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一阶段技能考试病例病种评分标准.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妇科妇科1.11.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病史病史1病史摘要:陈美英,女,40 岁。主诉:月经量增多三年。患者既往月经正常,周期30 天左右,经期 5-6 天,无痛经,每次月经来潮用卫生巾十多片。近三年来月经周期虽然正常,但经期延长至 7 天,且月经逐渐增多至每次来潮用卫生巾 30 多片,有血块,伴下腹坠感,经期感头昏、头晕、四肢无力。生育史:G2Pl,10 年前足月妊娠自然分娩;产后半年上环,因月经增多已于 1 年前取环,取环后月经量无明显减少。发病以来,食欲尚好,有尿频、无尿痛,时感腰酸、无明显腰痛,大便正常,无明显消瘦。既往身体健康,无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病史,无抗凝药物使用史。否认肝炎、结核等
2、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月经:14,5-630,量中等,轻度痛经,白带正常;生育:l-0-2-1。家族史无特殊情况。2病史分析(1)在询问月经量多的病史中,应重点询问出血时间与月经的关系,有无停经史,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有无组织物排出,出血时有无阵发性腹痛,有无晕厥等。通过对这些症状进行详细了解,可初步判断出血是否为妊娠并发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上述引起月经量增多常见疾病的鉴别。妊娠并发症往往有停经史,伴恶心等妊娠反应,出血时有阵发性下腹痛,可有组织物排出。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除有月经量增多外,
3、还往往伴有痛经,出现贫血时可有头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以发生在月经期,也可以发生在其他时间。(3)病史特点:三年来月经周期虽然正常,但经期延长至 7 天。月经逐渐增多至每次来潮用卫生巾 30 多片、有血块,伴下腹坠感。可见该患者月经经期延长,且经量增多的特点。体格检查体格检查1结果:T 37.4,P 80 次分,R 20 次分,BP ll080mmHg。一般情况可,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中等,表情自如,神志清晰,自动体位,检查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及五官无异常,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体检未发现异常;腹平
4、软,无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脊柱四肢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已婚已产式;阴道伸展性良好,黏膜无充血,分泌物少、色白、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前位、增大如孕 3 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增厚感、未触及肿块、无压痛。2体格检查分析:(1)患者除贫血貌外,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 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无压痛。以上提示子宫病变可能。(2)体检特点: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 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
5、块,无压痛。其余无明显阳性体征。该患者的体检特点与病史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提示此病例为子宫病变,确诊需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结果:(1)血常规:RBC 2.810 L,Hb 54gL,WBC 4.310 L,PLT l8910 L。(2)B 超:子宫大小12cml1cml0cm,子宫前壁见5cm5cm5cm 的稍低回声区,宫底浆膜下见 4cm3cm3cm 稍低回声区,子宫后壁 2.5cm2cm2cm 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不规则,双附件未见异常。(3)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出、凝血无异常。2辅助检查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提示有中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正
6、常,盆腔 B 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实验室检查常无特征改变,当有贫血时,则出现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盆腔 B 超检查是主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并可协助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1)多发性子宫肌瘤(2)继发性贫血2诊断依据:(1)患者 40 岁,已婚已育女性。(2)主诉月经量多三年。(3)病史特点:月经量多三年、有血块,每次月经来潮用卫生巾十多片,逐渐多达30余片,经期延长,伴头昏、头晕、四肢无力。(4)体格检查特点;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质地硬、活动好、无压痛。(5)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血小板正常。(6)B 超:子宫增大,见多个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
