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苏州市南环中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pdf
《2021年苏州市南环中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苏州市南环中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年苏州市南环中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现代文阅读 I(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518 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拉开帷幕。2020 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国际博协官方为此做了主题阐释:“在为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作为变革的推动者和被信赖的机构,博物馆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现代社会政治、社会、文化议题,以此展示其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记忆“存储器”,它还积极参与当下即时建构和历史重建的过
2、程。当公共事件在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被审视后,能够消弭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引发观众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沉思。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除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宝库”,更是向国际社会传播民族文化的殿堂,是塑造国家、民族特有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机构。博物馆模糊了“主流”与“边缘”的界限,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信互鉴。在公共事件的展示中发表主流公共记忆所遗漏的声音,形成多样化的表达,能够提升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民主化程度,并有助于对社会的风险管理。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摘编自多元和包容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光明日报2020 年 5 月 19
3、 日)材料二: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积极拥抱数字化,“云游博物馆”越来越热,公众足不出户也能纵横万里领略祖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传承,开阔文化眼界,尽享文化盛宴。线上办展,是疫情期间全国多数博物馆的共同行动。1 月 27 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会议,部署文物系统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各个博物馆的闭馆状态,鼓励各地文物博物馆机构因地制宜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工作。事实上,网上展览、虚拟展厅等并非新鲜事物,近些年很多博物馆也都有过相关探索。此次疫情催生出一股“云游博物馆”热潮,也打开了各地博物馆与公众互动的一扇新窗口。“云游博物馆”显现非凡热度。网上看展、线上游览、在线观演,一系列“云游”活动激发了公
4、众亲近历史文物、传承文化经典的热情。以敦煌研究院的“云游敦煌”项目为例,网民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石窟建筑,还可以参与“私人定制”壁画故事等互动活动。该小程序上线 10 天,总访问量已超 500 万。“云游”给公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突破天气、交通、客流量等传统旅游形式的局限,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使得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拥有“诗和远方”。“云游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在于,如果没有这些数字化探索,很多人可能这辈子都与故宫里的珍宝、莫高窟的壁画、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等无缘。但现在,他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近距离领略这些艺术瑰宝的风采。通过 VR 等现代技术,线上看展的体验已非常接近现
5、场参观。“云游博物馆”启发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新思路。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云游博物馆”所带动的火热人气、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为我们如何在创新中加强文物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摘编自“云游博物馆”开阔公众文化眼界,新华网 2020 年 5 月 19 日)材料三:202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两项研究证实,全球博物馆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疫情期间,8.5 万家博物馆曾闭馆,占到全球博物馆总数的近 90%。此外,在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只有 5的博物馆能够向其受众提供在线内容。全球近 13的博物馆可能永久关闭。“博物馆在社会复原力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6、。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应对这场危机,并保持其与对应受众的联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这场疫情还提醒我们,全球半数人口还未能享用数字技术。我们必须努力促进所有人的文化获取,尤其是最弱势和孤立的群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全世界的博物馆数量自 2012 年以来已增长了近 60,达到约 9.5 万家。这一增长说明该部门在过去十年间在国家文化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研究也发现了巨大的地区差距,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博物馆总数仅占全球的 1.5。(摘编自近 13的博物馆可能永久关闭,新华网 2020 年 5 月 20 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物馆与政
7、治、社会、文化有紧密联系,使“主流”与“边缘”的界限变得不清晰。B.博物馆不是只会简单地存储记忆历史,它是一所大学校,它积极参与了历史的建构过程。C.“云游博物馆”小程序上线仅 10 天,总访问量就超过 500 万,观众网上看展热情高涨。D.受疫情影响,全球近 90%的博物馆曾经闭馆,全球将近 13的博物馆可能永久关闭。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博物馆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文化宝库”,它也能将各国民族文化向国际社会进行传播。B.新冠疫情期间,全国多数博物馆共同行动,开展线上办展,首次尝试就显现出非凡热度。C.“云游博物馆”观众线上看展的体验已非常接近现场参观,得益于
8、VR 等现代技术的运用。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过去的十年间博物馆在国家文化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3.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全球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途径。(二)现代文阅读 II(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
9、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SARS 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 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0、此后又出台了一家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材料三 2009 年,全球爆发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 87 天,
