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归纳笔记.pdf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归纳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归纳笔记.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归纳笔记 单选题 1、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地停在车站,过了一会,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答案:C 解析:乙车乘客看到树木向东移动,即以树木为参照物,则乙车是向西运动的,即乙车相对于静止的工人来说是向西运动的;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说明甲车也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 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2、 C。2、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 B 错误;2 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 C 错误;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
3、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 D 正确。故选 D。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8.5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0.5kg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 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 5cm 答案:C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 37左右;故 A 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等于 0.05kg;故 B 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3.6km/h,约等于 1.1m/s;故 C 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 2cm;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4、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
4、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如图所示,则()3 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 C经过 8 秒,甲、乙两车相距 10 米 D运动 10 米,甲车比乙车少用 4 秒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经过 8s,甲的路程是 20m,乙的路程是 10m,甲的速度 甲=甲甲=20m8s=2.5m/s 乙=乙乙=10m8s=1.25m/s A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未知,甲车的动能不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故 A 不符合题意;B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和高度未知,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故 B不符合题意;C甲乙经过 8s,甲
5、的路程是 20m,乙的路程是 10m,若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此时甲车与乙车相距 20m+10m=30m 故 C 不符合题意;D运动 10 米,甲车的时间是 4s,乙车的时间是 8s,甲车比乙车少用 4s,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4 5、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过山车上沿轨道飞驰而下的惊险瞬间。小红感觉自己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他们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过山车和地面 B过山车和轨道 C地面和过山车 D轨道和地面 答案:C 解析:A B小红相对于过山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小红相对于过山车而言是静止的,故 AB 不符合题意;C小红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
6、以地面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而有的同学相对于过山车而言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过山车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静止的,故 C 符合题意;D小红相对于轨道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轨道作为参照物,小红是运动的,有的同学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地面作为参照物,有的同学是运动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6、有关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说法正确的是()A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 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为 12s,则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8.3m/s 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一定是前进的 答案:C 5 解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7、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及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2)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根据=,求出平均速度。(4)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为运动,否则为静止。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 A 错误;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平均速度 =100m12s 8.3m/s 故 C 正确;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是后退的,故 D 错
8、误。故选 C。小提示:此题通过学生常见的一种运动项目,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运动快慢比较的掌握: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注意运用公式,并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与速度有关的问题。7、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6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答案:D 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
9、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8、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7 ABCD 答案:B 解析:A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正比例函数,故
10、 A 错误;B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 B 正确;C物块在斜面的位置逐渐升高,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 C 错误;D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 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 9、甲乙两车相向运动即两个车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 10S C15s 时甲乙相距 225mD30s 时甲乙速度相同 答案:ABC 解析:8 A.甲的运动速度为 甲=甲甲=400m40s=10m/s 故 A 正确;B由坐标图可知,甲车 0s 开始出发,乙车 1
11、0s 才开始出发,乙车比甲车晚出发 10s,故 B 正确;C15s 时甲距离坐标原点为甲=250m,乙距离坐标原点为 乙=乙乙=5m/s(15s-10s)=25m 所以 15s 时甲、乙相距 s=甲-乙=250m-25m=225m 故 C 正确;D甲乙一直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始终不相同,故 D 错误。故选 ABC。10、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 0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 2s4s 内运动速度是 5m/s C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运动平均速度是 2.5m/s 答案:AD 解析:9 A由图像可知
12、物体在 02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由图像可知物体在 2s4s 内是静止的,运动速度是 0,故 B 错误;C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前 2s 内通过的距离是 5m,后 2s 通过的距离为 10m,速度不相等,故 C 错误;D物体在 6s 内运动平均速度是 =15m6s=2.5m/s 故 D 正确。故选 A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 90 D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答案:BD 解析: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故 A 错误;B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
13、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 B 正确;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 0,故 C 错误;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可知体积变大,故 D 正确。故选 BD。1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 90 D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答案:BD 解析:A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故 A 错误;B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4、,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 B 正确;C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为 0,故 C 错误;D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水结成冰的过程,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可知体积变大,故 D 正确。故选 BD。13、秋季运动会上,“4100”是一个展现团队合作水平的重要项目,参赛组成员的速度整齐与否是一个影响胜利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模型简化成“2100”,若第一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均为v;而第二小组两位同学跑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和v-a(a0)。则跑完全程()A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 2B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为2 C两个小
15、组完成比赛的时间之差与a成正比 D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 答案:AD 解析:第一小组所用时间 11 1=200m 第二小组所用时间 2=12+12 =100m+100m =200m2 2 第二小组的平均速度 2=2=200m 200m2 2=2 2=2 两个小组所用时间之差 =1 2=200m 200m2 2=200m32 这不是正比例函数,全组跑完全程的时间 =1+2=200m+200m2 2=200m+200m 2 第一组的时间不变,第二组的时间随a的增大会增大,故水平整齐的参赛组更容易赢得比赛,故 AD 符合题意,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AD。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
16、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正确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B经过 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车 12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做直线运动 D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速度 答案:BC 解析:A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甲=甲甲=20m5s=4m/s 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 v乙=6m/s,v丙=4m/s 所以甲车的速度等于丙车的速度,故 A 错误;B经过 5s,根据s=vt可知,乙车的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乙车运动的路程远,则乙车跑在最前面,故 B正确;C已知乙、丙同时、同地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中 物理 力学 机械运动 重点 归纳 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