7、不规则。3鉴别诊断:(1)妊娠子宫: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 HCG 测定、B 超可确诊。(1)子宫腺肌病: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的病史,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质硬,也可有月经增多等症状,B 超检查可有助于诊断。999(2)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有月经多、月经紊乱的症状,但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B 超等辅助检查均提示子宫和附件正常,无器质性病变存在。(4)子宫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妇女,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或不正常排液等症状,生长迅速,可出现侵犯周围组织的症状,子宫增大变软或有息肉状、质脆的赘生物脱出。可借助 B 超、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宫颈
8、活体组织检查、宫颈管搔刮及分段诊刮等鉴别子宫恶性肿瘤。治疗治疗治疗原则:纠正贫血,手术治疗。1.2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病史1病史摘要:*,女,40 岁。主诉:突发左下腹坠痛十一天。患者月经规律,15 岁,4-5/26-27,末次月经:2013 年 9 月 26 日,量多,约用卫生巾3包/次,痛经(-),白带正常。十一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下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坠痛,疼痛难忍,阴道分泌物正常,无异味,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发烧,无腹胀、腹泻,无尿频、尿痛等不适,自服康妇炎胶囊后腹痛未 缓解。遂于 2013 年 10 月 10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行 B 超示:子宫畸形(不全
9、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5.0*3.9cm),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未予重视。今为求进一步诊治,于 2013 年 10 月 21 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行 B 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以“1.盆腔占位:左卵巢肿瘤(巧囊?)2.子宫畸形(纵隔子宫)”收住我院妇科。病程中患者精神良好,饮食可,大小便正常,睡眠良好,体重无明显下降。2病史分析(1)在询问月经量多的病史中,应重点询问(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侧重于上述引起(3)病史特点体格检查体格检查1结果:体温 36.
10、4,脉搏92 次/min,呼吸 19 次/min,血压110/66mmHg,正常面容,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下腹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已婚已产式;阴道伸展性良好,黏膜无充血,分泌物少、色白、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前位、增大如孕3 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无增厚感、未触及肿块、无压痛。2体格检查分析:(1)患者除贫血貌外,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妇科检查宫颈质地中等、光滑,宫体增大如孕 3 个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活动好、无压痛,两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无压痛。以上提示子宫病变可能。(2)体检特点:外
11、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糜烂度,宫体前位,略增大,活动好,子宫左侧方可触及一鸡蛋大小的囊性包块,活动可,轻压痛,右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结果:(1)血常规:RBC 2.810 L,Hb 54gL,WBC 4.310 L,PLT l8910 L。(2)B 超:子宫大小12cml1cml0cm,子宫前壁见5cm5cm5cm 的稍低回声区,宫底浆膜下见 4cm3cm3cm 稍低回声区,子宫后壁 2.5cm2cm2cm 稍低回声区,向宫腔内突出,宫腔线不规则,双附件未见异常。(3)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出、凝血无异常。2辅助检查分析:1、(2013-10-10)B
12、超示:子宫畸形(不全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5.0*3.9cm),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2、(2013-10-21)B 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1)子宫内膜异位(2)继发性贫血2诊断依据:1、患者,女,岁,主因“突发左下腹坠痛十一天”入院。2、专科情况: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宫颈糜烂度,宫体前位,略增大,活动好,子宫左侧方可触及一鸡蛋大小的囊性包块,活动可,轻压痛,右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3、辅助检查:、(2013-10-10)