11、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 H1N1 甲流疫苗。2014 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
12、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4.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
13、策。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影响。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D.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B.2009 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
14、抗击甲型 H1N1 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 H1N1 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C.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6.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三)现代文阅读 III(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拒绝的方式 张惠雯 要让我清晰地想出他那张脸的模样,是不大可能的,我只记得他非常干净。我想他
15、那时候也只有二十岁上下,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来到我的学校当见习教师。但对于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儿来说,二十岁已经成熟得足以被归到“大人”的群体里去。而我自己是吊在“孩子”和“大人”之间的这么一个尴尬处境里。停留在孩子世界的最后的边缘,对我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每当我看到高中的女生在校门外攀谈,我就忍不住嫉妒,我迫不及待地想跨过那一步,变成她们中的一个。就在我于两个世界的边缘焦躁地徘徊、无所适从时,这个人成了我的历史老师。作为一个“大人”,他的个子稍嫌矮小了点儿,班里有两三个体育生都比他高大;而作为老师,他一点儿威严也没有,他消瘦的身体看起来简直有点儿乏力,对于扰乱课堂的行为,他只是拿那双过于平静的
16、眼睛看过去,皱着眉沉默不语,仿佛心灰意懒,又仿佛这世界上的一切事都不能惊扰他。我们自习课的时候,他坐在讲台的桌子前面读他自己的书,有时候我不经意朝他看过去,发现他在跑神、往窗外看。这时候他看起来就和我们一样对生活、对这世界茫然无知。他是个特别的人我一开始只是这么认为。但有天早操后,我们散漫地走向教室。我们经过那排作为住校教师宿舍的平房前面时,突然,我看见他站在某扇门外,在秋天渐渐由灰转白的晨光里。他也看见了我们,微笑着对我们摆摆手。他穿着他平时常穿的一件浅蓝衬衫,头发像是刚洗过,黑亮、柔软。我就是在这一刻发现了这个:他是一个极其干净的男人。这发现完全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精神处在日夜颠倒般的亢奋
17、状态,连那排过去对我来说平板丑随的房子也变成了某种具有隐秘而重大意义的东西。我开始因为自己的衣着羞愧了。妈妈把她邮政局的制服改成我的尺寸让我穿,我现在发现穿上这种深绿色制服显得呆板又老气,我只喜欢制服里的白衬衫。我有一条方格裙,是姨妈从大城市买给我的,我非常喜爱这条黑白方格裙。天冷了,我仍然光腿穿着它。某个下午,上第一节课前,刚刚下过雨,我穿着这条裙子匆匆忙忙从那排平房前跑过。一个声音在后面喊我的名字,我停下来回头看,竟然是他。我站住了,我在想我的小腿肚上是否有因为奔跑溅上的泥水点,我的头发是否因为奔跑而变得凌乱好在我穿着那条格子裙和白衬衫,我这样想着竟然有了一点儿自信。他走过来,朝我伸出手,
18、手里拿着一支深蓝色的钢笔,问是不是我跑过去的时候掉在路上的。我怎能承认我在狼狈奔逃的过程中掉了一支钢笔?“不是我的。”我说。因为刚刚奔跑过,我听到我说话时在喘气,声音发抖。“不是你的”他说,仿佛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俩站了一会儿,独自一人的我,和独自一人的他。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掩藏得很好,但恐怕那些错乱的时候始终没能逃过一个敏感的人的眼睛。他试图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但结果大多事与愿违,我不是沉默地逃跑,就是出言不逊地抵制。大约在所有沟通的尝试宣告失败后,他邀请我在某天放学后去他那间平房,说他选了些书给我。那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那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校园里的路灯亮起来,那排平房里的每个窗户都透
19、出黄色的灯光。在我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不曾努力地鼓起那么大的勇气。我终于敲了老师的门我期待和躲避的那扇门。我几乎惊呆了开门的是位长发的女人,她穿着一件大红色毛衣,笑吟吟地说欢迎我。我强迫自己收回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严正地告诫自己不能像一个孩子一样。他随后走过来,手里拿着已经准备好的几本书,让我翻翻看。在这局促、摆着破旧家具的小房间里,他看起来还是那么干净。他们邀请我在屋里坐一会儿,聊一聊。长发的姐姐端来水果,我们围坐在那个褐色的、桌面油漆剥落的小圆桌旁,像三个朋友,老师在讲历史上的一些事,长发姐姐在讲有关老师的事。我抱着他借给我的那四本书离开了。灯光在凝重的幕色里变得不再暧昧、昏沉,而是非常明
20、亮、干净。一路上,我遇到几位年轻的男子,竟然第一次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出了干净和温柔。我想我懂得这种温柔,所以,我不再是个孩子了。(节选自上海文学,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我”已经记不清“他”的面庞,既欲扬先抑,突出了下文对“他”印象深刻处的表现,又含蓄地表明了当年“暗恋”的盲目与懵懂,文约而意丰。B.小说以“我”爱慕老师及最终醒悟为明线,以老师发现异样并婉拒为暗线,明暗线交织,使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形成了“一波三折”的效果,引人入胜。C.小说采用限知视角,在展现人物活动表象的背后,隐藏了许多内容,比如老师是如何察知学生情愫的,又是如何设计拒绝
21、方式的,激发了读者的想象。D.“我懂得这种温柔”,实质是写“我”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懂得用这种方式去回报别人,所以感觉自己长大了,与首段写想变成高中生相呼应。8.小说多次写到“他”很“干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9.小说标题为“拒绝的方式”,“我”体验了“拒绝”,也经历了“伤害”。请结合文本,谈谈“拒绝”和“伤害”的关系。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有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
22、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以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婴默然。文曰:“必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婴曰:“子休矣。”久之,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
23、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盂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
24、君。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选自史记 孟尝君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B.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
25、士不厌糟糠。C.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D.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B.诸侯,是古代井田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C.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君是爵位,也是称呼。田文,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苏州市 环中 学校 语文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