6)导向仪挪站测量当导向仪看不到盾构机上的棱镜时,需进行挪站测量.在盾构机后合适位置安置吊蓝,依据洞内精密导线精确测定新安吊蓝及原仪器吊蓝对中标志的三维坐标。然后将仪器安置在新吊蓝处,将后视棱镜安置在原仪器吊蓝处。通过电脑进行后视复位处理,精度符合要求就可继续掘进。一般情况直线处80 米挪一次仪器.曲线处视通视情况而定.6
19、.隧道贯通测量 隧道贯通前约 100 米左右要增加施工测量的次数,并进行控制导线的全线复测,以保证隧道贯通。贯通后,应立即进行横向及纵向贯通偏差的测量。并对井下导线与地面导线连测,进行导线平差及精度评定。7。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1)线路中线测量 以平差后的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各中线点。中线点的间距直线上平均150m,曲线上除曲线元素点外不应小于60m。中线点组成的导线采用级全站仪测量,左、右角各测一测回,左、右角之和与 360之差应小于 5,测距往返各二测回。(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以测定的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 6m,曲线上包括曲线元素点每 5 米应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
20、仪进行施测,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mm,断面测量精度允许误差为10mm。五五五五、测量管理措施测量管理措施测量管理措施测量管理措施1.桩点保护 各控制桩点标识清楚,统一编号。设专人负责保护,每天对所有的桩点巡视一次,一经发现被破坏,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恢复、复测.定期对桩点进行检测,冬季、雨期缩短检测周期.2。测量计算工作的要求 依据正确(对原始数据要认真仔细地逐项审阅与校核);方法科学(各项计算要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有序(各项计算前后有联系时,前者经校核无误后,后者方可开始);步步校核(各项计算应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进行,结果正确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可靠(计算中所用的
21、数据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及时合理地删除多余数字,以便提高计算速度,多余数字的删除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3。测量观测的精度要求 工程自始至终保持等精度观测,观测人员、记录人员、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等基本保持不变.4.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的要求 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独立进行,严格依据测量规范进行,测量人员要积极主动,团结协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5.测量队主要职责 要保证监测工程的质量,除了需要有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及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外,更重要的还应通过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检查校核制度来予以保证。为确保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22、和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1)对甲方交付的原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2)对图纸中的坐标(X,Y)和高程(Z)进行验算;3)对专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施工测量放线的数据进行验算;4)对专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放线进行复核,实行二级测量监控;5)依据甲方交付的控制点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见附图 1)加密;6)监督施工队对控制点的保护,对被破坏的控制点及时准确地进行恢复;7)测量实行二级管理制度(现场测量与公司测量队、监理),杜绝粗差、减小误差;8)仪器的管理采用专人专用,专人保养,专人检校的方法;9)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均经严格的检校,合格后方
23、可投入使用;10)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测试细则及相应的规范要求;11)量测资料均应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两道程序后方可上报;12)量测资料的储存、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13)量测人员保持固定,保证资料的连续性;14)测量监理组应和驻地监理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驻地监理组报告测量有关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六六六六、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测量记录工作的要求 原始真实(不允许抄录)数字正确(不允许有涂改现象)内容完整(表头填齐,附有草图和点志记图等)字体工整。1)量测资料的储存、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2)量测人员保持固定,保证资料的连续性;3)测量组应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2、测量资料整理 测量人员在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同时还要及时收集与整理以下资料:1)交接桩记录单;2)红线桩坐标和水准点通知单;3)工程定位图(车站、区段设计总平面图和场地地形图);4)设计变更文件和图纸;5)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和验收单;6)工程重点部位主要轴线和高程验收单;7)测量原始记录;8)竣工验收资料和竣工图;9)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等。所有资料收集与整理好后及时归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