13、B 超示:子宫畸形(不全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5.0*3.9cm),病理检查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2013-10-21)B 超示: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左附件区囊性占位(大小约 6.1*4.1cm),宫颈回声不均并囊肿。3鉴别诊断:1.卵巢恶性肿瘤:表现为病程短,包块增迅速,表面结节状不平,常伴腹水,多为血性,一般情况差,B 超检查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实性或半实性,肿块界限不清,根据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基本可排出本病,确诊有待病理组织学检查。2.盆腔炎性包块:多由急性盆腔感染和反复感染发作史,疼痛不仅限于经期,平时亦有腹部隐痛,可伴有发
14、热和白细胞增高等,抗炎治疗有效。根据患者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基本可排出本病,3.输卵管妊娠破裂:与卵巢异位囊肿破裂鉴别,后者疼痛多发生在月经期前后或经期4.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痛经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经期尤为显著;B-U:肌层中见到不规则回声增强。治疗治疗治疗原则:999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的要求全面考虑无症状或轻随访、期待疗法有生育要求药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年轻重度保留卵巢功能手术;症状和病变均严重根治性手术。1.期待疗法:适用于病变轻微、症状轻微患者,随访观察。经期疼痛时,可
15、用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对症治疗。2.药物治疗:采用性激素治疗导致患者较长时间闭经已成为临床常用药物疗法。.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药物性卵巢切除3.手术治疗:适应症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复者;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直径56cm。1.31.3 病例病例卵巢囊肿卵巢囊肿病史病史1病史摘要:韩虹,女,35 岁。主诉:左下腹不适、隐痛2 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于 2 月前开始自觉左下腹部隐约不适感,呈轻微钝痛、无放射痛,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和便秘,无发热,未用任何药物治疗。既往月经正常,52729天,末次月经为 17 天前,量同前。孕产史1-0-2-1,末次分娩为 9
16、年前、足月分娩一女,丈夫和女儿健康;宫内避孕环避孕。家族史无特殊和疾病史。2病史分析:(1)患者为育龄期妇女,除左下腹不适 2 月,无其他特殊的病史,在半年前单位体格检查时曾行妇科 B 超检查提示“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所以该患者的诊断应着重考虑盆、腹腔器官的炎症或肿块等病变;因患者的疼痛位于左侧下腹痛,可排除慢性阑尾炎所导致的腹痛,而且患者无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因此考虑妇科疾患的可能性较大。(2)病史特点:左下腹不适、隐痛2 月,无放射痛,无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腹泻及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无发热等其他伴随症状,未用任何药物治疗。体格检查体格检查1结果:T 37.0,P 96 次分,R16 次
17、分,BPl2070mmHg。一般情况可,身高 162cm,体重约 65kg营养良好,无痛苦病容,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乳房和胸廓正常,双肺叩诊为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96 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脾未触肿大。妇科检查:外阴和阴道正常,阴道分泌物正常;宫颈光滑、经产式、无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无压痛;左侧附件区轻度压痛、略增厚感,右侧未扪及异常。2体格检查分析:(1)患者身体健康,体检除左附件区轻度增厚和压痛外,余无其他阳性体征。需进一步证实左附件是否有肿块,并鉴别是什么性质的肿块。(2)体
18、检特点:左侧附件区轻度压痛,略增厚感,右侧未扪及异常。多考虑为左侧附件区的病变。体格检查无其他阳性发现。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 结果:(1)血常规:WBC 7.910 L,RBC 3.510 L,Hb l10gL。(2)尿 HCG:阴性。(3)B 超:见左附件囊肿直径约3cm,境界清楚;借助阴道探头,可清晰鉴别囊肿位于卵巢内,且包膜光滑完整,囊内未见乳头样或实质性肿块图像,提示卵巢良性囊肿可能性大。(4)胸片、心电图及肝肾功:未见异常。2辅助检查分析:尿 HCG 检查结果排除与妊娠有关的临床问题。B 超见左附件囊肿直径约 3cm,境界清楚;借助阴道探头,可清晰鉴别囊肿位于卵巢内,且包膜光滑完整,囊
19、内未见乳头样或实质性肿块图像,提示卵巢良性囊肿可能性大,该囊肿因直径大于正常成熟卵泡,且根据月经史和B超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的形态,应是处于黄体期的阶段,这个无回声包块应视为囊肿而非卵泡。3诊断性治疗:给予短效避孕药口服 3 个周期共 2l 天,3 个周期后复查 B 超,提示囊肿消失。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左卵巢囊肿2诊断依据:(1)34 岁,已婚,l-0-2-l,宫内避孕环避孕。(2)育龄期妇女,既往月经周期正常,6 个月前体格检查盆腔 B 超未发现任何异常。(3)以左下腹不适、隐痛2 个月就诊。(4)盆腔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增厚,压痛。(5)阴道 B 超提示左卵巢内直径 3cm
20、包膜光滑无回声囊肿。(6)3 个月口服短效避孕药后囊肿消失。3鉴别诊断:(1)卵巢肿瘤:卵巢肿瘤的早期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在妇科检查或 B 超检查时偶然发现,良性肿瘤生长比较缓慢,随着囊肿的增大有局部胀痛不适的感觉;B 超检查可见囊肿包膜完整光滑,囊内容为均匀无回声影像;服用避孕药 3 个周期后一般不会消失。本例的卵巢囊肿的病史不足 6 个月,口服避孕药 3 个周期后囊肿自行消失,考虑滤泡囊肿的可能性较大。99(2)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都可表现为急腹症,常伴有畏寒发热,血常规查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盆腔检查多为两侧附件区压痛包块或增厚感;宫颈举痛明显;B 超检查常
21、表现为盆腔积液,附件区有不均质包块,如果有输卵管积水,则可见到卵巢外无回声暗区,有时与卵巢囊肿较相似,抗生素治疗有效。(3)异位妊娠:一般有停经史,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和下腹痛;异位妊娠未破裂时常仅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不适;盆腔检查可扪及一侧附件区压痛 B 超提示宫腔内不见妊娠囊,附件区可见血块形成的不均质包块,有时可附件区妊娠囊,常观察到一侧卵巢有黄体囊肿;尿 HCG 阳性。治疗治疗治疗原则:5cm 的卵巢肿瘤患者可予随访观察,必要时行诊断性治疗;如卵巢肿瘤持续增大,则应考虑手术探查。1.41.4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病史病史1 病史摘要:黄晓,女,25 岁。主诉:停
22、经 50 天,刮宫术后 3 天,腹痛 2 小时。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2010 年 11 月 01 日,2010 年 12 月 17 日因停经 47 天、尿 HCG 阳性,拟诊为“早孕”在当地医院行人工流产术,手术记录不详。2010 年 12 月 20日上午 l0 时突然出现下腹坠痛、肛门坠胀,伴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并晕厥两次,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B 超提示:盆腔中等量积液,左附件区低回声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2ml不凝固血液,急诊收入病房。既往史:患者2008 年 3 月曾因“急性盆腔炎”住院治疗。否认传染病史和药物过敏史。月经史:13 岁初潮,月经周期 528 天,量中等,无痛经,未
23、避孕,2007 年行人工流产 1次。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2病史分析:(1)本例患者为已婚、育龄女性,有慢性盆腔炎史,有人工流产史,存在着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 3 天前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应详细询问术中情况,如是否见到绒毛等;即使有手术记录发现绒毛组织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性。患者人工流产后以腹痛和晕厥为主要症状就诊,B 超提示:盆腔中等量积液,左附件区低回声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 2ml 不凝固血液,故本例患者宫外孕的可能性比较大。(2)病史特点:患者有慢性盆腔炎史,有人工流产史,3 天前行刮宫术(手术记录不详)。停经50 天突然出现下腹坠痛、肛门坠胀,伴面色苍白、出
24、汗、头晕,并晕厥两次。急诊 B 超提示:盆腔中等量积液,左附件区低回声包块。后穹隆穿刺抽出 2ml 不凝固血液。体格检查体格检查1结果:T 37.3,P 104 次分,R 24 次分,BP 8050rmn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贫血貌,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黏膜苍白,湿冷,无黄染;全身体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异常,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未发现异常;腹部略膨隆,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畅,少量陈旧性血液;宫颈;光滑,举
25、痛阳性;子宫:后位,饱满,压痛,质地软,有漂浮感;附件:左附件区似可触及直径 6cm 的包块,双附件区压痛,以左侧为著。2体格检查分析:查体特点: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有休克的表现。腹部略膨隆,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的急腹症和盆腹腔积液的征象。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子宫正常大小,质软,有漂浮感;左附件区似可及直径6cm 的包块,压痛明显。后穹隆穿刺抽出 2ml 不凝固血液。上述表现符合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诊断。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结果:(1)血常规:Hb 65gL,WBC 910 L,PLT 23010 L。(2)尿 HCG;阳性。(3)B 超:盆腔中等量积液,左附件区包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院 医师 规范化 培训 妇产科 一阶 技能 考试 病例 评分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